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分类
|
网站帮助
|
栏目导航
|
留言
|
会员中心
|
投稿
|
RSS
首页
高中课件
高中试卷
高中教案
初中课件
初中试卷
初中教案
中职课件
中职试卷
中职教案
其它资源
站内搜索(多个关键字用"空格"格开):
下载
文章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源中心
>
高中试卷
>
高中语文必修四试卷
>
高中语文必修四期末试卷
资源名称:
吉林省临江市第一中学2014年高二下期语文期末测试卷
所属版本:
人教版
文件类型:
/DOC
文件大小:
124.50 KB
资源提供:
tjtrfv
访问次数:
资源等级:
添加时间:
2014-12-14
下载帮助: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相关搜索:
搜索关键字为“高二下期语文期末”的资料
下载地址:
[
本地下载
下载权限:
普通会员
扣除点数:
1
]
(获得点数说明)
资源简介:
一、现代文阅读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和谐的文化传统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有生机和活力,要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要得到世界的广泛尊重,文化上的传统是一个民族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追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渊源,其实不难发现,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注重“和合”思想。在中国古代经典论述中,“和”指和睦、和平、和谐;“合”指结合、融合、合作。“和合”并举,意为和谐、协调与合作。
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思想家就对“和合”思想进行了论述。儒家创始人孔子把“和”视为做人处事的重要标准,提出“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论语•学而》)。这里的“和”,一意即“适合”,但亦可作“和谐”解。在孔子的思想体系里,“礼”与“和”,是互相作用的。“礼”的作用,是“和”,而“和”也是维系“礼”最重要的手段。孟子也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就是说,要办成任何事情,最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合作。荀子的思想也是如此。他说:“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荀子•王制》)。可见,“和”的思想是先秦诸儒的共识,它与儒家的另一核心价值观“礼”是互为表里的。“礼”指一种既定的政治秩序,而“和”更是维持“礼”稳定的重要手段。“和”,不仅是一种政治手段,还是一种政治目的、政治价值。因此,与“礼”一样,“和”,即和谐、适合的思想,是先秦儒家重要的政治价值观。
“和合”思想作为中国古代先哲们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各种现象的本质的概括,它承认事物的差异性,如阴阳、天人等,同时又把具有差异性的事物有机地结合为一体,如阴阳和合、天人合一等;它并不否认矛盾和冲突的存在,主张防止过度的矛盾和冲突破坏不同事物相互依存、共同存在的环境基础。为了实现建立一个和谐的、有秩序的社会的政治理想,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在政治理论、政治构想以及政治实践过程中,都设定了自己的价值原则。“礼乐制度”的制度安排、“中庸精神”的思想原则以及民本主义的政治诉求,即是为构建和谐、有秩序的社会的理论主张。
秦汉以后,随着儒家学说在中国古代思想界统治地位的确立,“和合”思想被普遍应用,渗透于各个时代各家各派的思想之中,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被普遍接受和认同的人文精神和核心价值观。
与此同时,“和合”思想对中国历代对外交往方式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华文化对其他文化并没有去排斥,而是一直保持一种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并最终实现与众多外来文化和睦共处、和谐发展。中国绝大多数王朝在建立起来之后,都注意止戈息武,强调“协和万邦”,实现“万国咸宁”“天下太平”。特别是鼎盛时期的唐代“贞观之治”、清代“康乾盛世”,中央政府也多实行睦邻友好的政策,而不是向外
相关资源:
重庆市部分区县2015年高二下期语文期末联考测试卷
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2015年高二下期语文期末检测试卷
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2015年高二下期语文期末联考测试卷
新疆巴州蒙古族高级中学2015年高二下期语文期末测试卷
四川省资阳市2015年高二下期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天津市第一中学2015年高二下期语文期末学科测试卷
四川省雅安市2015年高二下期语文期末模拟测试卷
四川省某重点中学2014年高二下期语文期末模拟测试卷
四川省眉山市2014年高二下期语文期末统考测试卷
上海市理工大学附属中学2015年高二下期语文期末测试卷
上一篇:
陕西省西安市2014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下一篇:
陕西省西安市庆安高级中学2014年高二下期语文期末测试卷
相关搜索:
在
中搜索:
“吉林省临江市第一中学2014年高二下期语文期末测试卷”
的相关资料
在
中搜索:
“吉林省临江市第一中学2014年高二下期语文期末测试卷”
的相关资料
在
中搜索:
“吉林省临江市第一中学2014年高二下期语文期末测试卷”
的相关资料
在
中搜索:
“吉林省临江市第一中学2014年高二下期语文期末测试卷”
的相关资料
下载说明:
☉本站所有资源下载都来自本站服务器,如果不能下载,请向我们报告错误!
☉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仅供教师教学用,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
☉本站所有资源都经过测试,如是压缩格式请下载后先用
WinRAR
解压后再用相关软件打开。
☉如果是Flash课件你无法正常打开,请下载安装最新版
Flash播放器
!
☉其它常用工具软件你也可以在我站下载。
☉由于网站服务器承受能力有限,请不要盗链我们提供的资源,谢谢!!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本栏分类导航
高中语文必修四阶段月考试卷
(
683
)
高中语文必修四单元试卷
(
113
)
高中语文必修四期中试卷
(
345
)
高中语文必修四期末试卷
(
374
)
高中语文必修四其它试卷
(
228
)
本栏推荐下载
本栏最近更新
本栏热门点击
站内搜索(多个关键字用"空格"格开):
下载
文章
高级搜索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
会员状态
|
重新登录
|
会员注册
|
在线充值
|
站长:范开玲 Email:
98yw@163.com
联系QQ
:32115460
淘宝旺旺:
手机或微信:13527501799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4:
中学语文资源网
渝ICP备1400373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