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分类
|
网站帮助
|
栏目导航
|
留言
|
会员中心
|
投稿
|
RSS
首页
高中课件
高中试卷
高中教案
初中课件
初中试卷
初中教案
中职课件
中职试卷
中职教案
其它资源
站内搜索(多个关键字用"空格"格开):
下载
文章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源中心
>
高中教案
>
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
资源名称:
(北师大版)《送穷文》教案
所属版本:
北师大版
文件类型:
/DOC
文件大小:
30.50 KB
资源提供:
weguu
访问次数:
资源等级:
添加时间:
2012-02-21
下载帮助: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相关搜索:
搜索关键字为“送穷文”的资料
下载地址:
[
本地下载
下载权限:
普通会员
扣除点数:
1
]
(获得点数说明)
资源简介:
一、教学目标
1、把握这篇议论文区别于一般议论文的独特之处,了解它所受的唐传奇的影响。
2、从整体上把握作者在这种诙谐的形式中所寄寓的牢骚和深意,体会那种矢志不渝的气节、
二、教学重难点
1、怎样理解本文中的“穷”?
2、“五鬼”各自的含义是什么?说说作者是怎样以自嘲为夸,以反语为讽刺的。
3、本文在行文和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课文分析
一、导入新课
(先问学生相信世界上有鬼的存在不)讲个故事引入这篇文章。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有关鬼的文章,不止一个鬼而是五个鬼。
“课本中有的就不用介绍了,韩愈三岁丧父,其兄韩会及嫂抚养之。韩会能文章,对韩愈有影响。韩愈(768-824),唐朝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贞元八年(七九二)进士,唐宋八大家之首,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让学生回忆唐宋八大家是哪八大家)与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辙、苏洵、曾巩合称为“唐宋八大家”。
二、介绍“送穷”的由来
我国古代民间有正月“送穷”的风俗。“送穷”指祭送穷鬼(穷鬼又称穷神、穷子)。相传五帝之一的高辛氏,也就是传说中的帝王颛顼有一个儿子,身体羸弱矮小,喜穿破衣,喝稀饭,即使给他新衣服,他也要弄破才肯穿,宫里人称他为“穷子”。他死于正月最末一天,后人便在这天在门外放置稀饭、破衣祭送他,称为送穷。送穷的风俗在唐代非常盛行,人们用以表达辞去旧日困苦,迎来新一年美好生活的愿望。韩愈写作《送穷文》的时候,正好是正月三十“送穷”这一天。人们忙着用柳车草船送“穷鬼”,韩愈却用文章来“送穷”。韩愈经济困厄,仕途失意,所以他要忙着摈弃造成此等境况的“穷鬼”。至于能否送走,且看下文。
三、《送穷文》构思巧妙,作者运用了设幻为文的手法,全文分为五段。
第一段:写主人在正月三十这天煞有介事地让仆人准备车船、干粮,三揖穷鬼,准备给他们送行。
第二段:写穷鬼历数他们对主人的好,指责主人送他们走。实际上,作者是借穷鬼的委屈哭诉来表达自己仕途的坎坷失意、动辄得咎。为了配合对五鬼的虚构,作者故弄玄虚,颇用了一番笔墨来渲染五鬼出现时的气氛。
第三段:写主人回敬穷鬼,指出连累祸害他的五个穷鬼:智穷,性格刚强正直,厌恶圆滑,耻于做奸诈之事,不忍心伤害别人;学穷
相关资源:
(北师大版)《送穷文》PPT课件
上一篇:
《都江堰》学案14
下一篇:
《病梅馆记》教案20
相关搜索:
在
中搜索:
“(北师大版)《送穷文》教案”
的相关资料
在
中搜索:
“(北师大版)《送穷文》教案”
的相关资料
在
中搜索:
“(北师大版)《送穷文》教案”
的相关资料
在
中搜索:
“(北师大版)《送穷文》教案”
的相关资料
下载说明:
☉本站所有资源下载都来自本站服务器,如果不能下载,请向我们报告错误!
☉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仅供教师教学用,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
☉本站所有资源都经过测试,如是压缩格式请下载后先用
WinRAR
解压后再用相关软件打开。
☉如果是Flash课件你无法正常打开,请下载安装最新版
Flash播放器
!
☉其它常用工具软件你也可以在我站下载。
☉由于网站服务器承受能力有限,请不要盗链我们提供的资源,谢谢!!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本栏分类导航
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
(
1352
)
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
(
975
)
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
(
1215
)
高中语文必修四教案
(
811
)
高中语文必修五教案
(
555
)
高中语文选修教案
(
1697
)
高中语文其它教案
(
245
)
高考语文复习教案
(
1785
)
本栏推荐下载
本栏最近更新
本栏热门点击
站内搜索(多个关键字用"空格"格开):
下载
文章
高级搜索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
会员状态
|
重新登录
|
会员注册
|
在线充值
|
站长:范开玲 Email:
98yw@163.com
联系QQ
:32115460
淘宝旺旺:
手机或微信:13527501799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4:
中学语文资源网
渝ICP备1400373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