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分类 | 网站帮助 | 栏目导航 | 留言 | 会员中心 | 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源中心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资源名称: (北师大版)《三棵树》教案11
所属版本: 北师大版
文件类型: /DOC
文件大小: 38.00 KB
资源提供: 周丽辉
访问次数:
资源等级:
添加时间: 2012-01-05
下载帮助: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相关搜索: 搜索关键字为“三棵树”的资料
下载地址: [  本地下载   下载权限:普通会员  扣除点数:1  ] (获得点数说明)
资源简介: 教学目标
文章的主题的把握和探讨.
培养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作者用意,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文章主题的把握和探讨
教学步骤
导入
分析文章
(一)作者简介
(二)第一板块:
文章重点讲述的内容是什么
从表层看三棵树在文章中指什么 火车站,三棵具体的树.
作者对三棵树火车站的想象是怎样的 (美好)
文章重点讲述的是什么 (通过重点语句和词语把握)
既不是火车站也不是单纯的具体的三棵树,而是我与三棵树的关系.
我与三棵树的关系是什么 (内容线索)
没树——种树——失树——得树——失树
作者的情感是怎样变化的 (情感线索)
隐痛,缺憾——无奈,悲伤——幸运,欣喜——失落,迷惘
(三)第二板块:
文章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从文章的语句看作者对三棵树的认识是模糊的,对于作者自身来说对三棵树的向往只是对外部世界的或对生命的某种不确定的但美好的向往.
(四)揭示文章主题
引入二期课改对该文本的理解.
引入作者自己对该文本的解释.
总结课堂分析结果,引发学生思索.
课外拓展练习
《三棵树》引起的联想
《三棵树》教学反思
立达中学 周丽辉
我参加'红烛情'决赛所选的文本是上海二期课改高中语文第三册里苏童的一篇散文《三棵树》.选这篇文章的目的有几点:一是因为刚好听过苏童的讲座,讲座中提到了这篇文章的主题和作者自己的情感,而苏童自己所说的写作此文的情感和二期课改教材里所确定的主题是不一致的,网上对这篇文章的主题也有各种不同的理解.因此,对主题的探讨无疑成了值得研究的课题.第二是因为,我本人是很喜爱这篇文章的,文章里深深流露的是作者的情感,而教师本人也对这种情感有一定的体验.一篇文章若想打动读者,作者自己应该先被感动,我想教学也应该是这样的.第三,文中提到的三棵树这个地方刚好在我的家乡,这更增添了我对文意理解准确性的把握.
基于以上一些原因,我选了这篇文章,并把文章主题的确定作为研究的重点.同时也想启发学生分析文章主题的一些方法.这个教学重点的把握应该说是准确的.在上这堂课之前,学生已经阅读过文本,并做了有关文章主
相关资源:
上一篇: (苏教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23
下一篇: (北师大版)《三棵树》教案12
相关搜索:
  • 百度中搜索:“(北师大版)《三棵树》教案11”的相关资料
  • 360中搜索:“(北师大版)《三棵树》教案11”的相关资料
  • 腾讯中搜索:“(北师大版)《三棵树》教案11”的相关资料
  • 搜狗中搜索:“(北师大版)《三棵树》教案11”的相关资料
  • 下载说明: ☉本站所有资源下载都来自本站服务器,如果不能下载,请向我们报告错误!
    ☉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仅供教师教学用,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
    ☉本站所有资源都经过测试,如是压缩格式请下载后先用WinRAR解压后再用相关软件打开。
    ☉如果是Flash课件你无法正常打开,请下载安装最新版Flash播放器
    ☉其它常用工具软件你也可以在我站下载。
    ☉由于网站服务器承受能力有限,请不要盗链我们提供的资源,谢谢!!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本栏分类导航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2939)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2095)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2158)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1898)
      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411)
      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1165)
      中考语文复习教案 (1226)
      初中语文其它教案 (138)
    本栏推荐下载
    本栏最近更新
    本栏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