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分类 | 网站帮助 | 栏目导航 | 留言 | 会员中心 | 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语教学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13

时间:2005-04-01  来源:中学语文资源网  作者:明月千里  访问: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

一、 古诗文默写(15分)
1.明月别枝惊鹊,                      (《西江月》辛弃疾)
2.                   ,花重锦官城(《春夜喜雨》杜甫)
3.擅长绝句的王昌龄被称为"七绝圣手"最能体现他写作风格的边塞诗《出塞》的内容是                        ,                          ,                  
      ,                       。
4. ,烟花三月下扬州。(《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5.苔痕上阶绿,               。(《陋室铭》刘禹锡)
6.《愚公移山》中表明愚公移山思想基础的句子是                      ,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7.《醉翁亭记》中描写琅琊山夏季景色的句子是                      。
8.故曰: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9.孔子认为孔文子之所以被谥号为"文"的原因是                          。
10.《核舟记》中最能突出佛印外貌特征的句子是                          。
二、 阅读(55分)
(一) 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弩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 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11.以上文字选自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_____的名篇《出师表》。诗人刘禹锡曾在《陋室铭》一文中,把他作为古代名贤与汉代杨雄并称,那两句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 __。(3分)
12.用"/"给划线句断句。(2分)
13.第一段中隐含着一个故事,试用一个成语概括它:          (2分)
1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①驱驰(             )②攘除(            )③益(   )④彰(     )
15.你认为文中"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说明了什么?(2分)

16.文中"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对此有什么感受?(4分)


(二)现代文阅读(36分)
心灯如月
谢新源
晚饭后散布回来,我、儿子和妻一如既往地达成默契:我写作、儿看书、妻弹琴。我们各自关严了门,沉浸在各自所钟情的天地里去。电就是在这时停的,房间里顿时漆黑如罩,琴声戛然而止。也不过片刻,妻摸索出了那只陈旧的蜡烛,"嚓"的一声响,客厅里先亮起一束毛笔尖似的烛光。
蜡烛燃烧得静极,火苗儿纹丝不动,柔柔的光款款地投向四壁,屋里多起隐隐约约的黑影。妻和独生子不习惯这样的暗淡,轻掩房门到院中纳凉去了。我无奈地搁下笔,借此点了支烟,静坐桌前,目光落在了烛焰上。屋里是少有的静,烛光下青翠文竹和墙上的字画条幅被罩上了一层朦胧;烛光的芳香淡淡弥漫。烛,营造出满屋的馨香和温情。
我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那静如处子的烛焰。凝望它,它就幻化成了一盏油灯,蓦地点燃凝固于我心头已有十数个年头的思绪。油灯对于我来说记忆尤为深刻。抑或,我所有智慧的开启,无不与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大约是在上小学五年级时,因为要升初中,我们晚上开始上自习课。那时,故乡偏僻尚未通电,30多位同学端着油灯汇集到教室里来,一俟点燃亮光如柱,立即四壁生辉。第一次处在几十盏灯同时点燃的辉泽里,我们原本就十分活泼的童心越发地激动不安,素来宁静的教室搬桌挪椅,呼应嬉笑,难得安宁。有调皮者趁人不备,扑地吹灭同桌亮着的灯,那正在看书的同学先是一愣,继而就要动手揪人,揪不着便扑地也将对方的灯吹灭……
这个晚上正值隆冬,有米粒大的雪花飘然摇落。间或就有一股北风透过窗棂缺了玻璃的豁口吹进教室来,齐刷刷一片的火苗儿先是被吹得卷缩了身子倾向一边,陡然变暗,未待挺直恢复先前的亮,便纷纷地熄灭,大家就又一陈惊呼。惟角落里剩下一二盏孤灯,成了"火源"。众人一窝蜂拥去,争着要先点亮自己这盏,接着就听到油灯坠地的脆响。整个冬季,每晚自习总会有十几、二十分钟这样的嬉戏,简陋窄小的教室里温馨平添,多了份浪漫,少了份凝重,我们负重的童心因此而变得轻松、愉悦。
初中大家都考上了,或许是年长了,或许是课程骤然增多,或许是有了两年之后要考高中的压力,我们从入学这天起便开始上晚自习。灯还是过去的灯,人还是过去的人,而教室里却是再也看不到先前众人笑闹的情景了,个个面孔紧绷,神无旁及,火苗儿袅袅而燃。肃穆的教室里更加沉寂,心里泯灭已久的那种压抑和负重感又悄悄地萌发……
上高中是在十几里地外的公社,没有想到晚上会是在电灯下看书的。虽然吊在屋梁上的只是普通白炽灯,但与过去的油灯相比,那就是一个是太阳一个是月亮了。电是校办工厂发的,尽管一到夜晚柴油发电机的响声会打破校园的宁静,却丝毫不会使人觉得吵杂,仿佛那突突的响声是夜的伴奏曲,夜因为有这样节奏分明的轰鸣而变得富有活力,充满生机。
不过,油灯是未敢抛弃的,那时柴油价贱,供不应求,学校常因缺油而停电,所以,从初中带来的油灯始终在抽屉里占有它的位置。而1978年的夏天,每个晚上的自习我们几乎无一不是在油灯下熬过的。
这是恢复高考的第一年,初夏,数以百计的补习生、插班生涌入校园,同我们应届生一起迎接高考。教室里异常闷热,能静下心来复习是不可能的事。每到夜晚,所有的课桌都被我们各自搬到教室旁一溜儿排开的几个篮球场上,或三五合并,或独处一隅,然后点亮油灯。这是一个庞大的灯阵,数百盏油灯,灿然的火焰,在夜的空间跳动,星点相连,忽闪摇曳,若星河般绚烂,圣火降临般壮丽……
晶亮的月升起来,能够看到月光下油灯淡蓝色的烟雾随夜的气息飘逸缭绕,翻动书页的响声悉窣窣,笔尖与纸的磨擦声窸窸窣窣,隐伏着繁忙与竞争。桌左前方那盏油灯是在我目光里跳动数次之后熄灭的,接着听到灯下传出无奈的叹息声。我注视着那片暗淡,久久地,那盏灯却是再也没有亮起来。我忍不住走过去。
"没油了,买不起油,我用的是爹娘吃的棉籽油,他们一个多月没吃油了。"那是个补习生,他说。
我知道他是初中毕业后因父母双双患病而辍学的。恢复高考,他被浇灭的继续求学的希望得以复苏。他曾是全公社所有的初中生中的尖子,所以他想创造初中生考大学的奇迹。我把我的油灯连同桌子移过去,我知道他缺少的不是智慧,而是缺少点燃智慧的光亮。他瞪着惊奇的眼睛盯着我,嘴唇翕动不语。感激是不需要语言的。月升到了中天的位置,清辉如许,月光下的油灯的火焰更妩媚、洒脱、灵光鼓荡。
这年的秋天他创造了想要创造的奇迹,而我却落榜了。他在大学里给我来信说"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个月放清辉的晚上,你是我心中的灯。"我回信说"你也是我心中灯。你创造的奇迹,使我们这些以黄土地为生的人看到了希望。"
选自《当代散文精品》
17.文章开头先写停电,对此,妻和儿子有怎样的感觉?这样写目的何在?(3分)

 

18.第三段中写到:"我所有的智慧的开启,无不与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纵观全文想想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19.第四段作者写到了正值隆冬的某个晚上,自己和同学们上晚自习的情景,如果是你,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你会怎样想怎样做?请联系实际谈一谈。

 

20.在文中找出描写恢复高考第一年,莘莘学子们秉烛夜读壮观场面的语句,对此你有什么感受。
语句:
感受:
21.文中倒数第二段中有这样一句话"我知道他所缺少的不是智慧,而是缺少点燃智慧的光亮"联系上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22.仔细琢磨文章结尾,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怎样理解"他"在大学里给我的来信中所说的"你是我心中的灯?"


(2)我为什么又在回信中说"你也是我心中的灯"?(用原文语句回答)

 

23.文中的"我"和"他"都有着极为可贵的品质,那么你认为"我"或"他"身上最值得学习的一点是什么?说明理由。

24.面临中考的挑战,你可能如文中的"他"一样创造奇迹,也可能如"我"一样名落孙山,对此,你怎样看?请谈谈你的真实想法。


三、课外阅读
25.写出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书的主人公,以及这部作品给你的启迪。
①主人公:__________________
②启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作
26.以下三个题目,任选其一
1.皎洁的月光,给人以温馨的慰藉、面对困难,文中"我"为自己,也为他人点亮了一盏如月的"心灯"给自己以自强不息的信念,给他人以成功的希望。仔细阅读《心灯如月》一文,联系实际,写一篇读后感。
2.难忘__________
回首过去,有许多感人的画面令我们难以忘怀,请仔细回味,从中选取给你印象最深的一页,写一篇文章,注意把题目补充完整。
3.改写《清平乐·村居》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吴音:吴地方言。 媚:有意讨人喜欢)
白发谁家翁媪(媪:年老的妇女)

大八锄豆溪东
二八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无赖:顽皮可爱)
溪头卧剥莲蓬
要求:改写要忠于原作主题,保持原作基本内容,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写一篇记叙文,题目自似。
作文要求:
①要写真事,说真话,努力做到有新意,有创见。
②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
③字数均不得少于600字。
④文中出现的地名,校名,人名,一律用"× ×"代替。

参考答案
一、 1. 清风半夜鸣蝉          2. 晓看红湿处          3.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4. 故人西辞黄鹤楼      5. 草色入帘青
6.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7. 佳木秀而繁阴          8.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9.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0. 袒胸露乳,矫首昂视
二、 11. 诸葛亮  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        
12.略       13.三顾茅庐    14. 奔走效劳 排除, 铲除  增加  表明、显扬      
    15. 刘备对诸葛亮的信任。    
    16. 这句话包含着创业维艰的思想,也表达了对刘备忠贞不二的感情,愿和他患难与共。     17. 不习惯这样的暗淡,为下文作铺垫        
18. 因为在"我"的求学经历中,环境是艰苦的,许多学习的时光都是在油灯下度过的。    
19. 略    
20. 这是一个庞大的灯阵,数百盏油
灯,灿然的火焰,在夜的空间跳动,星点相连,忽闪摇曳,若星河般灿烂,圣火降临般壮丽……略。       21. 因为 "我"所帮助的这位同学曾是全公社所有初中生中的尖子, 但初中毕业后因父母双双患病而辍学, 他缺乏创造奇迹的物质条件(或由于点不起油灯而失去创造奇迹的希望, 需要别人的帮助来点燃他心头的希望之火)       
22.(1)因为 "我"在 "他"最困难的时候帮助了他, 给了 "他"希望及创造奇迹的机会, 像一盏灯一样照亮他的心灵、他的人生之路。   (2) "你所创造的奇迹,使我们这些以黄土地为生的人看到了希望"。
23. 略 24.略  25. ①保尔·柯察金 ②略 三、 略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盘点回顾:十年教师节备受瞩目的“关键词”
盘点回顾:十年教师节
第16届全国推普宣传周:推广普通话 共筑中国梦
第16届全国推普宣传周
第29个教师节特刊:我是老师
第29个教师节特刊:我
一张民国毕业证引网友围观,被指最豪华导师阵容
一张民国毕业证引网友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本栏目上一篇文章
本栏目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