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分类
|
网站帮助
|
栏目导航
|
留言
|
会员中心
|
投稿
|
RSS
首页
高中课件
高中试卷
高中教案
初中课件
初中试卷
初中教案
中职课件
中职试卷
中职教案
其它资源
站内搜索(多个关键字用"空格"格开):
下载
文章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源中心
>
高中教案
>
高中语文选修教案
资源名称:
(苏教版)《送董邵南序》教案4
所属版本:
苏教版
文件类型:
/DOC
文件大小:
31.00 KB
资源提供:
王其英
访问次数:
资源等级:
添加时间:
2011-10-25
下载帮助: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相关搜索:
搜索关键字为“送董邵南序”的资料
下载地址:
[
本地下载
下载权限:
普通会员
扣除点数:
1
]
(获得点数说明)
资源简介:
教学目标 个人复备
1知识目标:
(1)、了解语气对表达文章主旨的作用。
(2)、 钻研本文深意,把握作者意旨
2、能力目标: 比较《马说》与此文的异同。
3、情感目标:为古人才不得用鸣不平,珍惜今天才尽其能的好时机
教学重点:了解语气对表达文章主旨的作用。
教学难点:了解语气对表达文章主旨的作用。
教学方法:诵读法、自学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序——恳切而意长。
(师提示:读出三层语意,鼓励送行----提出忠告----规劝顺从朝廷。)
2、 诵读,读出语气。
(学生自由诵读,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加以指导。)
董生勉乎哉!——第一段读出鼓励、慰藉的语气;第二段读出勉励、提醒的语气。(因为前者
表示作者对董生的期望——要跟有抱负的人一道为国家排忧解难,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而后者则表示了警戒之意——希望董生谨慎小心,知所进退,要珍惜自己的前程,切勿为叛
逆之臣效力。)
吾知其必有合也。——读出肯定的语气。
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读出感叹的语气。
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读出反问的语气。
三、研读
1、 教师介绍燕赵地区的形势。
唐代中期,“安史之乱”虽已平息,藩镇名义上也仍是朝廷的封疆大吏,但他们凭借自己的
军事力量割据一方,专横跋扈,无所不用其极,势力日渐强大,并且父子相传,不服从朝
廷调遣。当时的河北是地方藩镇割据一方的局面,有些不得志之士则寄身于地方藩镇,以谋
求个人出路。
2、 理解董生的处境。
教师引导:董生是在怎样的情形下去往燕赵地区的?请同学们在文中搜寻有关语句,用“董
生是……的,他……”的句式说话。如:“董生是失意的,他举进士,连不得志。”“董生是忧
郁的,他‘怀抱利器’而无所施展。”……
(学生讨论后回答。)
3、 研读作者的心意。
⑴ 请学生摘录文中寄托作者心意的句子
相关资源:
(冀教版)《送董邵南序》PPT课件7
《送董邵南序》PPT课件6
(苏教版)《送董邵南序》导学案(表格式)5
《送董邵南序》PPT课件5
《送董邵南序》PPT课件4
《送董邵南序》mp3音频朗读(韩愈)3
《送董邵南序》PPT课件2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同步练习7
(苏教版)《送董邵南序》教案3
(苏教版)《送董邵南序》教案2
上一篇:
(苏教版)《送李愿归盘谷序》教案4
下一篇:
(苏教版)《赠黎安二生序》教案2
相关搜索:
在
中搜索:
“(苏教版)《送董邵南序》教案4”
的相关资料
在
中搜索:
“(苏教版)《送董邵南序》教案4”
的相关资料
在
中搜索:
“(苏教版)《送董邵南序》教案4”
的相关资料
在
中搜索:
“(苏教版)《送董邵南序》教案4”
的相关资料
下载说明:
☉本站所有资源下载都来自本站服务器,如果不能下载,请向我们报告错误!
☉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仅供教师教学用,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
☉本站所有资源都经过测试,如是压缩格式请下载后先用
WinRAR
解压后再用相关软件打开。
☉如果是Flash课件你无法正常打开,请下载安装最新版
Flash播放器
!
☉其它常用工具软件你也可以在我站下载。
☉由于网站服务器承受能力有限,请不要盗链我们提供的资源,谢谢!!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本栏分类导航
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
(
1352
)
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
(
975
)
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
(
1215
)
高中语文必修四教案
(
811
)
高中语文必修五教案
(
555
)
高中语文选修教案
(
1697
)
高中语文其它教案
(
245
)
高考语文复习教案
(
1785
)
本栏推荐下载
本栏最近更新
本栏热门点击
站内搜索(多个关键字用"空格"格开):
下载
文章
高级搜索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
会员状态
|
重新登录
|
会员注册
|
在线充值
|
站长:范开玲 Email:
98yw@163.com
联系QQ
:32115460
淘宝旺旺:
手机或微信:13527501799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4:
中学语文资源网
渝ICP备1400373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