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名称: |
《人格是最高的学位》教案2 |
所属版本: |
人教版 |
|
文件类型: |
/DOC |
文件大小: |
33.00 KB |
资源提供: |
jtrtuui |
访问次数: |
4196 |
资源等级: |
 |
添加时间: |
2011-10-29 |
下载帮助: |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
相关搜索: |
搜索关键字为“人格是最高的学位”的资料 |
下载地址: |
[ 本地下载 下载权限:普通会员 扣除点数:1 ] (获得点数说明) |
|
|
资源简介: |
教学目标 :
一、感受世纪老人独具的人格魅力,体会“人格是最高的学位”的深远含义,引发学生对“立业与做人”的深层次思考。
二、学习本文小中见大,将独到而深刻的见解寓于几个平凡人物故事之中的结构特色。
三、学习本文文情并茂,叙议结合,营造和谐、轻松的演讲氛围的特点。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小中见大,将独到而深刻的见解寓于几个平凡人物故事之中的结构特色。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设想:
第一课
一、作者简介
白岩松(1968——),内蒙古海拉尔人。1985年考入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1989年毕业后分配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993年2月调至中央电视台,是《东方时空》主创人员之一。自《东方时空》1993年5月开播至今一直任“东方之子”栏目主持人,迄今已采访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和新闻人物数百人,平均4.9天就有一集白岩松与名人的访谈在《东方时空》播出,数量居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所有主持人之首。
二、分析结构与内容
全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开场白。以本世纪最伟大的提琴家卡萨尔斯告诫前来讨教的年轻人的故事为开场白,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其中“优秀而大写的人”又将“人格是最高的学位”这一演讲主旨寓于其中。
第二部分(第4~12段),用两个事例来印证卡萨尔斯的告诫,自然点题,提示主旨。第4~6段,讲述北大教授季羡林不顾自己尊贵的身份和地位,替一个素不相识的年轻新学子照看行李包的故事,水到渠成,自然点题,并揭示全文主旨:“人格才是最高的学位”。第7~12段,用已接近自己人生终点的世纪老人冰心仍关心年老病人状况的感人事例,以及作者的议论再一次印证了“优秀而大写的人”的平凡而伟大。为“人格是最高的学位”又添加了一个注脚。
第三部分(第13~16段),再述北大新故事,赞叹世纪老人所独具的人格魅力正被跨世纪青年学子作为一种传统向后延续。
一个民族的奋进历史和优良传统只有代代相承,才能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因此,作者并没有把思考停留在对老一辈优秀而大写的人的敬佩之中,而是把笔触伸到年轻一代。第13段承上启下,第14~15段讲述了北大一批刚刚走进校园的年轻人,因不忍冒昧打扰先生,只好用竹子在老校长季羡林先生家门口的土地上留下问候的话语,来满足自己想看望先生的愿望的故事。故事本身“清新而感人”,作者的叙述简洁而平实,第16段的议论更是点睛之笔,使读者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世纪老人所独具的人格魅力在青年人心中的延续。段末“只是在生活中,这样的人格投影在我们的心中还是太少。”虽留下些许遗憾,却也留给人们更多的思考。
第四部分(第17~20段),联系
|
相关资源: |
|
上一篇: |
《高考语文复习:语言表达“得体”》学案 |
下一篇: |
2012年高考语文备考:“图文转换”最新素材、题目 |
相关搜索: |
在 中搜索:“《人格是最高的学位》教案2”的相关资料
在 中搜索:“《人格是最高的学位》教案2”的相关资料
在 中搜索:“《人格是最高的学位》教案2”的相关资料
在 中搜索:“《人格是最高的学位》教案2”的相关资料 |
下载说明: |
☉本站所有资源下载都来自本站服务器,如果不能下载,请向我们报告错误!
☉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仅供教师教学用,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
☉本站所有资源都经过测试,如是压缩格式请下载后先用WinRAR解压后再用相关软件打开。
☉如果是Flash课件你无法正常打开,请下载安装最新版Flash播放器!
☉其它常用工具软件你也可以在我站下载。
☉由于网站服务器承受能力有限,请不要盗链我们提供的资源,谢谢!!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