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分类 | 网站帮助 | 栏目导航 | 留言 | 会员中心 | 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源中心 > 初中试卷 > 八年级上册语文试卷 > 八年级上册语文其它试卷
资源名称: 2014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阅读
所属版本: 人教版
文件类型: /DOC
文件大小: 98.00 KB
资源提供: gjhgsr
访问次数:
资源等级:
添加时间: 2014-10-26
下载帮助: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相关搜索: 搜索关键字为“文言文阅读”的资料
下载地址: [  本地下载   下载权限:普通会员  扣除点数:1  ] (获得点数说明)
资源简介: 《桃花源记》
⒈解释加点字:具答之 有…之属 俨然 延至其家 乃不知有汉 便要还家
⒉下列加点字与“皆叹惋”句中的“皆”字意义不同的是( )A、男女衣着,悉如外人B、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C、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D、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⒊下列加点词语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阡陌交通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C、无论魏晋D、设酒杀鸡作食
4翻译:①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②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③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5留白,是绘画艺术的一种手法,文学创作中也不乏“留白”,它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像的空间,你认为本文何处运用了这种手法,试简要分析。【 答:“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具言”的内容和“叹惋”的是桃花源外世事变迁,人们饱经战乱之苦。】
6.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线索写了哪几件事?【渔人的行踪;逢桃林、访桃源、寻桃源】
7.文中哪些话表明桃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仍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他们为什么不愿离开?【不足为外人道也;源中生活安宁,能安居乐业,和睦相处】
8.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他笔下的“桃花源“其实并不存在。那么,陶渊明描写这一世外桃源有什么用意呢?【表达诗人的理想,即追求一种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劳动,和乐富足,宁静淳朴的和谐生活环境。】
9.文中说“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联系全文,说一说桃源人为什么“叹惋”?【答:庆幸自己有一个幸福的家园,也为世人饱受战争之苦而惋惜。】
10.离开桃花源时渔人“处处志之”,再来寻找的人划“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答:强调桃花源只是一个虚构的理想境界。】
11.选段中与陆游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成语是 ,源于本文且借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的一个成语是 。
12.从选段中可以看出陶渊明所向往的是怎样的一种理想社会?
13.以下各组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便舍船/太丘舍去B.欲穷其林/子子孙孙无穷匮也C.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忠之属也D.问今是何世 / 斯是陋室
14.本文内容在
相关资源:
上一篇: 2014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积累与运用
下一篇: 2014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现代文阅读
相关搜索:
  • 百度中搜索:“2014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阅读”的相关资料
  • 360中搜索:“2014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阅读”的相关资料
  • 腾讯中搜索:“2014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阅读”的相关资料
  • 搜狗中搜索:“2014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阅读”的相关资料
  • 下载说明: ☉本站所有资源下载都来自本站服务器,如果不能下载,请向我们报告错误!
    ☉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仅供教师教学用,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
    ☉本站所有资源都经过测试,如是压缩格式请下载后先用WinRAR解压后再用相关软件打开。
    ☉如果是Flash课件你无法正常打开,请下载安装最新版Flash播放器
    ☉其它常用工具软件你也可以在我站下载。
    ☉由于网站服务器承受能力有限,请不要盗链我们提供的资源,谢谢!!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本栏分类导航
      八年级上册语文阶段月考试卷 (574)
      八年级上册语文单元试卷 (487)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 (483)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432)
      八年级上册语文其它试卷 (280)
    本栏推荐下载
    本栏最近更新
    本栏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