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分类 | 网站帮助 | 栏目导航 | 留言 | 会员中心 | 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源中心 > 高中教案 > 高考语文复习教案
资源名称: 《高考语文标点符号专题复习:标点符号难点例析》教案
所属版本: 人教版
文件类型: /DOC
文件大小: 38.50 KB
资源提供: dfhvcgrf
访问次数:
资源等级:
添加时间: 2013-08-15
下载帮助: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相关搜索: 搜索关键字为“标点符号”的资料
下载地址: [  本地下载   下载权限:普通会员  扣除点数:1  ] (获得点数说明)
资源简介: 标点符号的使用有一定灵活性,与表达内容存在密切关系。实际运用时,如果我们不能理清思路、分清层次,便很容易对特殊语境中标点符号的正确性使用产生困惑,下面就以我们容易遇见的难点为例加以分析。

一、正确使用问号
【例1】记者由此推想,在“五一”这个劳动者的神圣节日里,农民工到底能够有多少人享受到法律赋予他们的休息权?(2006年山东高考卷)
此句虽有表面疑问词“多少”,但依然无疑问语气,句末只能用句号。疑问句是向听话人提出问题并期待回答,否则纵有疑问词,也只是陈述句。再如:
【例2】火车售票外有一个特殊、鲜明的标志,很好找。记者走进售票处,马上有工作人员迎上来,问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忙?(2006年湖北高考卷)
第二句是客观陈述事情,没有提出特定问题的情境,故应将问号改为句号。除此外,有时间接引语中陈述名只是陈述提问情况,并未直接引用说话人的疑问句,语调也平缓,只能看作陈述句,不能误用问号,如以下就是问号错用:
【例3】座谈会上有人问他对目前相声表演中出现的新形式,如男女对口相声、电吉他相声、群口相声有什么看法?

二、正确辨析引进技术号使用正误
【例4】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大,人口的猛增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垃圾不断增加,“城市垃圾处理”已成为环境保护的一大难题。(2004年全国高考卷Ⅱ)
句中“城市垃圾处理”在前句已经出现过,不应再作为特殊称谓或强调,双引号的使用是多余的。双引号本身有分割语言单位功能,几个并列引用部分之间没有必要再加顿号或逗号,但在停顿的同时往往又易与其他标点符号混用,如:
【例5】我国第一座自主设计、自行建造的国产化商业核电站“秦山第二核电站”的2号机组核反应堆首次临界实验获得成功
相关资源:
上一篇: 《高考语文标点符号专题复习:标点符号考试中常见错误例说》教案
下一篇: 《高考语文标点符号专题复习:标点符号使用中常见失误例析与训练》教案
相关搜索:
  • 百度中搜索:“《高考语文标点符号专题复习:标点符号难点例析》教案”的相关资料
  • 360中搜索:“《高考语文标点符号专题复习:标点符号难点例析》教案”的相关资料
  • 腾讯中搜索:“《高考语文标点符号专题复习:标点符号难点例析》教案”的相关资料
  • 搜狗中搜索:“《高考语文标点符号专题复习:标点符号难点例析》教案”的相关资料
  • 下载说明: ☉本站所有资源下载都来自本站服务器,如果不能下载,请向我们报告错误!
    ☉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仅供教师教学用,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
    ☉本站所有资源都经过测试,如是压缩格式请下载后先用WinRAR解压后再用相关软件打开。
    ☉如果是Flash课件你无法正常打开,请下载安装最新版Flash播放器
    ☉其它常用工具软件你也可以在我站下载。
    ☉由于网站服务器承受能力有限,请不要盗链我们提供的资源,谢谢!!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本栏分类导航
      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 (1352)
      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 (975)
      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 (1215)
      高中语文必修四教案 (811)
      高中语文必修五教案 (555)
      高中语文选修教案 (1697)
      高中语文其它教案 (245)
      高考语文复习教案 (1785)
    本栏推荐下载
    本栏最近更新
    本栏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