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分类 | 网站帮助 | 栏目导航 | 留言 | 会员中心 | 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语教学

《天山景物记》背景3

时间:2004-12-19  来源:中学语文资源网  作者:CH1113b  访问:
 

20世纪50年代上半期,中国作家协会驻会作家中,有一批被称为“少壮派”的中年作家住在北京安定门外的楼房里,碧野就是其中的一个。那时中国人民万众一心,祖国欣欣向荣。这批青年作家身逢盛世,团结友爱,在政治思想上互相帮助,在生活创作上互相关心。他们经常在一起谈论深入生活,谈论如何创作,显得异常活跃。

1955年初,碧野满怀热情的去西北边疆地区深入生活,涉足天山南北。近两年的新疆生活,给了作家丰富的营养。作家于1956年秋从新疆回到北京,当时任《人民文学》副主编的秦兆阳同志听完他的汇报后,说:“你就写篇文章讲讲天山景物吧!”可碧野觉得天山南北新人新事那么多,单单写些自然景物能有多大意思呢,便有些兴趣不高。秦主编马上察觉了他的这一心理,对他说:“歌颂祖国美丽的山河,就是歌颂祖国、人民,对广大青年是很有教育意义的呀!”作家由此受到启发。回到家后,天山牧场的景色和人物一幕幕的涌上心头,作家一拿起笔来,便像骏马奔驰一般,再也停不住了,《天山景物记》就这样一气呵成了。文章发表在《人民文学》上,深受好评,被选入了《特写选》和《十年选》,“四人帮”垮台后,又被全国语文课本选为课文。

《天山景物记》是一篇以描写山川景物为主要内容的记游散文,作家以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天山美丽多姿的景色,生动的介绍了天山的奇珍异宝,展现了边疆牧民愉快的劳动和幸福的生活。作家热情的呼唤青年朋友到天山去,决不仅是为了一饱眼福,单纯欣赏自然风光,而是包含着激发青年朋友建设开发边疆地区的壮志豪情在内。作家说,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呈现出一派蓬勃兴旺的景象。他在游历天山和写作此文时,内心里充满着欢乐,个人情绪和时代精神十分合拍。这种情绪很自然的流露在文章之中,读了《天山景物记》,人们自然会联想到:在祖国辽阔的国土上,有多少富饶的地区尚待开发,有多少珍贵的资源尚未得到利用,从而产生一种为祖国、社会主义事业大显身手的豪迈感情。当作家二上天山时,不少从祖国四面八方前来支援边疆建设的有志青年们对他说:“你的文章写得真是太美了!我们就是受了你的文章感染才到新疆来的。”

碧野的《天山景物记》这篇文章是写在几十年前的,如今的天山面貌已是大为改观了,但作家渗透在景物描写中的那种热爱祖国壮丽河山和呼唤读者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热烈情感,在现今仍有着积极的鼓舞教育作用,散发着它特有的魅力。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盘点回顾:十年教师节备受瞩目的“关键词”
盘点回顾:十年教师节
第16届全国推普宣传周:推广普通话 共筑中国梦
第16届全国推普宣传周
第29个教师节特刊:我是老师
第29个教师节特刊:我
一张民国毕业证引网友围观,被指最豪华导师阵容
一张民国毕业证引网友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本栏目上一篇文章
本栏目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