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分类
|
网站帮助
|
栏目导航
|
留言
|
会员中心
|
投稿
|
RSS
首页
高中课件
高中试卷
高中教案
初中课件
初中试卷
初中教案
中职课件
中职试卷
中职教案
其它资源
站内搜索(多个关键字用"空格"格开):
下载
文章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源中心
>
初中试卷
>
中考语文毕业升学试卷
资源名称:
湖北省鄂州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
所属版本:
人教版
文件类型:
/DOCX
文件大小:
37.59 KB
资源提供:
egweru
访问次数:
资源等级:
添加时间:
2017-07-12
下载帮助: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相关搜索:
搜索关键字为“2017年中考”的资料
下载地址:
[
本地下载
下载权限:
普通会员
扣除点数:
0
]
(获得点数说明)
资源简介:
一、积累与运用(共25分 )
1.下列各组词语的字形及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恣睢(zì) 莴苣(jú) 黝黑(yǒu) 义愤填膺(yīng)
B.冗杂(rǒng) 伛偻(lǚ) 召开(zhào) 黎明百姓(lí)
C.剽悍(piāo) 稽首(qǐ) 伧俗(cāng) 九曲连环(qū)
D.执拗(niù) 寥廓(liáo) 褶皱(zhě) 不屑置辨(xiè)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春节刚过,武大的樱花就开放了,花期仅一个多月,市民们趋之若鹜。即使是下雨天,校园内也是人山人海。
B.星期六上午,春光明媚,同学们相约来到西山公园,尽情挥洒自己的青春,共享天伦之乐。
C.现在许多年轻人对影视明星顶礼膜拜,做事失去理性,严重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
D.我们在学习中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3.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互动百科”号称是全球最大的中文百科网站,但在今年央视“3•15”晚会上,“互动百科”被曝光成“最大虚假广告垃圾站”。
B.鄂州市积极实施“校园足球计划”,大力培养了该市青少年足球运动的水平。
C.历史伟人之所以让后人铭记的原因,在于其思想和人格的不朽,而不是无证可考的坊间情事。
D.学习成绩的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如果人云亦云,别人说什么,我们就说什么?我们跟学舌的鹦鹉有什么区别呢?
B.导演杨洁在拍摄《西游记》时,认为“取经女儿国”一集的情节可以有一段插曲,她决定把作词的任务交给词作家阎肃。
C.中国的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及其投资或控股的公司,几乎掌握了中国人日常生活和工作的一切。
D.屈原在诗句:“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中,以美人自比,隐喻楚怀王听信谗言,将他流放到外地,使他的才能没有施展之机,恰似“美人迟暮”。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社戏》一文记叙了鲁迅和他儿时的伙伴阿发、双喜等一起钓虾、看戏、偷罗汉豆等有趣的故事。
B.《骆驼祥子》刻画了各色人物形象,如老实健壮的祥子,残忍霸道的车主刘四,大胆泼辣而有些心理扭曲的小福子,一步步走向毁灭的虎妞等。
C.《水浒》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D.“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此句中的“既望”指农历十六日。“燕地寒,花朝节后, 余寒犹厉。”此句中的“花朝节”
相关资源:
河南省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
河北省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
贵州省黔东南州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
贵州省六盘水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
广西区贵港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
广东省广州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
甘肃省白银等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
福建省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
北京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
浙江省杭州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
上一篇:
河南省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
下一篇:
下面没有链接了
相关搜索:
在
中搜索:
“湖北省鄂州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
的相关资料
在
中搜索:
“湖北省鄂州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
的相关资料
在
中搜索:
“湖北省鄂州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
的相关资料
在
中搜索:
“湖北省鄂州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
的相关资料
下载说明:
☉本站所有资源下载都来自本站服务器,如果不能下载,请向我们报告错误!
☉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仅供教师教学用,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
☉本站所有资源都经过测试,如是压缩格式请下载后先用
WinRAR
解压后再用相关软件打开。
☉如果是Flash课件你无法正常打开,请下载安装最新版
Flash播放器
!
☉其它常用工具软件你也可以在我站下载。
☉由于网站服务器承受能力有限,请不要盗链我们提供的资源,谢谢!!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本栏分类导航
七年级上册语文试卷
(
2266
)
七年级下册语文试卷
(
1899
)
八年级上册语文试卷
(
2257
)
八年级下册语文试卷
(
1792
)
九年级上册语文试卷
(
2861
)
九年级下册语文试卷
(
1198
)
中考语文复习试卷
(
4510
)
中考语文毕业升学试卷
(
1772
)
初中语文其它试卷
(
528
)
本栏推荐下载
本栏最近更新
本栏热门点击
站内搜索(多个关键字用"空格"格开):
下载
文章
高级搜索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
会员状态
|
重新登录
|
会员注册
|
在线充值
|
站长:范开玲 Email:
98yw@163.com
联系QQ
:32115460
淘宝旺旺:
手机或微信:13527501799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4:
中学语文资源网
渝ICP备1400373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