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名称: |
2018届高三上期语文诗歌阅读专题训练题(一) |
所属版本: |
人教版 |
|
文件类型: |
/DOC |
文件大小: |
47.00 KB |
资源提供: |
ytre |
访问次数: |
40 |
资源等级: |
 |
添加时间: |
2017-10-17 |
下载帮助: |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
相关搜索: |
搜索关键字为“诗歌”的资料 |
下载地址: |
[ 本地下载 下载权限:普通会员 扣除点数:1 ] (获得点数说明) |
|
|
资源简介: |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11分)
曲江①对雨②
杜甫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林花著雨胭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
何时诏此金钱会③,暂醉佳人锦瑟旁。
【注】①曲江又名曲江池,位于长安城南朱雀桥之东,是唐代长安城最大的名胜风景区;玄宗、杨贵妃经常来此春游。②本诗写于乾元元年(758年)暮春。杜甫时任左拾遗,此时安史之乱还在继续。③金钱会,唐玄宗开元时,宴王公百寮於承天门,令左右于楼下撒金钱。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首联描绘了春云遮断苑墙的景象,营造出沉重压抑的氛围,“覆”为全诗诗眼。
B.“林花著雨胭脂湿”景中含情,既描绘出桃林著雨之态,也有触景伤情之感。
C.诗人不说风吹水荇,却言“水荇牵风”,赋予水荇人格化动作,可谓用笔精妙。
D.本诗先景后情,从雨前、雨中写到雨后,细腻地表现了诗人曲江所见所思所感。
E.本诗多处用典,暗含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抚今追昔中有深沉的感慨。
15.本诗表现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情感?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6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11分)
行舟忆永和兄弟
周必大①
一挂吴帆不计程,几回系缆几回行。
天寒有日云犹冻,江阔无风浪自生。
数点家山常在眼,一声寒雁正关情。
长年②忽得南来鲤,恐有音书作急烹③。
【注】①周必大:北宋诗人,江西庐陵人,此诗写于作者乘舟北赴吴地(今江苏)途中。
②长年:古时对船工的称呼。③《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中有“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的诗句。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首联紧扣“行舟”写自己水路,离家渐行渐远。“不计程”和叠用“几回”反映此行路途遥远。
B.颔联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图中景象“有日”“江阔”“浪生”表现诗人虽觉远行艰辛,但前途光明,将劈波斩浪,一展身手的心志。
C.颈联视听结合,描写时时浮现在诗人眼前的“数点家山”和正飞向诗人家乡的“寒雁”,表现了诗人满怀难于排遣的乡思乡愁。
D.这首七言律诗,用词考究。副词“犹”“自”“常”“正”的运用贴切自然,耐人寻味;动词“冻”则外呈乌云凝重之态,可见天气寒冷之意,内蕴诗人凄凉之心。
E.全诗以“行舟 |
相关资源: |
|
上一篇: |
2018届高三上期期初考试语文试题汇编:成语(二) |
下一篇: |
福建省三明市2018届高三上期语文第一次周考试题 |
相关搜索: |
在 中搜索:“2018届高三上期语文诗歌阅读专题训练题(一)”的相关资料
在 中搜索:“2018届高三上期语文诗歌阅读专题训练题(一)”的相关资料
在 中搜索:“2018届高三上期语文诗歌阅读专题训练题(一)”的相关资料
在 中搜索:“2018届高三上期语文诗歌阅读专题训练题(一)”的相关资料 |
下载说明: |
☉本站所有资源下载都来自本站服务器,如果不能下载,请向我们报告错误!
☉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仅供教师教学用,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
☉本站所有资源都经过测试,如是压缩格式请下载后先用WinRAR解压后再用相关软件打开。
☉如果是Flash课件你无法正常打开,请下载安装最新版Flash播放器!
☉其它常用工具软件你也可以在我站下载。
☉由于网站服务器承受能力有限,请不要盗链我们提供的资源,谢谢!!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