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分类 | 网站帮助 | 栏目导航 | 留言 | 会员中心 | 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源中心 > 高中教案 > 高中语文其它教案
资源名称: 2013年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试题精选集赏析
所属版本: 人教版
文件类型: /DOC
文件大小: 46.00 KB
资源提供: ergvjg
访问次数:
资源等级:
添加时间: 2013-04-08
下载帮助: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相关搜索: 搜索关键字为“诗歌鉴赏”的资料
下载地址: [  本地下载   下载权限:普通会员  扣除点数:1  ] (获得点数说明)
资源简介: 是荆公的写景佳篇。据《王直方诗话》说,本篇深受苏东坡喜爱,东坡曾手写此诗。诗题一名《即事》。
入清溪①行山中
〔唐〕李白
轻舟去何疾!已到云林境。起坐鱼鸟间,动摇山水影。
岩中响自合,溪里言弥静。无事令人幽,停桡②向余景。
【注】①清溪:水名,在今安徽贵池北。②桡(ráo):桨。
8.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析。(4分)
9. 请赏析颔联“起坐鱼鸟间,动摇山水影”的写景技巧。(4分)

8.①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喜爱之情。②首联写舟之“轻”“疾”,表现出诗人“入山中”的畅快与惊喜;中间两联,诗人置身山水,与鱼鸟为伴,心情愉悦而恬淡;尾联,诗人被山间幽美夕景所吸引,“停桡”驻足,沉醉其中。
(4分,第①点1分,第②点3分。意思对即可)
9.①俯仰结合(远近结合)。诗人“起坐”舟中,俯视溪底,鱼儿往来;抬望四周及上空,鸟儿翩飞。一俯一仰,景物层次分明,形象生动,富有画面感。②动静结合。诗人行舟观景,青山倒映在水中,随溪水荡漾。景象逼真,巧妙地融山水于一体,寓静于动,蕴含生机,别有情趣。
(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若答其它技巧,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浪淘沙•秋江
张炎
万里一飞蓬,吟老丹枫。潮生潮落海门东。三两点鸥沙外月,闲意谁同?
一色与天通,绝去尘红。渔歌忽断荻花风。烟水自流心不竞,长笛霜空。
【注】张炎,南宋词人,宋亡后曾北游元都谋官,后失意南归,落魄而终。
(1)上片中的“飞蓬”“鸥”两个意象分别有何作用?(4分)
(2)联系全词,谈谈你对最后一句“长笛霜空”的理解。(3分)
(1)“飞蓬”用了比喻手法,作者把自己比作漂泊不定的蓬草,体现了孤苦无依、凄凉的心境;“鸥鸟”用了反衬手法,通过写鸥鸟的闲适反衬作者的悲苦。(手法、情感各1分,共4分)
(2)这一句用了以景结情(或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以声衬静)的手法(1分),在一片寂静的霜空中传来婉转凄凉的长笛声,营造了凄清的氛围(1分),含蓄表达了词人欲排遣却无法消除的悲苦心境,令人回味无穷。(1分)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秋江景色的小令。作者晚年曾在浙东、苏州一带漫游,从令中提到的“海门”来看,写于晚年的可能性较大。
“万里一飞蓬”,开首便交代自己有如飘泊不定的蓬草。在张炎的词中,“断梗”、“浮萍”和“飞蓬”的形象不断出现,如“试问清流今在否,心碎浮萍多少”(《南浦》(别本)
相关资源:
上一篇: 全国2012年高考语文试卷文言虚词例析及备考提要
下一篇: 2013年高考语文最有可能考的50题
相关搜索:
  • 百度中搜索:“2013年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试题精选集赏析”的相关资料
  • 360中搜索:“2013年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试题精选集赏析”的相关资料
  • 腾讯中搜索:“2013年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试题精选集赏析”的相关资料
  • 搜狗中搜索:“2013年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试题精选集赏析”的相关资料
  • 下载说明: ☉本站所有资源下载都来自本站服务器,如果不能下载,请向我们报告错误!
    ☉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仅供教师教学用,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
    ☉本站所有资源都经过测试,如是压缩格式请下载后先用WinRAR解压后再用相关软件打开。
    ☉如果是Flash课件你无法正常打开,请下载安装最新版Flash播放器
    ☉其它常用工具软件你也可以在我站下载。
    ☉由于网站服务器承受能力有限,请不要盗链我们提供的资源,谢谢!!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本栏分类导航
      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 (1352)
      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 (975)
      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 (1215)
      高中语文必修四教案 (811)
      高中语文必修五教案 (555)
      高中语文选修教案 (1697)
      高中语文其它教案 (245)
      高考语文复习教案 (1785)
    本栏推荐下载
    本栏最近更新
    本栏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