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分类 | 网站帮助 | 栏目导航 | 留言 | 会员中心 | 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语教学

高考考前作文指导(三)

时间:2004-12-28  来源:中学语文资源网  作者:zhufengsan  访问:

如何使作文具有“视觉冲击力”

高考作文和平时作文的第三个大不同,是高考作文的阅卷速度特别快速,而平时作文则可以由老师慢慢地评阅。

  这是无法改变的客观事实。这几年,江苏的考生总在30万人左右,而作文阅卷老师最多也不过三四百人,并且必须在8至9天内阅完,否则就会妨碍整个高校招生进程。

  我们也想如平时评卷那样从容不迫,细阅细品;但这么做,江苏的30万考卷恐怕要阅到八月中秋月儿圆的时节!各方面皆不容许。

  面对此种情势,我们的考生在临场作文时,就必须牢牢记住一条:多一点“二锅头”,少一点“碧螺春”。

  何谓“二锅头”?这是我国北方的一种烈酒,一口下去,两眼冒火,浑身发热。何谓“碧螺春”?此茶需要慢慢地品味,快喝猛喝是喝不出什么滋味来的。

  这当然是一种比喻。用写作的“术语”说,就是:高考作文不像平时作文那样,必须有很强的“视觉撞击力”,让阅卷老师在一瞬间就被它吸引,被它打动。“犹抱琵琶半遮面”,太曲折、太含蓄,都是高考作文的大忌。

  比较妥当的做法是:

  必须努力写好第一小节和第二小节。一上场,就使出你的“看家本领”。切忌在第一小节大量复述或引录命题中的“材料”,切忌把第一二小节写得平平淡淡、唠唠叨叨。

  你精心设计的有个性的“亮点”,你的精彩之笔,要尽量在文章的前头展示出来,不可遮遮掩掩,直到文章的末尾才露出姿容。要一“亮相”便获“满堂彩”,不能搞“图穷匕现”。

  不要玩“深沉”,玩玄而又玄的“哲理”。应当旗帜鲜明,快人快语,尽快释放“动情力”,迅速打动阅卷老师的心灵弦索。

  书写必须清清爽爽、一目了然,切不可给评卷老师的阅读增添“麻烦”。本来,阅卷速度就很快,你再把字迹搞得云天雾地,其结果就相当不妙了。

  请看“话说诚信”的一篇佳作——《阿Q新传》的开头:

  “‘砰砰砰’,土地庙的门被拍得山响,外面有人叫道:阿Q,办厂去。同去,同去,阿Q忙奔过去了。谁知没跑上几步,便被什么东西绊了个跟斗……于是阿Q醒了。

  现在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允许私营企业发展。于是未庄掀起了办厂热,王胡和小D都开设了自己的工厂,做上了老板,腰挂BP机手捧大哥大,风光得不得了,见了阿Q,连眼皮都不抬一下。一想到这,阿Q就气愤:‘妈妈的,不就是工厂吗?俺老Q也去办一个!’”

  如此开头,一下子把人物的风采、时代的特色十分显明地突现出来,并造成强烈的悬念,使阅卷老师眼睛一亮,心弦一震,觉得非凝神注目地读下去不可。高考作文十分讲求这一种“凤头”效果。

   主持人:何老师特别提出了高考作文要有“视觉冲击力”的要求。我想起了宋代诗人林逋的两句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姑且借用这两句诗来比喻为文的两种表现方式。照理说,疏影自有疏影的摇曳参差之美,暗香亦有暗香的含蓄绵长之韵,原不必有所取舍。但是对含蓄绵长之韵的品味往往需要假以时间;何况要研制出令人迷醉的“暗香”委实不易。读过《红楼梦》的同学也许还记得,薛宝钗的一剂“冷香丸”,竟花了一二年的时间才“可巧”制成,若是“不巧”,等十年也未必有用。“疏影横斜”就不同了:“风移影动”的景致往往即刻便会使人产生“珊珊可爱”的视觉美感。当然,关键是我们应该怎么做。请同学们结合何老师的指导,比较一下下面两篇作文:

  [例文五] 薰衣草的味道
  今天,也许摆明了要让它不一般。连续了好久的阳光灿烂,今天却陡然变得阴云密布,阴凉的风取代了我窗口的阳光。这种风很让人清醒。期末考试的阴影一直以来占据着我的头脑、我的思想、我的精神!在连日的温室中反而更加肆意蔓延,吞噬我的全身!这风驱赶着这片阴影,在我的脑子奋力围着一片没有阴影、没有污染的净地!我想到了薰衣草,那种开着紫水晶般小花的植物,我最初看到这种植物是在从好友处借来的小说里。我被这个名字久久地吸引,我甚至感觉得到那种描绘的颜色和味道。今天是立春,这是我觉得今天不一般的最重要的理由。别人有没有注意到今天是立春呢?我站在窗前,抬头看天。风也凄凉,天也凄凉,唯一让我感到温馨的是一种淡淡的不知从哪里来的植物的香。我低头,发现自己闻着的是自己最爱的花——郁金香。我奇怪了,郁金香是我最爱的花,我也特地去闻过它的味道,可分明记得它是没有味道的啊,是不是那次凑巧闻到了一枝不香的花?真的,最近我闻到的好像就是这种味道,想着心中的薰衣草的时候。想想真觉得好笑,享受着它的香却埋怨它没有香。一样的东西,仅仅是在心里悄悄为它改了一个名字而已!期末考试留下的阴影——真想也为它改个名字……终于,寒假里,我第一次感到抛开分数的轻松!(伊珉)

  [例文六] 战胜脆弱
  眼前的时针仍在一刻不休地挪着它的脚步,对面的镜子里是一张失意者的愁苦的脸。我近乎绝望了,前四门课的考试成绩已是如此糟糕,而最后一门,也是被我寄予最大希望的一门,那分数,竟然无情地降到了历史最低点!镜子中的那张脸已经变得有些模糊了,而时钟仍在费力地拖动着自己的脚步,也拖垮了我最后一道脆弱的心理防线,此刻,十一点半,一个黑色的十一点半。我原以为自己是一个强者,17岁的心可以承受一切外来的压力。我还记得那场动人心魄的篮球赛,在终场前两秒还落后两分的不利局面下,在对手的凶狠逼抢下,在同伴焦灼而近乎丧气的目光中,我创造了一个奇迹。赢球的喜悦让我一度自信,而这次,我却彻底败给了自己。失败,这是弱者选择的结果,也是我……从坚强壁垒的缝隙中流出的“脆弱”,已经摧垮了这壁垒,如洪水般侵袭我的全身。我的眼前一片模糊,身边的时钟仍在颤动。我突然想起了那本书,曾经让我克服了开学初的畏缩感,一跃而为班级领头羊的那位“老师”,你现在能拉起跌倒的我吗?我擦干眼泪,翻开书页,我看见一位英雄的形象——科西嘉的勇士拿破仑,他的眼神依然是那么坚定而果敢。“光荣的成功不在于永不失败,而在于屡仆屡起!”是啊,“屡仆屡起”,我有点振奋,我的手中正握着一把双刃剑,本应该用它斩断荆棘,而我却割伤了自己。我抬起头,怎么还是十一点半?哦,该换电池了。我突然发现那秒针仍在倔强的跳动,时间,它永不止步,永不言败。伯格森说:“生命在时时的变化中,即在时时的创造中。”一次失败不会改变我创造生命的勇气。对,战胜脆弱,选择坚强,起来,走向下一个起点!镜中人的眼神此刻是那么地沉毅而坚定。他,承受了压力;他,战胜了脆弱;他,永不言败。(季乐宇)

  主持人:两位作者完成作文时的心理背景基本一致:遭受考试失败的折磨;两篇作文所选用的体裁也是一致的;都是散文。这里提供这两篇作文,不只是为了可以通过比较得出一个孰优孰劣的结论,更是为了说明,考试作文和平时练笔不是一回事。平时练笔一般是在一种比较自由的状态下完成的,更多地是出于性情抒发和思想表达的需要,甚至有时只是写给自己看的,并不一定要求别人能完全理解。作为一篇平时的练笔,[例文五]的这种随性的、带点意识流的写法未尝不可,但是,如果这是一篇考场作文,显然会因为缺少设计而吃亏。不妨再打个比方:阿尔卑斯山谷中有一条大路,路旁插着一个标语:“慢慢走,欣赏啊!”可是高考阅卷不是阿尔卑斯山谷的浪漫之旅,而是炎炎烈日下茫茫沙漠中的急行军,这时最需要的是什么呢?是路标。[例文六]在设置路标上就做得很成功:“镜子中的那张脸已经变得有些模糊了……”“我原以为自己是一个强者……”“我突然想起了那本书……”“镜中人的眼神此刻是那么地沉毅而坚定……”这些提示性语言十分显目,为读者(阅卷者)提供了一条相当便捷的阅读途径。当然,这样的设计确实也有利于作者更加细腻而鲜明地展示从痛苦走向超越的起承转合的全过程。“设置路标”作为常规武器,不仅适用于散文、记叙文,也适用于议论文。还有一种常规武器也颇为有效,那就是运用描写。成功的描写常会使一个普通的题材熠熠生辉。[例文七]是一个颇典型的例子。

  [例文七] 肩负的责任
  时黄时绿的田地,一片连一片地在我眼前飘过,也许是因为上午一觉睡到九点的缘故吧,对着这样平常的景色,我竟也看得兴致勃勃。周围的鼾声越来越浓,连刚才瞎闹腾的小男孩也躺在妈妈怀里进入了梦乡。一车的人安安静静,我又把目光投向了窗外……这时,我忽然感到左肩被什么压住了,我扭头一看,原来是妈妈睡着了倚在了我肩上。我的全身顿时凝固住了,慢慢地把头转到原处,心中竟莫名地涌起一阵窃喜!是激动,还是惊讶,我都不知道了。从前坐长途汽车,都是我靠在妈妈的肩头睡觉,可今天,我竟成了妈妈的“支柱”。我就这样一动不动地坐着,连头也不敢动,只好斜着眼睛看四周,好像肩负着一个无比伟大的使命。风吹进车厢,脖子却觉得格外的痒,我转着眼球,才发现是妈妈额前的几根头发在风儿的撺掇下挠我的痒痒呢!我真想赶走那几根头发,可是又怕弄醒了妈妈,我只好去赶走风儿——关上窗户。我努力保持着身体的固定不动,右手慢慢地拉着窗玻璃……呀!妈妈动了,我吓得血都凝固了,右手也像被施了定身术一样悬在半空中……好半天我才敢转转眼珠,看看妈妈是不是醒了,还好!我轻舒一口气,这下,我也不敢拉什么玻璃了,轻轻把手放下,任它风怎么肆意地吹,任它头发怎么胡乱地飘,我自岿然不动!车已开过六合,快到南京了吧,脖子痒得麻麻的了,肩也酸得木木的,前排的小男孩仍倚在妈妈怀里睡得香甜。我笑了,我的小时候也是这样的吧!车已开到长江大桥,车上的人也醒了大半,我多么希望这路能长下去,长下去,让妈妈睡完这香甜的一觉。不过我想,这路是会长下去的,只是我所肩负的将不仅仅是今天这个小小的使命,还有很多,很多……(王潇)

  主持人:这篇习作题材是再普通不过的,构思也没有什么奇巧之处,语言也尚显稚嫩。但是其中的描写却相当出彩。有心理描写,如:莫名地涌起的“窃喜”,“我竟成了妈妈的支柱”的自豪,“好像肩负着一个无比伟大的使命”的神圣感,那种小儿般的天真简直有些让人忍俊不禁。有动作描写,如:“连头也不敢动,只好斜着眼睛看四周”,“右手像被施了定身术一样悬在半空中”,“任它头发怎么胡乱地吹,我自岿然不动”那份稚子的赤诚真让人肃然起敬。这样真切细致的描写,这样温情脉脉的表达,焉能不叫人心动。当然,如果你能写出一篇题材、立意和构思都相当出色的文章,那就不只是你的幸运了,连阅卷老师也会欣欣然奔走相告呢。

  [例文八] 那人,那猫
  贫民窟的冬天是最寒冷的。卖菜人家的孩子早已没有了夏日光着腚坐在路边嬉戏的劲头,此时正穿着灰蒙蒙但鼓鼓的棉衣在家里瑟缩。天没亮,出门摆摊的人家已经“砰”地把门关上,推着小车出发了。冬日天短,当天漆黑一片时,他们才无可奈何地收摊归来,搓着在寒风中冻得通红的手,艰难地开开门,进屋后再次“砰”地将门关上。这一片,只有卖烧饼人家的火炉是天天开着的。卖烧饼的“老大”整日虎着脸立在炉边,即使对顾客也没什么笑脸。一切都是这样,冷冷的而且千篇一律……当然,贫民窟的猫却从不为觅食而担心。四处撒落的垃圾和农贸市场出售的东西,都足以让它们吃饱。它们并不是天生的野猫,而多是富贵人家抛弃的宠物。这些无家可归的动物虽不愁吃,但在它们,冬天就往往难熬到头了。有这么一只倔强的波斯猫,每天蜷缩在摆摊人家的门口,将两袋垃圾抵成一个窝的样子,安静地躺着。到了这家人回来的时候,它就被几扫把打跑了。可一觉醒来,人们却又发现它又蜷在了那里,于是再打……如此往复,已是一周了。这其实是只不错的猫,换在别处,早有人出于各种各样的想法,把它领养了。然而这是贫民窟,是一个所有人都在为生计奔忙的地方,有谁能去顾及一只猫呢?可是后来,怎么打,猫也不走了。摆摊人颇不耐烦地说:“只怕是要生小猫了……”那猫蹒跚地走了两步,似在证明他的话,又很快转回来,趴下,用一种乞求的目光盯着一家人。正在读书的女儿望着它蓝宝石似的眼睛,心软了,就在家门口为它安了个窝……后来,小猫出世了,卖菜人的孩子有了玩伴……后来,烧饼“老大”仍然虎着脸,只是烧饼炉边坐满了来烤火的孩子……再后来么——春天来了……(王欣悦)

  主持人:这样的文章确实让人提神醒目。这是一篇以“暖流”为总题的习作,作者说题材来自生活的真实,因为她所在的住宅区曾经紧挨着贫民窟。贫民窟的小商贩,流浪的猫……在一个时尚自己都快没法跟上自己步伐的年代,有多少人真正肯将温暖的目光投向这样的困难群体呢?看来,在我们努力关心技巧的同时,还真不能忘了那句老话:“功夫在诗外。”如果你平时就注意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特别是善于将目光投向那些被他人遗忘的角落,相信你的高考作文定会给阅卷老师一点惊奇。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盘点回顾:十年教师节备受瞩目的“关键词”
盘点回顾:十年教师节
第16届全国推普宣传周:推广普通话 共筑中国梦
第16届全国推普宣传周
第29个教师节特刊:我是老师
第29个教师节特刊:我
一张民国毕业证引网友围观,被指最豪华导师阵容
一张民国毕业证引网友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本栏目上一篇文章
本栏目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