详细分类
|
网站帮助
|
栏目导航
|
留言
|
会员中心
|
投稿
|
RSS
首页
高中课件
高中试卷
高中教案
初中课件
初中试卷
初中教案
中职课件
中职试卷
中职教案
其它资源
站内搜索(多个关键字用"空格"格开):
下载
文章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源中心
>
其它资源
>
相关同步练习题
资源名称:
(北师大版)《登岳阳楼》同步练习21
所属版本:
北师大版
文件类型:
/DOC
文件大小:
3.45 MB
资源提供:
kugfrg
访问次数:
资源等级:
添加时间:
2015-08-18
下载帮助: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相关搜索:
搜索关键字为“登岳阳楼”的资料
下载地址:
[
本地下载
下载权限:
普通会员
扣除点数:
1
]
(获得点数说明)
资源简介:
一、字音字形
昔闻(xī) 东南坼(chè) 乾坤(qián kūn)
戎马(róng) 凭轩(xuān) 涕泗(sì)
二、重要词语
1.坼:分裂。
2.乾坤:指天地。
3.戎马:代指战争。
4.凭轩:倚着窗户。
5.涕泗:眼泪和鼻涕。这里偏义复指,即眼泪。
三、作家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出生于巩县(今属河南)。官至工部员外郎。后人也称“杜工部”。诗人迭经盛衰离乱,饱受艰辛,写出了许多反映现实、忧国忧民的诗篇,被称为“诗史”;他集诗歌艺术之大成,是继往开来的伟大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尊为“诗圣”。
四、写作知识
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作者是通过意象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情的。
所谓“意境”,就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意境是诗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领会意境是必要的,而领会意境又必须具备对意象审美特点的把握。
五、写作背景
这首五言律诗写于诗人逝世前一年,即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当时杜甫沿江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来到岳州(今属湖南)。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发出由衷的礼赞;继而想到自己晚年漂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又不免感慨万千,于是挥笔写下这首含蕴着浩然胸怀和深切痛苦的名篇。
1.颔联写出了洞庭湖怎样的自然景象?
点拨: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写登临所见。广阔无垠的洞庭湖,浩浩荡荡,好像把吴地和楚地一分为二,连日月星辰都漂浮于湖水之中。此句写出了洞庭湖恢弘的气象。
2.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点拨:最后一联,诗人从个人
相关资源:
《登岳阳楼》PPT课件(附表格式教案)26
(沪教版)《杜甫诗三首:又呈吴郎·登岳阳楼·石壕吏》PPT课件28
《登岳阳楼》PPT课件(附教案)25
《登岳阳楼》PPT课件24
(沪教版)《杜甫诗三首:又呈吴郎·登岳阳楼·石壕吏》PPT课件27
(语文版)《杜甫诗四首:兵车行·登岳阳楼·旅夜书怀·登高》PPT课件9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自主赏析:夜归鹿门歌·梦游天姥吟留别·登岳阳楼·菩萨蛮(其二)》PPT课件
《登岳阳楼》PPT课件23
(苏教版)《登岳阳楼》PPT课件22
《诗四首:归园田居·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登岳阳楼》PPT课件25
上一篇:
(北师大版)《李逵见宋江》课后训练8
下一篇:
(北师大版)《留学巴黎》同步练习11
相关搜索:
在
中搜索:
“(北师大版)《登岳阳楼》同步练习21”
的相关资料
在
中搜索:
“(北师大版)《登岳阳楼》同步练习21”
的相关资料
在
中搜索:
“(北师大版)《登岳阳楼》同步练习21”
的相关资料
在
中搜索:
“(北师大版)《登岳阳楼》同步练习21”
的相关资料
下载说明:
☉本站所有资源下载都来自本站服务器,如果不能下载,请向我们报告错误!
☉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仅供教师教学用,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
☉本站所有资源都经过测试,如是压缩格式请下载后先用
WinRAR
解压后再用相关软件打开。
☉如果是Flash课件你无法正常打开,请下载安装最新版
Flash播放器
!
☉其它常用工具软件你也可以在我站下载。
☉由于网站服务器承受能力有限,请不要盗链我们提供的资源,谢谢!!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本栏分类导航
作文指导教案课件
(
3791
)
相关同步练习题
(
5764
)
相关视频素材
(
3079
)
相关音频素材
(
2787
)
主题班会资料
(
299
)
教育教学论文
(
1680
)
其它文字资料
(
2999
)
其它课件资料
(
611
)
本栏推荐下载
本栏最近更新
本栏热门点击
站内搜索(多个关键字用"空格"格开):
下载
文章
高级搜索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
会员状态
|
重新登录
|
会员注册
|
在线充值
|
站长:范开玲 Email:
98yw@163.com
联系QQ
:32115460
淘宝旺旺:
手机或微信:13527501799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4:
中学语文资源网
渝ICP备1400373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