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一、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允许/陨石/吮吸/殒身不恤 B.懒惰/水獭/癞子/万籁俱寂
C.攘袂/决心/诀别/难以抉择 D.手谕/绝域/熨帖/嘉峪关
解析:A项,”吮”读”shǔn”,其余读”yǔn”;B项,分别读”lǎn”“tǎ”“lài”“lài”;C项,”袂”读”mèi”,其余读”jué”;D项全读”yù”。 答案:D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推崇/追朔/撰写/在所不惜 B.书籍/薪水/商榷/名噪一时
C.碟片/聘请/扼要/凭心而论 D.喧闹/严竣/扉页/催枯拉朽
解析:A项,”朔”应为”溯”;C项,”凭”应为”平”;D项,”竣”应为”峻”,”催”应为”摧”。 答案:B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以后,生活还是像过去一样 。
(2)如果我能依据一些其有效性在我看来是毋庸 的命题来加以证明,那么我就完全心满意足了。
(3)按其成就,(华罗庚)已经越过了每一条学院式的要求,但在剑桥大学他从未正式入学, 没有得到博士学位。
A.俭朴/质疑/因而 B.简朴/置疑/因而
C.简朴/质疑/从而 D.俭朴/置疑/从而
解析:”俭朴”,俭省朴素,侧重于”俭省”。”简朴”,(语言、文笔、生活作风等)简单朴素,侧重于”简单”。”置疑”,怀疑,多用于否定句。”质疑”,提出疑问。”因而”,表示结果。”从而”,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因此就。 答案:B
4.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读者在未弄清其寄托意义前,也觉得它有完整的欣赏价值,而一旦弄清了它的寄托意义,则倍觉意味深厚,魅力无穷。例如朱庆馀的《近试上张水部》,从作品的字句所提供的情景来看,可以组成一幅洞房初晓闺意图,其中的人物形象与社会风俗宛然在目;但从作者的生平背景所提供的材料来看,这又是一首干谒请托的赠诗,作者焦急与渴望的心情昭然若揭。
A.魅力无穷 B.宛然在目 C.干谒请托 D.昭然若揭
解析:D项,”昭然若揭”形容真相毕露,所有的一切都已显现了出来。此处不合语境。 答案:D
5.下列各句中,句意不明确、有语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