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分类 | 网站帮助 | 栏目导航 | 留言 | 会员中心 | 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源中心 > 初中试卷 > 中考语文复习试卷
资源名称: 北京市顺义区2015年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测试卷
所属版本: 人教版
文件类型: /DOC
文件大小: 534.00 KB
资源提供: uthfre
访问次数:
资源等级:
添加时间: 2015-06-24
下载帮助: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相关搜索: 搜索关键字为“中考语文第二次”的资料
下载地址: [  本地下载   下载权限:普通会员  扣除点数:1  ] (获得点数说明)
资源简介: 一、基础•运用(共28分)
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⑴—⑶小题
在古代,汉族民俗认为农历五月为毒月,此月是阴阳两气相互争夺的时期,即万物进入生死分界的关键时段,故五月又称“恶月”。古时农历五月初一为端一,依次下数到端五。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渐渐演变成了“端午”。端五之日为九毒日之首。昔日五月端五那天人们“结五色丝为索,索小儿之臂,男左女右,谓之长寿线”,这一古风起源于汉代,其用意是“辟鬼及兵,令人不病瘟”(“辟”通“避”),即所谓“五彩辟兵”。五彩为青、赤、白、黑、黄,以代表五方。女子们在制作彩丝中暗自比才斗技,将充满压抑的避邪躲灾,通过指尖和彩线幻化出充满生活机趣的智慧和对生命憧憬的qǐ( )丽遐思,让有点沉闷和 ① 的五月在女性纯cuì( )的笑声、明净的眸子、 ② 的双手中,点染出一层初春嫩柳般的生命亮色。
⑴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qǐ( )丽 纯 cuì( )
⑵下列各词语中的“端”与“端一”“端五”的“端”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变化多端 B.中国人物画的发端早于汉代,盛于隋唐。
C.无端生事 D.武松读了印信榜文,方知端的有虎。
⑶分别在文中横线①②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①多彩 ②勤劳 B.①明媚 ②细腻 C.①燥热 ②温柔 D.①不安 ②灵巧
2.下列成语中的典故内容不是发生在三国时期的一项是(2分)
A.破釜沉舟 B.如鱼得水 C.味如鸡肋 D .三顾茅庐
3.下列是词牌且书写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敕勒歌 B.鱼家傲 C.天净沙 D.水调歌头
4.下列诗句中使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①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②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③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④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⑤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⑥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A.①④ B.②④ C.②⑤ D.③⑥
5.在下列句中括号内填上合适的标点。(2分,每空0.5分)
①是天气比往年热呢( a )还是自己的身体虚呢?这么一想,他忽然的不那么昏昏沉沉的了,心中仿佛凉了一下。自己的身体,是的,自己的身体不行了( b )他害了怕,可是没办法。(选自《骆驼祥子》)
②“你是共产党不是?”孩子又问了( c )“你看我(成岗)是不是呢?”“我晓得你( d )可是我不说!”小萝卜头似乎很有把握。(选自《红岩》)
6.古诗文原句填空。(6分,每空1分)
在很多经典诗歌中,熔铸了诗人内心对家、国深沉的爱。如陆游临终前在《示儿》中的遗嘱:“王师北定中原日, ① 。”杜甫在《春望》中触景生情,“感时花溅泪, ② 。” 马
相关资源:
上一篇: 北京市石景山区部分学校2015年中考语文第二次综合练习测试卷
下一篇: 北京市通州区2015年中考语文第二次统一检测试卷
相关搜索:
  • 百度中搜索:“北京市顺义区2015年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测试卷”的相关资料
  • 360中搜索:“北京市顺义区2015年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测试卷”的相关资料
  • 腾讯中搜索:“北京市顺义区2015年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测试卷”的相关资料
  • 搜狗中搜索:“北京市顺义区2015年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测试卷”的相关资料
  • 下载说明: ☉本站所有资源下载都来自本站服务器,如果不能下载,请向我们报告错误!
    ☉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仅供教师教学用,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
    ☉本站所有资源都经过测试,如是压缩格式请下载后先用WinRAR解压后再用相关软件打开。
    ☉如果是Flash课件你无法正常打开,请下载安装最新版Flash播放器
    ☉其它常用工具软件你也可以在我站下载。
    ☉由于网站服务器承受能力有限,请不要盗链我们提供的资源,谢谢!!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本栏分类导航
      七年级上册语文试卷 (2261)
      七年级下册语文试卷 (1853)
      八年级上册语文试卷 (2256)
      八年级下册语文试卷 (1754)
      九年级上册语文试卷 (2858)
      九年级下册语文试卷 (1171)
      中考语文复习试卷 (4477)
      中考语文毕业升学试卷 (1752)
      初中语文其它试卷 (505)
    本栏推荐下载
    本栏最近更新
    本栏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