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分类 | 网站帮助 | 栏目导航 | 留言 | 会员中心 | 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源中心 > 高中教案 > 高中语文选修教案
资源名称: (苏教版)《长安晚秋》教学设计
所属版本: 人教版
文件类型: /DOC
文件大小: 24.00 KB
资源提供: changshanli
访问次数:
资源等级:
添加时间: 2014-09-10
下载帮助: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相关搜索: 搜索关键字为“长安晚”的资料
下载地址: [  本地下载   下载权限:普通会员  扣除点数:1  ] (获得点数说明)
资源简介: 教学设想:
《唐诗宋词选读》第六专题是“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该专题有6首诗,4首教学篇目,2首学生自学或老师选教篇目。本课要学的是教学篇。学习过程中主要解决三大问题:1、读懂,理解字词句子;2、理解诗歌的情感思想;3、领悟表现手法和基本风格。学习中以诵读为主,在多读中逐渐推进学生的领悟能力;配以适当的赏析题,引导学生走上探讨之路。
专题目标:
1、能够借助注解鉴赏杜牧、李商隐的律诗和绝句,初步了解杜牧、李商隐的诗歌风格。
2、能通过本专题的学习,初步了解晚唐诗歌的基本风貌。
3、能就杜牧的咏史怀古诗或李商隐的“无题诗”作专题探究,写出700字左右的赏析文章。
本文增加目标:了解赵嘏以及诗人营造的意境。
教时设置:1教时

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学晚唐另一位诗人赵嘏的作品《长安晚秋》。
二、朗读
长安晚秋
赵嘏
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残星几点雁横塞,
长笛一声人倚楼。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三、作者和背景
赵嘏,字承祐,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阴市)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 )。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存诗二百多首,其中七律、七绝最多且较出色。
这显然是赵嘏寄居在长安时,秋天所写的诗。那时长住在长安的人基本有三类:一是家就在长安;二是在京城为官;三是在长安应考落榜后沒回家,寄居在此准备明春再考。赵嘏便属于第三类,他曾屡次落榜,而此诗也是他落榜后寄居在长安时所作。
四、理解
看注解,进一步理解诗歌的语言,用散文语言串通诗歌理解大意,并和同学交流
( 秋天拂晓时,云雾在天空漂流着,带着一片凄凉的寒意,朝廷的宫殿耸立着,像要触到高高的秋空。残星几点悬挂在空中,群雁从塞外飞来,有人倚楼吹着长笛,曲调悠扬婉转。篱边半开的菊花呈现出紫艳之色,静悄悄的,水面的莲花凋零,红衣尽卸,一副愁情。家乡的鲈鱼正美,但自己不能回去,却要像楚囚钟仪那样戴着南冠,羁留他乡。)
五、赏析
相关资源:
上一篇: 《长安晚秋·商山早行》学案
下一篇: 《恶乎往而不可》导学案4
相关搜索:
  • 百度中搜索:“(苏教版)《长安晚秋》教学设计”的相关资料
  • 360中搜索:“(苏教版)《长安晚秋》教学设计”的相关资料
  • 腾讯中搜索:“(苏教版)《长安晚秋》教学设计”的相关资料
  • 搜狗中搜索:“(苏教版)《长安晚秋》教学设计”的相关资料
  • 下载说明: ☉本站所有资源下载都来自本站服务器,如果不能下载,请向我们报告错误!
    ☉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仅供教师教学用,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
    ☉本站所有资源都经过测试,如是压缩格式请下载后先用WinRAR解压后再用相关软件打开。
    ☉如果是Flash课件你无法正常打开,请下载安装最新版Flash播放器
    ☉其它常用工具软件你也可以在我站下载。
    ☉由于网站服务器承受能力有限,请不要盗链我们提供的资源,谢谢!!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本栏分类导航
      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 (1352)
      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 (975)
      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 (1215)
      高中语文必修四教案 (811)
      高中语文必修五教案 (555)
      高中语文选修教案 (1697)
      高中语文其它教案 (245)
      高考语文复习教案 (1785)
    本栏推荐下载
    本栏最近更新
    本栏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