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分类 | 网站帮助 | 栏目导航 | 留言 | 会员中心 | 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语教学

《记念刘和珍君》课文点析21

时间:2004-12-19  来源:中学语文资源网  作者:CH1113b  访问:
 

第一部分:从参加追悼会写起,指明写作本文的缘由。

问题:第1段开篇写道:“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作者为什么要用“民国”纪年?

解答:作为一篇纪念文字的开头,表面看来,只是在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其实这一句深刻含义在于告诉人们,不要对“中华民国”抱幻想,革命者必须看清楚在“民国”粉饰下的黑暗与凶残,因为当今的“中华民国”已成为屠杀爱国者的反动工具。

第二部分:进一步说明写作本文的目的。

问题:从一、二部分里,作者三次提到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从上下文来看,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解答:作者的写作目的可归纳为三点:一是悼念烈士;二是揭露黑暗;三是唤醒“庸人”。

第三部分:追叙同刘和珍的交往。在本部分里作者集中记述了与刘和珍交往中的几次印象。

第四部分:以刘和珍等遇害的事实揭露反动军阀及其走狗的下劣凶残。

第五部分:记叙烈士遇害经过,抒发悲愤之情。

第六部分:总结这次斗争的教训。

第七部分:阐明烈士牺牲的意义。

问题:第2段中“至于这一回……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一句的结构如何分析?

解答:这是一个复杂单句。主干是:事实为明证。“明证”前的定语是一个转折关系的二重复句。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盘点回顾:十年教师节备受瞩目的“关键词”
盘点回顾:十年教师节
第16届全国推普宣传周:推广普通话 共筑中国梦
第16届全国推普宣传周
第29个教师节特刊:我是老师
第29个教师节特刊:我
一张民国毕业证引网友围观,被指最豪华导师阵容
一张民国毕业证引网友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本栏目上一篇文章
本栏目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