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分类 | 网站帮助 | 栏目导航 | 留言 | 会员中心 | 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源中心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资源名称: 《杜甫诗三首》综合教学资料22
所属版本: 人教版
文件类型: /DOC
文件大小: 126.00 KB
资源提供: 过网烟云
访问次数:
资源等级:
添加时间: 2011-10-02
下载帮助: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
相关搜索: 搜索关键字为“杜甫诗三首”的资料
下载地址: [  本地下载   下载权限:普通会员  扣除点数:1  ] (获得点数说明)
资源简介: 【作者作品简介】

25、杜甫诗三首

杜甫的《望岳》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这是第一首。唐玄宗 开元二十四至二十八年(736—740)间,杜甫曾在齐、赵(今山东、河北一带)漫游,因由 此作。当时他还没有登过泰山。东岳泰山,主峰在今山东泰安北)。
作者简介参见七年级(下册)《江南逢李龟年》。
【课文全解】
一、《望岳》
岱 宗 夫 如何,齐 鲁 青 未 了。
五岳之首的泰山啊,怎么样?那一脉苍莽的青色横亘在齐鲁无尽无了。
[岱宗]对泰山的尊称。[齐鲁青未了 liǎo]意思是泰山的青色在齐鲁广大区域内都能望见。齐,指泰 山以北地区,春秋时属齐。鲁,指泰山以南地区,春秋时属鲁。青,指山色。未了,不尽。
造 化 钟 神 秀, 阴 阳 割 昏 晓。
这是大自然将天地间神奇秀美的景色聚集在这里,山北山南如同被分割成黄昏与白昼。
[造化钟神秀]意思是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造化,指天地、大自然。钟,聚集。[阴阳割 昏晓]意思是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阴,山的北面。阳,山的南面。泰山极高,南 面受日光,故明亮;北面阳光照不到,故昏暗。
☆评析:这两句是近望,赞叹大自然把天地间的神奇秀美的景色都聚集在泰山。诗人以 山南山北分割“昏晓”的景象描写出泰山高耸云端、万仞摩天的雄伟险峻,表达出诗人对泰 山的崇敬赞美之情。
荡 胸 生 曾 云, 决 眦 入 归 鸟。
看峰峦层云迭起,胸中一阵阵荡涤波涛,睁裂双眼目送那渐入山林的点点归鸟。
[荡胸]心胸摇荡。[曾]通“层”。 [决眦 zì]眼角(几乎)要裂开。这是由于极力张大上眼睛远望 归鸟入山所致。眦,眼角。
会 当 凌 绝 顶, 一览 众 山 小。
啊,将来我一定要登上的峰巅站得高高,俯首一览,啊众山匍伏在山脚下是那么渺小。
[会当]终当,终要。[凌]登上。[绝顶]最高峰。这里指泰山极顶。[览]看的意思。[众]所有的。
☆评析:这两句既写出泰山的巍峨高耸,也表达了诗人的壮志和毅力,抒发了诗人昂扬 向上、积极进取的博大胸怀。
【课文简析】
1.主题
《望岳》描写了东岳泰山的神奇景色,抒发了诗人仰慕赞叹之情以及企望攀登绝顶的心情。
2.结构与写作 诗的第一句以设问起句:泰山究竟是什么样子?写出诗人仰慕泰山之久。接着描述东
岳泰山的范围,从齐国延伸到鲁国,犹然“青未了”,写出泰山面积之大之广,然后从几个 方面渲染山景的神奇秀美:一写山南明而山北暗,是因为高耸的山峦把阳光遮住了;二写 山中的云雾,层云荡胸;三写远处丛林,归鸟入巢;四写设想登山的感受。全是没有一个 “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进,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设想将来的 登岳,表达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远
相关资源:
上一篇: (苏教版)《专题“汉字”》教案5
下一篇: 《桃花源记》综合教学资料55
相关搜索:
  • 百度中搜索:“《杜甫诗三首》综合教学资料22”的相关资料
  • 360中搜索:“《杜甫诗三首》综合教学资料22”的相关资料
  • 腾讯中搜索:“《杜甫诗三首》综合教学资料22”的相关资料
  • 搜狗中搜索:“《杜甫诗三首》综合教学资料22”的相关资料
  • 下载说明: ☉本站所有资源下载都来自本站服务器,如果不能下载,请向我们报告错误!
    ☉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仅供教师教学用,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
    ☉本站所有资源都经过测试,如是压缩格式请下载后先用WinRAR解压后再用相关软件打开。
    ☉如果是Flash课件你无法正常打开,请下载安装最新版Flash播放器
    ☉其它常用工具软件你也可以在我站下载。
    ☉由于网站服务器承受能力有限,请不要盗链我们提供的资源,谢谢!!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本栏分类导航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2939)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2095)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2158)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1898)
      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411)
      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1165)
      中考语文复习教案 (1226)
      初中语文其它教案 (138)
    本栏推荐下载
    本栏最近更新
    本栏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