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分类 | 网站帮助 | 栏目导航 | 留言 | 会员中心 | 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源中心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资源名称: 《故乡》高效导学案45
所属版本: 人教版
文件类型: /DOC
文件大小: 41.50 KB
资源提供: 罗有志
访问次数:
资源等级:
添加时间: 2011-10-14
下载帮助: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相关搜索: 搜索关键字为“故乡”的资料
下载地址: [  本地下载   下载权限:普通会员  扣除点数:1  ] (获得点数说明)
资源简介: 学习目标:
1、 学习本文运用肖像、语言、动作的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2 、学习在前后对照中展示人物性格变化,突出中心意思的写法。
3 、认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的黑暗。
一、预习导学
【知识链接】1——写作背景: 1840年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入侵中国,从此,中国人民陷入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的痛苦深渊。当时,在帝国主义扶持下,军阀连年混战,横征暴敛,致使广大农村日益凋敝,广大农民日趋破产。1919年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满清王朝,但中国人民仍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社会中。中国人民被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压迫着。本文写于1921年1月,《故乡》反映的时代是广大农民日益陷入深重灾难的年代。辛亥革命以后,并没有改变农村的封建土地关系,农民仍然处于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中,同时辛亥革命后,帝国主义加快了对中国的侵略步伐,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洋货充斥市场,破坏了我国农村自给自足的经济基础,造成了农民经济的急速崩溃,加之中国军阀连年混战,苛捐杂税,强抢豪夺,都一起向农民压来,广大农民被逼倾家荡产,在政治上、经济上、精神上遭受了极大的摧残,形成了农村一片荒凉萧条的景象。1919年12月鲁迅曾从北京回故乡绍兴接家眷迁移北京居住,这次回乡,他亲眼目睹了家农村的衰败景象和农民的痛苦生活,时隔一年后,便写了《故乡》这篇小说。
【知识链接】2——走近作者:鲁迅(1881—1936)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生于浙江绍兴,原名周树人,字豫才,自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开始用鲁迅作笔名。著名作品集有《野草》、《朝花夕拾》、《呐喊》、《彷徨》、《华盖集》、《坟》等。本文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鲁迅是抱着寻求救国道路的心愿到日本学医的。1904—1906年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他原准备毕业回来救治像他父亲一样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来实现治病救人、救人救国的人生梦想。可鲁迅最终并没有成为一名医生,他后来放弃了医学,从事了文学,成了一位著名的文学家。
1、 给字注音
晦( ):1.农历每月的末一日。如:晦朔。2.昏暗;不明显。如:晦暗。本文取此义。3.夜晚。 如:风雨如晦。
猹( ):野兽,像獾,喜欢吃瓜。 弶( ):1.捕鸟或鼠的简单装置。2.用弶捕捉。
踝( ):小腿与脚之间左右两侧的突起,是由胫骨和腓骨下端的膨大部分形成。
汛( ):河流定期的涨水。如:桃花汛。 髀( ):<书>大腿,也指大腿骨。
愕( ):惊讶;发愣。如:惊愕。 嗤( ):<书>嗤笑。如:嗤之以鼻。
瑟( ):古代弦乐器,像琴。
相关资源:
上一篇: (语文版)《订鬼》学案8
下一篇: 《孤独之旅》高效导学案22
相关搜索:
  • 百度中搜索:“《故乡》高效导学案45”的相关资料
  • 360中搜索:“《故乡》高效导学案45”的相关资料
  • 腾讯中搜索:“《故乡》高效导学案45”的相关资料
  • 搜狗中搜索:“《故乡》高效导学案45”的相关资料
  • 下载说明: ☉本站所有资源下载都来自本站服务器,如果不能下载,请向我们报告错误!
    ☉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仅供教师教学用,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
    ☉本站所有资源都经过测试,如是压缩格式请下载后先用WinRAR解压后再用相关软件打开。
    ☉如果是Flash课件你无法正常打开,请下载安装最新版Flash播放器
    ☉其它常用工具软件你也可以在我站下载。
    ☉由于网站服务器承受能力有限,请不要盗链我们提供的资源,谢谢!!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本栏分类导航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2939)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2095)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2158)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1898)
      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411)
      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1165)
      中考语文复习教案 (1226)
      初中语文其它教案 (138)
    本栏推荐下载
    本栏最近更新
    本栏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