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分类 | 网站帮助 | 栏目导航 | 留言 | 会员中心 | 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语教学

《人生的境界》教案7

时间:2004-12-26  来源:中学语文资源网  作者:CH1113b  访问:

教学目标:

了解人生境界的四个等级,养成自觉追求最高等级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文章所蕴含的哲学深意。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与步骤:

一、学生自读全文,教师巡视。

二、板书设计:

人生境界                      哲学任务

宇宙  宇宙意义  天地境界           圣人     教人了解宇宙

社会  道德意义  道德境界           贤人     授人道德原理

自己  功利意义  功利境界

没有意义  自然境界

三、明确阅读目的,引导学生质疑思辨。

能否质疑思辨,关键看你的阅读目的是低还是高。不求甚解,那就什么疑问也没有,有也含糊过去了。旨在透彻理解,疑问就出来了,会发现这里有疑问,那里也有疑问。阅读的目的如果定在探求真理上面,那么,就能进一步在思想观点的真理性上质疑思辨。研读之初,应该在导语中讲一讲阅读目的与质疑思辨的关系。

四、联系生活理解这四种“境界”,力图从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引导。

解题指导:

一题:

本题对课文内容作整体性探讨,以便整体把握主要观点。要求“用自己的话”说说四种境界的内涵,目的是求消化,各人可以有各人的表述。

1.作者所说的人生境界是根据人们对人生意义的觉解程度来划分的。

自然境界,是一种蒙昧状态,不知道或者不大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有什么意义。

功利境界,心胸狭隘,他做事只知道对自己的功利意义。

道德境界,明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为社会的利益做事,事事讲道德,事事都有道德意义。

天地境界,心目中有宇宙的整体,他为宇宙的利益做事,他是自觉的天民,是圣人,他与宇宙同一。

2.这种任务的具体内容,就是帮助人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哲学要使人觉解道德原理,从而达到道德境界。哲学要使人了解宇宙,从而达到天地境界。

二题:

本题引导学生深入细致地研读文句,培养质疑思辨的能力。

1.“觉解”是觉悟了解的意思。禅宗所说的“觉”,有其特定的含义,就是觉解到宇宙,觉解到天地,觉解到出世之途。

2.“是人现在就是的人”,意思是没有受过教育就如此的人,是自然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意思是应该成为贤人、圣人,不断提高精神境界,才能成为道德境界的人,天地境界的人。

3.“既入世而又出世”,就是既能投身社会又能超越人世,有超越人世的渴望又不逃避现实。踏踏实实地做事又不囿于人世。

三题:

本题引导学生就课文整体质疑思辨。要求学生深入钻研,独立思考,要调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必要的时候要找一些参考资料,从比较中发现问题。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盘点回顾:十年教师节备受瞩目的“关键词”
盘点回顾:十年教师节
第16届全国推普宣传周:推广普通话 共筑中国梦
第16届全国推普宣传周
第29个教师节特刊:我是老师
第29个教师节特刊:我
一张民国毕业证引网友围观,被指最豪华导师阵容
一张民国毕业证引网友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本栏目上一篇文章
本栏目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