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的: 1.理解本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结构顺序,学习正反对 比的论证方法; 2.明确理论联系实际的必要性,坚持“实事求是,有的放矢”的好作 风。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和“用词准确”。 2.难点: 议论文的通常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 问题( 结论)”。 三、教学时数: 两课时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词语补释: *哗众取宠:用浮夸的言辞博取群众的喜欢。P3注① *谬种流传:荒谬、错误的东西流传下去。谬: 荒谬、错误。 *钦差大臣:皇帝亲自委派并代表皇帝到各地办理重大事项的大官。现多用以讽刺从上面派下去而对下面情况不了解又指手划脚、乱发议论的人。钦差: 指由皇帝亲自派遣的人。 *生吞活剥:比喻生硬地接受或机械地搬用别人的言论、经验、方法。 谆谆告诫: 诚恳地再三劝告。谆: zh??n。 不可等闲视之: 不应该小看它。等闲: 平常。 律己: 用某种标准来约束自己。 臆造: 凭主观想法编造。臆: 本指胸,这里用引申意义。 思考题: 1.细读课文,列出本文结构提纲(按文章思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找出本文中正反对比进行论证的地方。 3.找出贯串整个论述过程中的线索。 背景简介: 本文是毛泽东同志1941年5月在延安干部会议上的报告, 与《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一起,是当时整风运动的基本学习材料。我党历史上,曾经几次发生过“左”或右的错误,它们都不从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出发,不能运用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来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而是主观臆断或从马列主义书本上的个别词句出发指导革命,致使革命事业蒙受巨大损失。1935年1月遵义会议以后, 党在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纠正了种种错误,但由于战争紧张和形势迅速发展,党对错误路线根源来不及清算,历史上机会主义、教条主义思想影响还严重存在着。同时,抗日战争爆发后,新党员大量增加,他们多数出身于小资产阶级,思想还缺乏改造,影响了党的思想作风的纯洁性。在这种情况下,党发动了伟大的整风运动,对全党和全体干部进行一系列极为深刻的马列主义教育。为了反对主观主义,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毛泽东同志就作了这个报告。 关于本文中对联的引用: 解缙:明朝人。他治学严谨,鄙视哗众取宠、徒有虚名的人。一次,一个秀才找他联对,念道: “牛跑驴跑跑不过马,鸭飞鸡飞飞不过鹰。”解缙听了大笑,当场作了一幅对联送给他: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秀才听了,顿时满面羞愧。──用双关手法讽刺了不学无术之人,真是维妙维肖,入木三分。 解题: 文章总结了我党在学风问题上的两条路线斗争,说明了改造学风的重要意义,有力地批判了主观主义的学风,阐明了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列主义的根本原则,并指明了改造学风的具体途径。 文章的题目“改造我们的学习”,既是全文的中心论点,也标明了文章的论述范围──如何彻底改变学风方面的问题。“改造”意味着不是一般地“改变”,而是从根本上改掉旧的,树立新的;“我们的学习”,这里主要是指我们党内的、革命队伍内的学习态度,也就是学风,而不是方法、条件、环境、制度等方面的问题,是学习的根本性问题。 一、课文结构: ┌ 一、论点(提出问题): 改造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制度 改 │ (引论) ┌1.肯定成绩,证明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越性 造 │ │ ┌⑴对现状 我 │ │2.指出缺点及其影响,阐明改造学习的必要性┤⑵对历史 们 ┤ 二、论据(分析问题)┤ └⑶对理论 的 │ (本论) │ ┌⑴主观主义的态度 学 │ │3.对照分析┤ 习 │ └ └⑵马列主义的态度 └ 三、结论(解决问题): 要改造学习,提出具体建议 第二课时 二、第三部分正反对比论证如下: 主观主义的态度 │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 不作系统的周密的研究 │ 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和研究 割断历史 │ 不要割断历史 无目的地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 │ 有目的的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 无的放矢 │ 有的放矢 忽视客观实际事物的存在 │ 实事求是 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 │ 有实事求是之意,无哗众取宠之心 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 │ 是党性的表现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 即不是“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 也不是“嘴尖皮厚腹中空” 这段文章把两种对立的学习态度作具体的对照,把反对什么,提倡什么,否定什么,肯定什么,表现得十分鲜明、强烈,这比只正面论述给人的印象深刻得多,使我们更能认清主观主义学习态度的严重危害性,使文章具有逻辑性和说服力。 三、全文在论述过程中,始终贯串着“理论和实际统一”这一条红线。 要改造(引论) ↓ ┌一部分: 肯定成绩,是为了证明理论联系实际的伟大成就 为什么要改造┤二部分: 指出缺点,是为了证明理论不联系实际的危害 │ └三部分: 以两种对立态度对比,是为了证明理论不联系实际的错误, ↓ 证明理论联系实际的正确 怎样改造 四部分: 提出建议,是为了具体指出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 (内在联系──“理论和实际统一”) 所以全文结构谨严,逻辑性强,各段紧密相连,一线穿珠。 四、语言准确、鲜明、生动: 1.准确性: ⑴用词恰当。 “我党在幼年时期,我们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和对于中国革命的认识是何等肤浅,何等贫乏,则现在我们对于这些的认识是深刻得多,丰富得多了。” 分析: “肤浅”“深刻”是用以表明认识程度的一组反义词,说明两者的差距,而且在“肤浅”“贫乏”之前加上了“何等”二字,说明其严重的程度,后面用了“得多”二字准确地反映了客观的实际情况。 “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二十年。” 分析: “日益”客观地写出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逐步结合的过程。 “但是错误常常是正确的先导。” 分析: 如不用“常常”,就会把这一特称判断变成全称判断,就会犯以偏概全的毛病。 ⑵用词分寸掌握得好。 “共产党领导机关的基本任务,就在于了解情况和掌握政策两件大事。” 分析: “基本”表明说的并不是所有的任务,而是主要的根本的任务。 “当然,上面所说的是我们党内的极坏的典型,不是说普遍如此。但是确实存在着这种典型,而且为数相当地多,为害相当地大,不可等闲视之的。” 分析: 先强调是“极坏的典型”不是“普遍”的,然后又用了两个“相当地”,这样既表明了不是一片漆黑,同时又使人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2.鲜明性: ⑴善于进行正反对比。 ⑵爱憎分明的态度。 3.生动性: ⑴善于使用口语和成语。 “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主观主义不作调查研究,对现状茫然无知。 “言必称希腊”“对于自己的祖宗,则对不住,忘记了。”──主观主义者不注重研究历史,使文章显得活泼,有风趣。 “粗枝大叶”“夸夸其谈”“生吞活剥”“一知半解”──形容主观主义的不细心调查,空谈理论,无知、教条,很形象、深刻。 ⑵灵活使用文言词语。 “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为之一新”“等闲视之”“若明若暗”“诸如此类”“懂得甚少”──言简意赅,富于表现力。 ⑶出色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比喻: “留声机”──留学生一切照抄外国 “钦差大臣”“瞎子摸鱼”──主观主义者不了解实际乱发号令 排比: “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总之,这种反科学的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主观主义的方法,是共产党的大敌,是民族的大敌,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使议论语气迅速强化,议论的范围由小到大,意思一层递进一层,由浅入深,揭示主观主义的严重危害,感情强烈。 对偶: “华而不实,脆而不坚”“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 对联: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作业: [思考和练习]第三题、第四题、第五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