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分类
|
网站帮助
|
栏目导航
|
留言
|
会员中心
|
投稿
|
RSS
首页
高中课件
高中试卷
高中教案
初中课件
初中试卷
初中教案
中职课件
中职试卷
中职教案
其它资源
站内搜索(多个关键字用"空格"格开):
下载
文章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源中心
>
高中试卷
>
高中语文必修一试卷
>
高中语文必修一单元试卷
资源名称: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专题测试卷
所属版本:
苏教版
文件类型:
/DOC
文件大小:
76.50 KB
资源提供:
efdcvh
访问次数:
资源等级:
添加时间:
2012-02-24
下载帮助: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相关搜索:
搜索关键字为“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的资料
下载地址:
[
本地下载
下载权限:
普通会员
扣除点数:
1
]
(获得点数说明)
资源简介: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揩油(kāi) 痉挛(jīnɡ) 笑靥(yè) 物阜民安(fù)
B.泥古(ní) 诤友(zhènɡ) 蹊跷(qī) 羽扇纶巾(ɡuān)
C.滂沱(pānɡ) 摈弃(bìnɡ) 聒噪(ɡuō) 悄然无声(qiǎo)
D.洞穴(xué) 糟粕(pò) 酝酿(niànɡ) 心广体胖(pán)
【解析】 A项的“痉挛”音“jìnɡ”;B项“泥古”音“ nì”;C项“摈弃”音“bìn”。
【答案】 D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雍容 经典 韬光养晦 筚路蓝缕,以起山林
B.安详 遐思 薪尽火传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C.跨越 振辐 秘而不宣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D.坐阵 砥砺 学以致用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解析】 A.“筚路蓝缕,以起山林”中的“起”应为“启”,意思是说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难;C.“振辐”中的“辐”应为“幅”,意思是“幅度”;D.“坐阵”中的“阵”应为“镇”,意思是“亲自在某个地方镇守,也用于比喻”。
【答案】 B
3.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对严复提出的“信、雅、达”的翻译标准,有学者________为:“信”是忠于原作,“达”是忠于读者,“雅”是对于文学语言的忠诚。
②走在大街上,天色微暗,行人稀少,________几片雪花飘落,更平添了几分寒意。
③“天生我材必有用”,这不是诗人 ________,而是在
相关资源:
2015年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测试卷(B卷)
2015年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测试卷(A卷)
2015年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各课检测题
2015年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各课同步练习题
2015年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素质升级检测试卷
2015年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文韬武略呈异彩测试卷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高级中学2015学年度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次月考测试卷
(语文版)2015年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诗意地栖居检测题
2014年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练习题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复习》学案
上一篇: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专题测试卷
下一篇: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三专题测试卷
相关搜索:
在
中搜索: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专题测试卷”
的相关资料
在
中搜索: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专题测试卷”
的相关资料
在
中搜索: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专题测试卷”
的相关资料
在
中搜索: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专题测试卷”
的相关资料
下载说明:
☉本站所有资源下载都来自本站服务器,如果不能下载,请向我们报告错误!
☉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仅供教师教学用,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
☉本站所有资源都经过测试,如是压缩格式请下载后先用
WinRAR
解压后再用相关软件打开。
☉如果是Flash课件你无法正常打开,请下载安装最新版
Flash播放器
!
☉其它常用工具软件你也可以在我站下载。
☉由于网站服务器承受能力有限,请不要盗链我们提供的资源,谢谢!!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本栏分类导航
高中语文必修一阶段月考试卷
(
1143
)
高中语文必修一单元试卷
(
255
)
高中语文必修一期中试卷
(
575
)
高中语文必修一期末试卷
(
505
)
高中语文必修一其它试卷
(
322
)
本栏推荐下载
本栏最近更新
本栏热门点击
站内搜索(多个关键字用"空格"格开):
下载
文章
高级搜索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
会员状态
|
重新登录
|
会员注册
|
在线充值
|
站长:范开玲 Email:
98yw@163.com
联系QQ
:32115460
淘宝旺旺:
手机或微信:13527501799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4:
中学语文资源网
渝ICP备1400373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