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分类 | 网站帮助 | 栏目导航 | 留言 | 会员中心 | 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语教学

《南州六月荔枝丹》导读方案5

时间:2005-03-15  来源:中学语文资源网  作者:CH1113b  访问:
 

一、布置学生自学课文,利用工具书和书上注解,扫清文字障碍,了解文章内容,作回答“本文的说明顺序是怎样安排的”这一问题的准备。

二、依据说明文读写的基本要领,结合本课文实际和学生情况,选择设计几个问题,结合有代表性的段落作导读提问,让学生在自读基础上讨论作答。

1. 怎样做到“言之有序”?

引导学生找各段的“领头句”、“中心句”。如第10段“荔枝花期是二月到四月初,早晚随品种而不同。”看了这句,本段要写什么一目了然。

2.怎样依据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说明方法?

可以第3段为例:除举例、引用、比喻等说明方法的运用外,让学生体会到叙述说明兼描述是本文采用的基本说明方法,这是被本文的说明对象是荔枝果实所决定的。

3.怎样用数字准确说明事物?

以第5段为例,让学生体会使用具体数字,恰当选用确数和概数的作用。以“楠木叶”之例说明两个数字并列比单列一个更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道理。

4.为什么要做到“言必有据”?

说明文虽非论说文,但“言”也一定得有“据”。可以第8段“现经研究证实”一句为例说明运用确凿的事实进行说明的作用。

5.如何体会科学小品的语言的科学性?

运用平实的语言来说明事物,是一般说明文的基本要求,科学小品属科普文章当然更要讲究语言的平实,但不能离开“科学性”,弄得“平而不实”。本文如第4段有意识地使用了一些术语:果肩、果顶……,加强了科学性。一些修饰限制性词语的使用,也起了同样的作用。为了使文章语言“平而不俗”本文大量引用诗文,加强了语言的科学性同时加强了文艺性。

这样不面面俱到,有取有舍;面上自学,点上点拨由一个个问题跳跃式展开,能抓住学生注意力,引发其思考的积极性,省时省力,事半功倍。设问启疑,帮助学生“学”而能“问”,会“问”,“问”而求“答”,善“答”。诱发锻炼其解疑求知的内因和能力,避免平均用力,拉杂拖沓,突出了几个点(以上只是举例,“点”应根据学生情况确定。),符合学生的心理和认知规律。

三、作文练习:

结合练习五,体会《辞海》与课文不同的语言风格后,要求学生以平实的语言写一篇题为“从《南》怎样写说明文”的说明文章。提醒学生不要面面俱到,而要选好行文角度和重点。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盘点回顾:十年教师节备受瞩目的“关键词”
盘点回顾:十年教师节
第16届全国推普宣传周:推广普通话 共筑中国梦
第16届全国推普宣传周
第29个教师节特刊:我是老师
第29个教师节特刊:我
一张民国毕业证引网友围观,被指最豪华导师阵容
一张民国毕业证引网友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本栏目上一篇文章
本栏目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