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分类
|
网站帮助
|
栏目导航
|
留言
|
会员中心
|
投稿
|
RSS
首页
高中课件
高中试卷
高中教案
初中课件
初中试卷
初中教案
中职课件
中职试卷
中职教案
其它资源
站内搜索(多个关键字用"空格"格开):
下载
文章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源中心
>
高中试卷
>
高考语文复习试卷
资源名称:
河南省2014年高考语文适应性模拟训练测试卷(一)
所属版本:
人教版
文件类型:
/DOC
文件大小:
803.50 KB
资源提供:
trhfgs
访问次数:
资源等级:
添加时间:
2014-04-20
下载帮助: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相关搜索:
搜索关键字为“高考语文适应”的资料
下载地址:
[
本地下载
下载权限:
普通会员
扣除点数:
1
]
(获得点数说明)
资源简介: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我国从先秦时期起,个人就被群体压得喘不过气来。孔子把“仁”看作是至高无上的准则,而他给“仁”所下的定义,一则说“克己复礼”,再则说“爱人”。这不但意味着“复礼”与“爱人”是一致的,而且也意味着对个人要“克”,对群体要“爱”。其实这种观点并非孔子首倡,孔子的主张,至少在周文化中早就是根深蒂固的观念。众所周知,在周武王灭纣以后,殷文化就日渐衰落,周文化的影响则越来越深入和广泛。
也正因此,最迟从周代起,贬抑个人就成为我国文化,特别是中原地区文化的主流,战国时期的儒家和墨家都是贬抑个人的。其间虽然也出现过主张“为我”的杨朱,并且其学派一度颇有些影响,孟子甚至以之与墨家相提并论,但也只是昙花一现;在《汉书•艺文志》中,杨朱及其弟子的著作一种都没有,可见他们的学说很快便烟消云散,以至在汉代就已绝传。这本是很正常的事:在一个以贬抑个人作为文化主流的社会里,杨朱的“为我”之学是无法站定脚跟的。此外,以《楚辞》为代表的楚文化也较重视个人,但一则楚人在当时颇为中原地区所歧视,连其君熊渠自己也说:“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直到楚汉之交,楚人还被讥为“沐猴而冠”。再则即使是《楚辞》中的最好作品——屈原的作品,虽具有一种坚持自己理想、挺然不屈的精神,并公开宣称“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但却又高唱:“汤禹俨而祗敬兮,周论道而莫差。”王逸注解说:“俨,畏也;祗,敬也。言殷汤、夏禹,周之文王,受命之君,皆畏天敬贤,论议道德,无有过差。”则其政治思想实已接近儒家。而儒家的政治思想根本上就是一种重群体而抑制个人的思想。所以,最迟在屈原的时代,楚文化也至多是一种在重群体的前提下又适当重视个人的文化。
基于这样的文化背景,我国先秦的文学作品没有从个人——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人出发的反抗挑战之声,只有当诗人以群体利益代表的身份出现时,才敢于愤激地挣击对方,《诗经》里的“变风”“变雅”中就有不少这样的作品。例如《小雅•巷伯》:“彼谮人者,谁适与谋?取彼谮人,投畀豺虎!”在这里,诗人对“谮人”的憎恨实已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此诗的最后一章说:“寺人孟子,作为此诗。凡百君子,敬而听之。”《毛传》批注:“罪已定矣,而将践刑,作此诗也。”《毛传》所说,虽不知有何根据,但写这样愤激的诗而又署上自己的姓名,颇有点肆无忌惮的样子,即使不是“将践刑”,恐怕也已作了“践刑”的思想准备。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的矛头也始终只是指向“谮人”,对于相信“谮人”之言的王没有任何怨言,对朝中的群臣更满怀希望,因而吁请他们对自己的意见“敬而听之”。
(摘编自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导论》)
1.下列关于古代文化中个人与群体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非常重视“仁”,在他看来“仁”是“克己复礼”“爱人”,以他为代表的儒家主张重视群体贬抑个人。
B.周文化重视群体贬抑个人,随着周文化影响的深入和广泛,这种思想成为中原地区乃至全国文化的主流。
C.杨朱主张“为我”,其实就是重视个人,其学派虽然昙花一现,但在当时影响较大,孟子曾将它与墨家相提并论。
D.楚文化既重视群体又重视个人,尽管楚国远离中原腹地,但其文化与中原地区主流文化保持一致,跟儒家学说较为接近。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孔子把以“克弓复礼”“爱人”为主要内容的“仁”看作是至高无上的准则,其实这种观点最早出现在周文化中。
相关资源:
山西省重点中学联合体2016年高考语文适应性最后一考押题卷
四川省宜宾市2016年高考语文适应性测试卷(B卷)
四川省2016年高考语文适应性测试卷
贵州省2016年高考语文适应性测试卷
河南省普通高中2016年高考语文适应性模拟练习测试卷
江西省上饶市横峰中学2015年高考语文适应性测试卷
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2015年高考语文适应性测试卷
福建省厦门市2015年高考语文适应性测试卷
内蒙古省包头市第九中学2015年高考语文适应性测试卷
江西省2015年高考语文适应性测试卷
上一篇:
河南省2014年高考语文适应性模拟训练测试卷(五)
下一篇:
全国2014年高考语文仿真模拟测试卷
相关搜索:
在
中搜索:
“河南省2014年高考语文适应性模拟训练测试卷(一)”
的相关资料
在
中搜索:
“河南省2014年高考语文适应性模拟训练测试卷(一)”
的相关资料
在
中搜索:
“河南省2014年高考语文适应性模拟训练测试卷(一)”
的相关资料
在
中搜索:
“河南省2014年高考语文适应性模拟训练测试卷(一)”
的相关资料
下载说明:
☉本站所有资源下载都来自本站服务器,如果不能下载,请向我们报告错误!
☉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仅供教师教学用,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
☉本站所有资源都经过测试,如是压缩格式请下载后先用
WinRAR
解压后再用相关软件打开。
☉如果是Flash课件你无法正常打开,请下载安装最新版
Flash播放器
!
☉其它常用工具软件你也可以在我站下载。
☉由于网站服务器承受能力有限,请不要盗链我们提供的资源,谢谢!!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本栏分类导航
高中语文必修一试卷
(
2800
)
高中语文必修二试卷
(
1861
)
高中语文必修三试卷
(
2749
)
高中语文必修四试卷
(
1743
)
高中语文必修五试卷
(
5085
)
高三下期语文试卷
(
1715
)
高中语文选修试卷
(
389
)
高考语文复习试卷
(
5814
)
高中语文其它试卷
(
888
)
普通高考语文试卷
(
592
)
本栏推荐下载
本栏最近更新
本栏热门点击
站内搜索(多个关键字用"空格"格开):
下载
文章
高级搜索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
会员状态
|
重新登录
|
会员注册
|
在线充值
|
站长:范开玲 Email:
98yw@163.com
联系QQ
:32115460
淘宝旺旺:
手机或微信:13527501799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4:
中学语文资源网
渝ICP备1400373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