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古诗诵读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诵读在中国古诗文的学习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大家知道诵读在学习古诗、欣赏古诗中的作用吗? 学生答:可以帮助理解、记忆,写作时还可以借鉴。 老师:说得好,以前你们听到过这样的话吧:“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诗百遍,其意自现”这都充分说明了诵读在积累语言,理解诗意,提高欣赏能力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那么谁知道什么叫诵读? 学生答:就是念呗! 老师:不完全,诵读就是在大体弄懂词句含义的基础上,用朗诗的方法,即有感情地大声读,反复读。 教学步骤分为三步: 一、认读性诵读 (是基础) 教师要告诉学生这阶段学习的目的在于认读文字形式。既需认辨字的音、形、义,又得认识词句的涵义。 1.老师首先范读。读前讲一下古诗词的断句读法:四言诗(二/二拍)、七言(四/三拍);朗读中让学生注意没学过的生字词。 2.同学跟读。要求边读边思考问题,这两首诗从字面上看分别写了些什么内容,题目的含义是什么?要求诗中生疏难懂的字、词、句按老师的范读样子读准。 3.自读,查看书中注释。老师可讲解字词、难懂的句子(如《国殇》中描写古战场上的诗句),还要指出通假字和古今异义字等。 4.师生共读。完全弄懂读准全诗的生字词和较难理解的句子涵义,为整体把握诗的内容和特色打下基础。共读时,教师要提示读出韵脚的节拍。 二、理解性诵读(是关键) 教师告诉学生,这阶段学习意在按文入情,循诗释道,从语言结构入手,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与思想感情。 老师单独朗读诗词,然后开始串读,按两首诗的不同的内容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1.讲题目的含义,简要介绍《楚辞》九歌包含内容,以及屈原所处时代背景及其生平。 2.分析《国殇》的中心思想以及框架结构。 3.详讲第一部分“叙”的内容:激烈的战斗场面和楚军英勇战斗、血染沙场的全过程;第二部“赞”的内容:表示对阵亡战士的悼念,赞颂他们英勇刚强的爱国主义精神。 重点讲解:(1)“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两句渲染了怎样悲壮的气氛,结合学过的课文《邓稼先》中《吊古战场文》一段“浩浩平!平沙无垠……”进行理解。(2)“出不入兮往不返,平原忽兮跨超远”两句的内在联系,表现了将士们的什么精神?(3)最后两句诗与题目是什么关系?抒发作者什么感情,全诗贯穿了什么基调? 三、评析性诵读(是深化) 1.讲屈原写作的艺术手法:这篇作品不同于其他作品的倾向。国殇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一面,也有侧重写实,语言质朴、庄重的特征,运用了几个结合。 2.可把屈原两篇作品加以比较,如:用《国殇》和《湘夫人》的写作手法比较。也可用现代散文《谁是最可爱的人》与《国殇》对照描写的异同,以及如何表现主题。 3.让学生学会富有激情的朗诵,还可以练习改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