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分类 | 网站帮助 | 栏目导航 | 留言 | 会员中心 | 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语教学

《威尼斯》课文点析12

时间:2004-12-18  来源:中学语文资源网  作者:dew5188  访问:
 

第一部分(1—2段)描写威尼斯绮丽的自然风光,突出了威尼斯的“别致”。

问题一:作者是怎样写出“威尼斯是一个别致地方”的?

答:作者从初到威尼斯一出火车站对它总的感觉写起,没有马路,没有汽车,只有穿过威尼斯的运河和四百多条小河道以及河上的小火轮、刚朵拉。“并非没有桥”一句,用否定之否定的句式,写出了只要不怕“转弯抹角”是用不着下河去的。

为了强调威尼斯的“别致”,作者又从俯瞰的角度,写出了威尼斯是群岛城市。站在圣马克方场的钟楼上眺望,威尼斯风光尽收眼底。整个城市像“团花簇锦”似的在绿波中荡漾。

问题二:在这一部分中,作者的观察角度是否相同?

答:作者的观察角度有所变化。在第一段中,作者以平视的角度来进行描写,写出了威尼斯的河道多、船多、桥多,体现了“河中之城”的特点。在第二段中,作者从俯瞰的角度,以钟楼为立足点,写出了威尼斯这群小岛的特点,水天相接,天空洁净,风光明媚。

问题三:在第二段中,作者登高而望,写出了自己的感受,这些描写感受的句子有哪些?其作用是什么?

答:写作者感受的句子是:

1.团花簇锦似的东一块西一块在绿波里荡漾着。

2.中国人到此,仿佛在江南水乡。

3.夏初从欧洲北部来的,在这儿还可以看见清清楚楚的春天的背影。

4.海水那么绿、那么酽,会带你到梦中去。

其作用是:

1.用“团花簇锦”“荡漾”是以动写静,把美景写活,使威尼斯这座群岛城市的美景跃然纸上。

2.说中国人看到威尼斯,如同看到江南的水乡,以近写远,从而引起读者的联想。

3.用拟人的修辞格写出了威尼斯的初夏极似春天,这样不仅写出了威尼斯气候的清新宜人,也写出了威尼斯给游人的特殊的魅力。

4.看到碧绿的海水,会引起人们无限的情思。作者将客观景物与主观情思相结合,达到了令人心驰神往的效果。

第二部分(3—结尾)介绍威尼斯的建筑、音乐与绘画,描写威尼斯瑰丽的文化艺术,突出了威尼斯的“华妙庄严”。

问题一:第3段中为什么用了许多方位词,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答:第3段中的方位词使用颇多,如“方场南面”“场中偏东南”“除了西边”“东边居中”“它的右首”“再向右”“教堂左首”“楼房的下一层”等等。作者这样频繁地使用方位词,是为了在威尼斯众多的建筑物中有选择地依次重点介绍最有代表性的圣马克堂和公爷府,以突出威尼斯建筑艺术的特点。对它们的介绍,又离不开整个建筑群,因此,用方位词介绍它们的位置及左邻右舍的配置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问题二:第4段是对圣马克堂的介绍;第5段是对公爷府的介绍。尽管都是介绍建筑物的特色,但侧重点有所不同,请指出其不同点。

答:作者在介绍圣马克堂时重点突出一个“变”字。

如:十一世纪,是卑赞廷式,以直线为主。

十四世纪,加上戈昔式的装饰,如尖拱门。

十七世纪,参入文艺复兴时期的装饰,如阑干。

这样的介绍,不仅写出了建筑物样式的不断变化,而且突出赞美了威尼斯人的漂亮劲儿。即不断推陈出新,发展自己的建筑艺术。

作者在写公爷府时,则写出了其建筑物的不变的特点。“屡次遭火,屡次重修,现在的据说还是原来的式样。”这种不变的建筑,可以使人们从中领略中世纪建筑艺术的韵味。

问题三:朱自清的散文善于运用新颖的修辞格来描写景物,此文中则用比喻、拟人、词语的移用等来描写威尼斯的特色,请找出此文中体现词语的移用这种修辞的句子,不少于三个,并加以分析。

答:词语的移用

1.01.JX.2.2之三,关于“词语的移用”。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盘点回顾:十年教师节备受瞩目的“关键词”
盘点回顾:十年教师节
第16届全国推普宣传周:推广普通话 共筑中国梦
第16届全国推普宣传周
第29个教师节特刊:我是老师
第29个教师节特刊:我
一张民国毕业证引网友围观,被指最豪华导师阵容
一张民国毕业证引网友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本栏目上一篇文章
本栏目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