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分类
|
网站帮助
|
栏目导航
|
留言
|
会员中心
|
投稿
|
RSS
首页
高中课件
高中试卷
高中教案
初中课件
初中试卷
初中教案
中职课件
中职试卷
中职教案
其它资源
站内搜索(多个关键字用"空格"格开):
下载
文章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源中心
>
高中教案
>
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
资源名称:
(沪教版)《西江月·黄陵庙》学案2
所属版本:
沪教版
文件类型:
/DOC
文件大小:
24.00 KB
资源提供:
e4rtde
访问次数:
资源等级:
添加时间:
2014-05-16
下载帮助: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相关搜索:
搜索关键字为“西江月·黄陵庙”的资料
下载地址:
[
本地下载
下载权限:
普通会员
扣除点数:
1
]
(获得点数说明)
资源简介:
预习、复习
【自学指导】
1,在朗读体会的过程中,借助圈画想象、分析理解的方法,理解词句的意义及所描绘的景物的特点,充分理解词的内容。
2,理解作者运用奇幻的想象表达自己心情的诗词写作手法。
3,了解作者少年得志后因爱国主战遭受贬谪的人生经历,及赴任途中遭遇风浪阻行而写作的背景,感受词中所蕴含的作者旷达乐观的思想感情。
【作者介绍】
1,张孝祥(1132-1169),字安国,号于湖居士。曾因触犯秦桧下狱。因赞助张浚北伐被免职。后任荆南湖北路安抚使,治水有政绩。其词早期多清丽婉约之作,南渡后转为慷慨悲凉,多抒发爱国思想,激昂奔放,风格近苏轼。
2,这是一首充满主观浪漫奇幻想象的宋词。本词写于1168年秋,张孝祥离开长沙,到湖北荆州任职的途中。
【正音正字】霓 ní
【朗读课文】
满载一船明月,平铺千里秋江。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课文简析】
作者给友人黄子默的信中说:“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风伯,亦善戏矣。”黄陵庙在湖南湘阴县黄陵山。相传山上有舜的二妃娥皇、女英庙,故称黄陵庙。张孝祥赴任途中为风浪所阻,然而他的用意不是描绘汹涌澎湃的波浪,而是着眼于波臣风伯的“善戏”。因此词人倾注了浓烈的主观想象色彩。
头两句,写一路行来的景色。只写“一船明月”、“千里秋江”,美景堪收、旅怀足慰。
以下两句,转入黄昏阻风情事。“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由想象进入幻觉心理境界。词人不说自己的行船为大风所阻的实况,相反却抒写自己幻觉的意象,水神热情地邀请自己欣赏那美好的夕阳景色。晚霞映照的水面,闪动着鱼鳞般的波纹。这种浪漫主义手法,把现实与想象,幻觉心理与时空变化,非常和谐地描绘在一幅画面上,使人感到似幻似真,从而增强了词的艺术魅力。
下片借景抒情。“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面对风遏行舟的情况,词人的心境犹如苏轼《定风波》词中所写:“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那样泰然自如。不过他的内心深处还是切望风向转变。如果明天能够转为顺风的话,那么今天露宿在江边也是心情舒畅的。
结尾两句,别具情味。《霓裳》,即《霓裳羽衣曲》,是唐代比较流行的一种歌舞曲。“岳阳楼”,在湖南岳阳市城西,面
相关资源:
(沪教版)《西江月·黄陵庙》教案1
上一篇:
(沪教版)《西江月·黄陵庙》教案1
下一篇:
(沪教版)《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学设计17
相关搜索:
在
中搜索:
“(沪教版)《西江月·黄陵庙》学案2”
的相关资料
在
中搜索:
“(沪教版)《西江月·黄陵庙》学案2”
的相关资料
在
中搜索:
“(沪教版)《西江月·黄陵庙》学案2”
的相关资料
在
中搜索:
“(沪教版)《西江月·黄陵庙》学案2”
的相关资料
下载说明:
☉本站所有资源下载都来自本站服务器,如果不能下载,请向我们报告错误!
☉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仅供教师教学用,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
☉本站所有资源都经过测试,如是压缩格式请下载后先用
WinRAR
解压后再用相关软件打开。
☉如果是Flash课件你无法正常打开,请下载安装最新版
Flash播放器
!
☉其它常用工具软件你也可以在我站下载。
☉由于网站服务器承受能力有限,请不要盗链我们提供的资源,谢谢!!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本栏分类导航
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
(
1352
)
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
(
975
)
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
(
1215
)
高中语文必修四教案
(
811
)
高中语文必修五教案
(
555
)
高中语文选修教案
(
1697
)
高中语文其它教案
(
245
)
高考语文复习教案
(
1785
)
本栏推荐下载
本栏最近更新
本栏热门点击
站内搜索(多个关键字用"空格"格开):
下载
文章
高级搜索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
会员状态
|
重新登录
|
会员注册
|
在线充值
|
站长:范开玲 Email:
98yw@163.com
联系QQ
:32115460
淘宝旺旺:
手机或微信:13527501799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4:
中学语文资源网
渝ICP备1400373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