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分类
|
网站帮助
|
栏目导航
|
留言
|
会员中心
|
投稿
|
RSS
首页
高中课件
高中试卷
高中教案
初中课件
初中试卷
初中教案
中职课件
中职试卷
中职教案
其它资源
站内搜索(多个关键字用"空格"格开):
下载
文章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源中心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资源名称:
(苏教版)《古诗三首:望岳·钱塘湖春行·登飞来峰》导学案4
所属版本:
苏教版
文件类型:
/DOC
文件大小:
50.00 KB
资源提供:
李建兵
访问次数:
资源等级:
添加时间:
2014-10-22
下载帮助: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相关搜索:
搜索关键字为“古诗三首”的资料
下载地址:
[
本地下载
下载权限:
普通会员
扣除点数:
1
]
(获得点数说明)
资源简介:
课题:古诗三首《望岳》《钱塘湖春行》《登飞来峰》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熟读成诵,了解诗歌的大意。
2、能力目标:背诵、默写名句,并作简要分析。
2、情感目标:体会诗人所抒发的感情。
教学重点及其难点
1、教学重点:情景交融,托物寓理。
2、教学难点:古诗描写的景物和表达的情感或蕴含的哲理。
第一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总第 节课)
教学内容及其过程
1、学习杜甫的《望岳》
(1)杜甫简介(资料卡片) 杜甫(712—770),字子美,巩县(今属河南)人,出身于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封建官僚家庭。祖父是初唐著名诗人杜审言。开元中,年轻的杜甫曾漫游吴、越、齐、赵一带。天宝三载(744)在洛阳与李白相识,结下了深厚友谊。天宝五载(746)赴长安应试落第,困顿京城十年。天宝十四载(755)四十四岁时,才被授予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微职。安史乱起,在流离颠沛中被叛军所俘,后从长安只身逃奔凤翔,受任左拾遗。不久,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乾元二年(759),弃官西行,经关陇、秦州、同谷入蜀,定居成都浣花溪草堂。西川节度使严武荐举杜甫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社工部。永泰元年(765),离蜀东下,滞留夔州二年。大历三年(768),携家出峡,漂泊于江陵、公安、岳州、衡阳一带。五年(770),病逝于湘水舟中。
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表、祸乱迭起的时代。在政局日趋腐败的形势下,他那“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彻底破灭,饱经忧患的不幸遭遇使他对人民大众的苦难有了亲身的感受。他的诗歌相当真实地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充满着强烈的忧国忧民感情,被誉为“诗史”。他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善于从一切优秀文学传统中吸取营养并加以发扬光大,形成了“沉郁顿挫”的创作风格。他兼长各体,尤其对七律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他的许多反映民生苦难的诗歌,继承了《诗经》和汉乐府的传统,又有自己的开拓和艺术创造,是白居易倡导的新乐府运动的先声。作品有《杜少陵集》。
(2)《望岳》的背景
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杜甫二十四岁时游吴、越归洛阳,应进士试不第。次年漫游齐、赵。当时他的父亲任兖州司马。杜甫于开元二十八年(740)至兖州探亲,此诗当做于
相关资源:
(苏教版)《古诗三首:蝉·孤雁·鹧鸪》PPT课件(附表格式教案)7
(苏教版)诵读欣赏《古诗三首:望岳·钱塘湖春行·登飞来峰》PPT课件(附教学案)2
《古诗三首:观沧海·望岳·饮湖上初晴后雨》PPT课件12
(苏教版)《诵读欣赏:古诗三首——蝉·孤雁·鹧鸪》PPT课件6
(沪教版)《古诗三首》赏析练习6
(苏教版)《古诗三首:鹧鸪》导学案(表格式)5
(苏教版)《古诗三首:孤雁》导学案(表格式)4
(苏教版)《古诗三首:望岳·钱塘湖春行·登飞来峰》导学案(表格式)3
《古诗三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题破山寺后禅院·无题》PPT课件11
(苏教版)《古诗三首》学案4
上一篇:
阿长与《山海经》课堂实录43
下一篇:
《名著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导学案8
相关搜索:
在
中搜索:
“(苏教版)《古诗三首:望岳·钱塘湖春行·登飞来峰》导学案4”
的相关资料
在
中搜索:
“(苏教版)《古诗三首:望岳·钱塘湖春行·登飞来峰》导学案4”
的相关资料
在
中搜索:
“(苏教版)《古诗三首:望岳·钱塘湖春行·登飞来峰》导学案4”
的相关资料
在
中搜索:
“(苏教版)《古诗三首:望岳·钱塘湖春行·登飞来峰》导学案4”
的相关资料
下载说明:
☉本站所有资源下载都来自本站服务器,如果不能下载,请向我们报告错误!
☉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仅供教师教学用,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
☉本站所有资源都经过测试,如是压缩格式请下载后先用
WinRAR
解压后再用相关软件打开。
☉如果是Flash课件你无法正常打开,请下载安装最新版
Flash播放器
!
☉其它常用工具软件你也可以在我站下载。
☉由于网站服务器承受能力有限,请不要盗链我们提供的资源,谢谢!!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本栏分类导航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
2939
)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2095
)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
2158
)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1898
)
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
1411
)
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1165
)
中考语文复习教案
(
1227
)
初中语文其它教案
(
139
)
本栏推荐下载
本栏最近更新
本栏热门点击
站内搜索(多个关键字用"空格"格开):
下载
文章
高级搜索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
会员状态
|
重新登录
|
会员注册
|
在线充值
|
站长:范开玲 Email:
98yw@163.com
联系QQ
:32115460
淘宝旺旺:
手机或微信:13527501799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4:
中学语文资源网
渝ICP备1400373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