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分类 | 网站帮助 | 栏目导航 | 留言 | 会员中心 | 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源中心 > 高中教案 > 高中语文选修教案
资源名称: 《桥边的老人》教案9
所属版本: 人教版
文件类型: /DOC
文件大小: 76.50 KB
资源提供: erfhjiu
访问次数:
资源等级:
添加时间: 2012-03-22
下载帮助: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相关搜索: 搜索关键字为“桥边的老人”的资料
下载地址: [  本地下载   下载权限:普通会员  扣除点数:1  ] (获得点数说明)
资源简介: 【教学目标】
1、 初步了解海明威及其创作风格
2、通过对话把握作品主题
3、通过叙述视角理解海明威的叙述风格
【教学重点、难点】
1、 通过对话把握作品主题
2、 第一人称叙述对于这篇小说的意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建议】
这个教学设计以对话来切入,但对格莱斯的会话合作原则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不予展示,可以只作为教师教学所需要的知识积累。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我们每天都在对话,我们一般能在对话的语境中判断出对方言语的真实用意。比如A同学问B同学:“上个周末你回家去了么?”B回答:“我们去爬山了,真有意思,我们还采了野果子呢,要不要给你尝尝?”B显然没有回答A的话,他的真实意图是什么?(学生回答)很显然,他是想让同学分享上个周末爬山的快乐,对于有没有回家他不感兴趣。
现代西方语言学家认为,对话是有原则的,即有问有答,答和问构成对应关系,显然上述对话没有遵循对话的原则,但这种破坏往往是人物内心真实情感的表现。这在文学作品中也是经常运用的,通过对话原则的破坏来达到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作品主题的目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以人物对话为主的小说《桥边的老人》
二、 关注人物对话,理解作品主题
(一)仔细阅读这篇小说,请用横线划出老人答非所问或者无问也答的地方,并在旁边写上你的理解。
那时我在照看动物。
【理解:“我”并没有问他在圣卡洛斯干什么,这是老人主动提起的,表明他很希望能讨论这个话题,这是他谈话的兴趣所在。】
你知道,我待在那儿照料动物。我是最后一个离开圣卡洛斯的。
【理解:“我”并没有问老人是什么时候离开圣卡洛斯的,但他强调自己是“最后一个离开”的,其用意在于表明动物对他来说真的很重要,不是迫不得已,他是不会离开自己心爱的动物的。】
唉,只得把他们撇下了。
【理解:“我”问的是“什么动物”,他却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只是说自己离开动物的无奈,表明其恋恋不舍。】
“一共三种,”他说,“两只山羊,一只猫,还有四对鸽子。”
【理解:在“我”再次问及“什么动物”时,老人终于回过神来,但没有只回答什么动物,他把动物的种类和数量说得很清楚,他并不在意对方对此是否感兴趣。在谈论起动物的时候,他如数家珍,如同谈论自己的家人一样,在老人看来,他所照看每一只动物都是值得珍惜的。
相关资源:
上一篇: 《桥边的老人》导学案8
下一篇: 《桥边的老人》学案10
相关搜索:
  • 百度中搜索:“《桥边的老人》教案9”的相关资料
  • 360中搜索:“《桥边的老人》教案9”的相关资料
  • 腾讯中搜索:“《桥边的老人》教案9”的相关资料
  • 搜狗中搜索:“《桥边的老人》教案9”的相关资料
  • 下载说明: ☉本站所有资源下载都来自本站服务器,如果不能下载,请向我们报告错误!
    ☉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仅供教师教学用,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
    ☉本站所有资源都经过测试,如是压缩格式请下载后先用WinRAR解压后再用相关软件打开。
    ☉如果是Flash课件你无法正常打开,请下载安装最新版Flash播放器
    ☉其它常用工具软件你也可以在我站下载。
    ☉由于网站服务器承受能力有限,请不要盗链我们提供的资源,谢谢!!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本栏分类导航
      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 (1352)
      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 (975)
      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 (1215)
      高中语文必修四教案 (811)
      高中语文必修五教案 (555)
      高中语文选修教案 (1697)
      高中语文其它教案 (245)
      高考语文复习教案 (1785)
    本栏推荐下载
    本栏最近更新
    本栏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