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分类 | 网站帮助 | 栏目导航 | 留言 | 会员中心 | 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语教学

《黄鹂》引入方案13

时间:2004-12-23  来源:中学语文资源网  作者:茶香醉人  访问:
一、由介绍作者导入新课(参见“作者”)

    作为一代语言大师,孙犁的散文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宛如白洋淀的一缕缕荷香,沁人心脾,净化人的灵魂,使人读后获得美的享受。

    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迈进孙犁的散文世界,去领略大师给我们营造的美的境界。

    二、由介绍时代背景导入新课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推翻了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当家作主,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充满热情。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左”的思想还禁锢着许多人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头脑,“左”倾主义路线被强制推行,尤其在文化领域,“左”倾错误思想破坏了艺术发展的环境,直接违背了“双百方针”,把文艺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简单理解为“要求文学艺术从属于临时的、具体的、直接的政治任务”,干涉了许多不该干涉的事情。孙犁作为一位正直的作家,对这种不正常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思索,提出了“在一定的环境里,才能发挥这种极致。”的主张,强调了环境的重要性,作者热切地呼唤文艺创作的广阔天地,对未来充满乐观的憧憬。于是,便有了这篇闪烁着先知光辉的散文——《黄鹂》。

    三、由文学流派引入新课

    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为中国文艺指明了发展方向,使得中国文艺界焕发出了新的活力,其中最鲜明的特征就是涌现了众多不同特色的作家和作品。

    首先是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山药蛋派”,也称“山西派”。赵树理是完全运用北方农民的口语进行创作的第一人,无论讲述故事还是评论人物,都使人觉得这是一个农民在说话,而这种语言又是经过提炼的,纯粹、质朴,描情状物绘声绘色,在轻松幽默,风趣横生之中表现出人民群众的聪明机智和乐观主义。

    其次就是以孙犁为代表的“荷花淀派”。孙犁是一位驾驭语言的能手。他的作品没有华辞丽藻的堆砌,只有平易单纯的文字,他的作品看来似乎平淡,却能够平中见奇,淡中显浓,刚柔兼济。从而形成了一种清新隽永、凝练优美的语言风格。

    为了更好地体味这种风格,就来欣赏孙犁的名篇《黄鹂》吧。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盘点回顾:十年教师节备受瞩目的“关键词”
盘点回顾:十年教师节
第16届全国推普宣传周:推广普通话 共筑中国梦
第16届全国推普宣传周
第29个教师节特刊:我是老师
第29个教师节特刊:我
一张民国毕业证引网友围观,被指最豪华导师阵容
一张民国毕业证引网友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本栏目上一篇文章
本栏目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