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分类 | 网站帮助 | 栏目导航 | 留言 | 会员中心 | 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源中心 > 高中试卷 > 高考语文复习试卷
资源名称: 福建省2011年高考语文最后冲刺模拟测试卷(二)
所属版本: 人教版
文件类型: /DOC
文件大小: 81.50 KB
资源提供: jrtffyu
访问次数:
资源等级:
添加时间: 2011-05-19
下载帮助: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相关搜索: 搜索关键字为“冲刺”的资料
下载地址: [  本地下载   下载权限:普通会员  扣除点数:1  ] (获得点数说明)
资源简介: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东船西舫悄无言, 。(白居易《琵琶行》)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3)想当年,金戈铁马,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 ,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 ,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6) ,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萧房知人
汉祖至南郑,韩信亡去,萧何自追之。上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至如信,国士亡双,必欲争天下,非信无可与计事者。”乃拜信大将,遂成汉业。
唐太宗为秦王时,府属多外迁,王患之。房乔曰:“去者虽多不足吝,杜如晦王佐才也,王必欲经营四方,舍如晦无共功者。”乃表留幕府,遂为名相。
二人之去留,系兴替治乱如此,萧、房之知人,所以为莫及也。樊哙从高祖起丰、沛,劝霸上之还,解鸿门之厄,功亦不细矣,而韩信羞与为伍。唐俭赞太宗建大策,发蒲津之谋,定突厥之计,非庸臣也,而李靖以为不足惜。盖以信、靖而视哙、俭,犹熊罴之与狸狌耳。帝王之功,非一士之略,必待将如韩信,相如杜公,而后用之,不亦难乎!惟能置萧、房于帷幄中,拔茅汇进,则珠玉无胫而至矣。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汉祖至南郑,韩信亡去 去:离开 B.唐太宗为秦王时,府属多外迁 迁:调任
C.乃表留幕府,遂为名相 表:表彰 D.角鸿门之厄,功亦不细矣 细:小
3.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 ②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B.①二人之去留,系兴替治乱如此 ②非一士之略
C.①唐俭赞太宗建大策……非庸臣也 ②此世所以不传也
D.①盖以信、靖而视哙、俭不,犹熊罴之与狸狌耳 ②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4.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萧何独具慧眼,留住了能助刘邦成就汉业的人才韩信,使“萧何月下追韩信”成为千古佳话。
B.秦王李世民幕府属吏外调任职的人很多,房玄龄认为只要留住杜如晦就没有什么好忧虑的了。
C.樊哙、唐俭等人虽然劳苦功高,但作者认为,他们不过是熊罴与狸狌而已,不是特殊人才。
D.大将韩信、宰相杜如晦那样的人才固然重
相关资源:
上一篇: 福建省2011年高考语文最后冲刺模拟测试卷(一)
下一篇: 北京市西城区2011年高考语文第二次模拟测试卷
相关搜索:
  • 百度中搜索:“福建省2011年高考语文最后冲刺模拟测试卷(二)”的相关资料
  • 360中搜索:“福建省2011年高考语文最后冲刺模拟测试卷(二)”的相关资料
  • 腾讯中搜索:“福建省2011年高考语文最后冲刺模拟测试卷(二)”的相关资料
  • 搜狗中搜索:“福建省2011年高考语文最后冲刺模拟测试卷(二)”的相关资料
  • 下载说明: ☉本站所有资源下载都来自本站服务器,如果不能下载,请向我们报告错误!
    ☉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仅供教师教学用,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
    ☉本站所有资源都经过测试,如是压缩格式请下载后先用WinRAR解压后再用相关软件打开。
    ☉如果是Flash课件你无法正常打开,请下载安装最新版Flash播放器
    ☉其它常用工具软件你也可以在我站下载。
    ☉由于网站服务器承受能力有限,请不要盗链我们提供的资源,谢谢!!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本栏分类导航
      高中语文必修一试卷 (2800)
      高中语文必修二试卷 (1861)
      高中语文必修三试卷 (2749)
      高中语文必修四试卷 (1743)
      高中语文必修五试卷 (5085)
      高三下期语文试卷 (1715)
      高中语文选修试卷 (389)
      高考语文复习试卷 (5814)
      高中语文其它试卷 (888)
      普通高考语文试卷 (592)
    本栏推荐下载
    本栏最近更新
    本栏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