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写“我”幼年时期贫寒的家境和一个住着像老郝叔一样贫穷人家的大杂院的环境。这一部分重在写劳动人民无文化的痛苦。 问题1:课文第二段着重写了帮老郝叔起草“请会通知”一事。事情叙述完,已达到突出劳动人民无文化的痛苦这一目的,为什么在结尾还要加上一段抒情文字? 答:课文第二段是讲“我”帮老郝叔写“请会通知”并抄了若干份后分送出去,似乎这个故事该告一段落,但是作者回忆往事,而如今已物是人非;老郝叔和祖母、母亲一样,是“我”为人生的一位最早的启蒙老师,这样作者写老郝叔作古后,真挚的情感自然流溢而出:“他无碑、无墓,所有的辛劳都化为汗水,洒在马路和胡同的土地上,即刻也就化为乌有”。这段抒情文字既是对老郝叔平凡勤劳一生的崇高评价,也是对他表达怀念之情的最好祭悼。从选材角度讲是如此,而从美学角度讲,真实的题材,劳动人民之间挚朴、善良的感情,是这段抒情文字存在的美学价值。 第二部分:是写“我”在孔德小学上学期间遇到的两位好老师。这一部分可分为两层:第一层(第1段至第3段)介绍忘了姓名的老师,他“或者是一位诗人,或者是一位革命者;第二层(第4段至第9段)介绍了另一位老师卫天霖先生,他是一位大画家。二位老师教“我”读诗,教“我”画画,为“我”日后走上艺术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使“我”懂得了人的真正价值。 问题2:文章写了六七个人物,却没有刻画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这是否是文章的失败呢? 答:《幼学纪事》中涉及了祖母、母亲、老郝叔、小学时的两位老师、孙教授和顾教授等等六、七个人物,其中以美术教师卫天霖先生着墨较多,但也只是抓住他进行美术教学、在文革期间受到批判以及美术馆为他举办画展这三个侧面来写。 但无论是写卫先生,还是写其他几个人物,都是为表达文章的中心──对老师和朋友充满崇敬与怀念之情服务的。所以文章如此剪裁非但不是败笔,反而显示出作品构思的精妙。 第三部分:着重写“我”辍学前后的艰难生活。在“我”十五岁时,家庭生活日趋贫困,亲戚的援助也告“吹”;“我”的求学之路遇到挫折,开始过上“一当二押三卖”的生活。 问题3:本文写了不少的事情,(和上题一样)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结构上是否显得松散呢? 答:同样,这一部分写“我”辍学后的生活经历,只着重写了“一当二押三卖”这一典型事件,并未展开更多的具体的生活情节,文章的其他部分叙述的诸如帮老郝叔起草“请会通知”的事,在朋友的帮助下到辅仁大学旁听的事等等情节都是如此。从表面看似乎有些松散,但细细品味,这些事件又无不是和中心紧密相连:“我”虽生活于艰苦环境中,却求学若渴,并对良师益友充满尊敬与怀念。 总之本文叙述的时间跨度长,材料容量大,但作者精心地构思布局、巧妙地取舍剪裁,使文章的重点突出,脉络清晰,真正体现了“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第四部分:写“我”在边做事边求学的过程中刻苦勤奋,自强不息的学习毅力,并对学识渊博的教授们作了高度评价,对真诚帮助过“我”的“挚友”表示了衷心的感激。 问题4:文章在多处运用了各种各样的修辞方法,尤其是在第四部分中,有较为集中的体现。那么这一部分都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并有什么作用呢? 答:第四部分可以说是本文运用修辞方法最多的一部分,其中有比喻:把夜校比做“法兰西文学的殿堂”;有对比:“上课时,我竟仿佛觉得自己已近‘雅人’,但是,在课前和课后,我却不能不继续过我的“俗人”的生活;”也有引用:“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文章通过这些修辞手法的使用,使得思想内容的表达更加形象具体,亲切自然,并给人以明快、简洁、豁达之感,让我们在平实的文笔中看到作者对生活的浓浓的真情。 问题5:本文具有怎样的语言特色? 答:1.文章运用第一人称叙述,并多用口语,方言,如“家底单薄,当得的钱,只够一天的‘嚼裹儿’……”再如,“她们压根就没有名字”等等,语言明白如话,通俗自然,如叙家常。 2.文章幽默诙谐的风格是本文的又一语言特点。 把一个不到三年级程度的小学生写的“请会通知”,说成是“发表了的”“为人生的文学”,多么诙谐可笑。“我的画画满了绿树、绿蔓、绿叶、绿茎,简直是绿的不可开交,一塌糊涂”,这些语句又是何等的幽默风趣!而文章中更多的是幽默与辛酸杂糅在一起,让你在忍俊不住时又不禁落下辛酸的泪水。例如,十五岁辍学之前,“我受到的就是这么一种‘集体培养’”;辍学后,“子承母业,去当当”,“我和母亲的一间小屋里可就渐渐地显露出空旷来”;“把窝头带进法兰西文学的殿堂,已经很不协调,……于是这厕所便成了我的餐厅”。读着这样的文字,会让人的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感:是调侃的笑,还是苦涩的泪,是诙谐,还是同情,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