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分类
|
网站帮助
|
栏目导航
|
留言
|
会员中心
|
投稿
|
RSS
首页
高中课件
高中试卷
高中教案
初中课件
初中试卷
初中教案
中职课件
中职试卷
中职教案
其它资源
站内搜索(多个关键字用"空格"格开):
下载
文章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源中心
>
其它资源
>
相关同步练习题
资源名称:
《黄州快哉亭记》同步练习12
所属版本:
人教版
文件类型:
/DOC
文件大小:
36.00 KB
资源提供:
w3rhhj
访问次数:
资源等级:
添加时间:
2013-04-04
下载帮助: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相关搜索:
搜索关键字为“黄州快哉亭记”的资料
下载地址:
[
本地下载
下载权限:
普通会员
扣除点数:
1
]
(获得点数说明)
资源简介: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论语•子罕》)
1.孔子,名 ,字 , 时期 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人尊称为“ ”。经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的《 》一书,记录了他一生的主要言行及思想。
2.儒家经典著作“四书”,分别指 、 、 、 。“五经”指 、 、 、 、 。
3.解释下列加点词。
(1)譬如( )为( )山 (2)虽( )覆( )一篑( )
4.这则《论语》是借堆土成山来喻 。
上不天则下不遍覆,心不地则物不必载。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故大人寄形于天地而万物备,历心于山海而国家富。上无忿怒之毒,下无伏怨之患,上下交朴,以道为舍。故长利积,大功立,名成于前,德垂于后,治之至也。(《韩非子•大体》 )
1.韩非子是 时期 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2.解释下列加点词。
(1)故大人寄形于天地( )(2)上( )无忿怒之毒( )
(3)下无伏怨( )之患( )(4)德垂( )于后
(5)治( )之至( )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历心于山海而国家富
(2)上下交朴,以道为舍
4.这则《韩非子》是借山水喻 。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管子•形势解》 )
1.管子,名 ,字 ,齐桓公尊称他为“ ”。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海不辞水( )(2)明主不厌人( )(3)士不厌学( )
3.这则《管子》是借山水喻 。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 )
1.解释下列加点词。
(1)知( )者乐( )水(2)知者乐( )(3)仁者寿( )
2.这则《论语》借山水喻 。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
1.解释下列加点词。
相关资源:
(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黄州快哉亭记》PPT课件14
(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黄州快哉亭记》PPT课件13
《黄州快哉亭记》教学实录14
《黄州快哉亭记》教案13
(鲁教版)《黄州快哉亭记》PPT课件12
《黄州快哉亭记》阅读练习11
(粤教版)《黄州快哉亭记》PPT课件11
(粤教版)《黄州快哉亭记》PPT课件10
(粤教版)《黄州快哉亭记》PPT课件9
《黄州快哉亭记》作业练习10
上一篇:
《黄河化险》同步练习5
下一篇:
《回忆鲁迅先生》同步练习10
相关搜索:
在
中搜索:
“《黄州快哉亭记》同步练习12”
的相关资料
在
中搜索:
“《黄州快哉亭记》同步练习12”
的相关资料
在
中搜索:
“《黄州快哉亭记》同步练习12”
的相关资料
在
中搜索:
“《黄州快哉亭记》同步练习12”
的相关资料
下载说明:
☉本站所有资源下载都来自本站服务器,如果不能下载,请向我们报告错误!
☉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仅供教师教学用,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
☉本站所有资源都经过测试,如是压缩格式请下载后先用
WinRAR
解压后再用相关软件打开。
☉如果是Flash课件你无法正常打开,请下载安装最新版
Flash播放器
!
☉其它常用工具软件你也可以在我站下载。
☉由于网站服务器承受能力有限,请不要盗链我们提供的资源,谢谢!!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本栏分类导航
作文指导教案课件
(
3791
)
相关同步练习题
(
5764
)
相关视频素材
(
3079
)
相关音频素材
(
2787
)
主题班会资料
(
299
)
教育教学论文
(
1680
)
其它文字资料
(
2999
)
其它课件资料
(
611
)
本栏推荐下载
本栏最近更新
本栏热门点击
站内搜索(多个关键字用"空格"格开):
下载
文章
高级搜索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
会员状态
|
重新登录
|
会员注册
|
在线充值
|
站长:范开玲 Email:
98yw@163.com
联系QQ
:32115460
淘宝旺旺:
手机或微信:13527501799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4:
中学语文资源网
渝ICP备1400373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