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第一轮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实施已将近三年。参与这次改革的语文教育工作者,无论是课标的制定者,还是教材的编撰者,或是一线的语文教师,大都把当初的热情沉淀为现在的理智,能够更为全面而理性地审视这次改革的得与失。(当然,现在就要对这次改革作出评判仍然为时过早。)笔者亲历这场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经常到全国各地培训,听课,跟老师座谈,与同学交流,一方面,看到这次语文课程改革力度如此之大,收效如此显著,心中感到欣喜;另一方面,也看到了一些负面影响,心中又感到忧虑。 “喜”在哪里?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了 这次课程改革的一系列重要举措,即力图改变多年来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偏见,激发起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如语文学习的书本内外、课堂内外和学校内外的结合,语文学科与其他课程的沟通,淡化训练,增加阅读,加强课外语文实践活动等,这些都成为激发兴趣的重要手段。一篇篇符合学生身心特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更能引起他们共鸣的课文,好像是一道道精神的美餐,使他们阅读“胃口”大开;一次次精彩的综合性学习,又像是一次次精神的探险,让他们留连忘返。深圳某校一位学生寒假回老家,所带的惟一一本书就是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他说,新编课本中的课文我就是爱读。而减少练习题量也成为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过去的旧教材中也有许多课文文质兼美,很有可读性,富有启发性,但课后大量繁琐的练习让人头疼,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随之受到打击。语文课程改革高举生活的大旗,使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得到进一步加强,语文学习扩展到生活之中,给学生打开了一扇神奇的窗口,外面有美丽的风光在向他们招手。语文在过去是学生最不喜欢的课程之一,而现在,多个试验区的问卷调查显示,语文成了最受欢迎的学科之一。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导师,它成为学生学好语文的重要前提。 二、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就告诉我们,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避免机械繁琐的分析,不能以老师的讲代替学生的学,教师不要以宣布标准答案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语文教师应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教师的教学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由学习的意识和习惯”,“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因此,课程标准提出了语文课程的四大基本理念,其中之一即“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规定,“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这些主张在这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贯彻。走进教室,我们会惊喜地发现,语文教师讲得少了,学生发言的多了,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经常可见班上同学“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小组学习场面;图书馆,阅览室,书店里,田间地头,阡陌小巷,不时闪动着同学的身影。过去是老师逼迫学生学习,现在是学生要求老师给他们任务;过去是不少学生希望用学语文的时间来学习其他课程,现在是同学们要求老师增加语文课,多搞语文活动。语文课程改革大大扭转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被动局面,认真、积极、主动成为许多学生共同的学习态度。 三、课堂上学生活跃了,口语表达能力得到快速提高 由于这次课程改革强调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张改变教学方式,强调教师只是语文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样,就切切实实把课堂留给了学生。课堂上,过去是教师高高在上满堂灌,学生是死气沉沉埋头记,学生主动思考和发言的自由被剥夺。这样出来的学生,往往成为木讷之人,接受了多年的学校教育,在公众面前却胆小怕事,说话不从容不连贯。这显然不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而现在我们普遍看到的是,课堂上学生发言是此伏彼起,争辩之声不绝于耳;过去举手发言者寥寥无几,现在是一到老师提问放眼望去教室里手臂林立;过去说三句话就脸红的同学,现在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变得侃侃而谈,敏于应答。不少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突飞猛进。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四、学生课外学语文的意识增强了 多少年来,学生的课外时间基本上被数理化占领。在旧的教学观念指导下,师生普遍认为语文学习主要是在课堂上,所谓课外学语文,主要是指写写作文,做做作业,背背语文知识。语文作业与理科作业相比,确实太少。许多学生课外不知道怎么学语文。不少人有过这样的经历,许多天的晚上没有复习语文觉得过意不去,就拿出语文书翻翻,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复习:再念一遍课文吧,很无聊,没兴趣;看看后面的练习吧,老师早已公布了标准答案;最后只得记几遍作者介绍和词语解释。这样复习,前后也花不了多长时间,就又拿出数理化课本,这才心里觉得踏实。而现在,语文至少可以说部分“收复失地”。具体表现,一是课程标准提出,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这就告诉学生,应该在课外多看书,特别是可以多读中外名著,这就可以“占领”学生不少课外时间,学生因此就不会觉得课外学语文无事可干,而可以名正言顺地把读名著当作“正业”。二是课改倡导大语文教育,强调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中时时处处有语文,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社会的广阔天地里学习语文。公共汽车上人们的谈话,路边的一处标牌广告,教室的一则名人名言……这些都是语文。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下,学生课外学习语文的意识明显增强。事实证明,有限的课堂四十五分钟内要学好语文是不可能的,语文教学只有引进生活的源头活水,大力开展课外语文学习,才能根本解决学生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问题。 五、课内外结合成为教师自觉的教学行为 过去的语文课堂还有一个普遍现象,或者迫于应试压力,或者因袭多年习惯,或者自身文化素养和人生阅历的欠缺,语文老师在课堂上是照本宣科,不能也不敢越出教材,走向课外,极端者便是照着教参讲课。这就使得本来丰富生动的语文变得干巴枯燥,面目可憎。学生的直接感觉是上语文课没意思,认为语文老师阅读面不广,知识不丰富,缺少独特的人生感悟,没有人格魅力。这次课程改革,提出语文学习的书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和学科内外的结合,这使语文得以“松绑”,获得解放,变得鲜活可爱。这次课程改革,对于那些知识广博、见闻丰富、课堂上能够旁征博引尽情发挥的语文老师来说,他们会感到如鱼得水,感叹“语文课改深得我心”,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而对另一部分知识面窄、知识贫乏、见识不丰而不思进取的老师来说,很不适应新的课程改革,真有“人老了,弦也调不准了”的感觉。几年的课堂改革实践证明,语文课堂上适当向课外延伸拓展,对于扩大学生视野,增加学生兴趣,大有好处。各套教材在这方面也作了有益的引导。 六、教师正在与课程改革一起成长 客观地说,历次语文课程改革,都没有像这次改革一样对老师的要求这么高。这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当今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极快,三日不学便会落后于时代。那种靠一纸大学文凭就可以“吃”一辈子的时代已经过去。语文更是一门内涵丰富、信息量大的学科。前辈告诉我们,语文老师应该是一个杂家,这话一点不错,语文涉及古今中外语言、文学、历史,包括现当代科技发展信息,几乎无所不包。这次语文课程改革在至少以下两个方面对语文老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以促使语文老师不断阅读,努力成长:一是要求学生多读书,读整本的书,扩大课外阅读量,教材中每学期介绍三部名著,另外还有其他的推荐阅读书目,如果这些要求老师自己达不到,就没有资格要求学生做到,所以老师必须多读书;二是综合性学习的设置,跨学科色彩的增强,要求老师不仅懂得本学科的知识,也要了解其他学科的有关知识,所以老师也必须多读书。两年多的课改实践让我们看到,参加新一轮课改的许多老师,意识到这是一次锻炼成长的好机会,他们勇于接受挑战,不断更新知识,增长学问。课改中甚至出现了师生比赛读书的喜人景象。可以预料,不久的将来,语文老师的知识层次将获得较大幅度的提高。从这一角度说,课程改革的过程同时也是语文教师进行继续教育的过程。 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中值得忧虑的问题也有不少,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 一、教师讲得太少,讲得不精,学生课堂上的收获在减少 过去的语文课堂上教师讲得过多过细,这是一个客观事实;其实,讲得多并不见得是个错误,多而精彩学生也会喜欢,但如果既讲得多,又不得要领,语文课堂就变成了老师不顾对象喋喋不休的自我倾吐场所,学生也没有了思考的空间和话语的权利,剩下的只有被动的接受。人们把这种教学方式叫做授受式或讲授式,贬低者干脆称之为填鸭式,把学生当成一只只鸭子来填饱喂肥。而时下对知识的理解,更多的是着眼于程序性知识而不是结论性知识,即学习的主要目的不是传授给学生结论性的东西,而是教给一些学习方法让他们自己去获得知识。因此便有了“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这一理念的提出。这是一个革命性的主张,在实践中也起到了作用。但是基于以下原因,使这一主张在实际课堂操作中出现了偏差:思维习惯上东西方人有差别、中国语文教育的传统倾向于传道授业解惑、班级人数太多、语文教师整体素质偏低等。所以,当我们的课程专家提出要把语文课堂交给学生,许多教师经过短暂的困惑后马上接受下来并付诸实践:既然要把课堂上的时间交给学生,岂不正好解放了自己吗?于是出现了一种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现象:老师讲授少了,课堂上乱烘烘的讨论看似热烈却没有主题,学生海阔天空胡言乱语还受表扬说有创新;老师讲得少正好又可以掩盖他们知识储备的不足和课堂准备的不充分。结果是,有些地方的课程改革,学生从课堂上获得的知识,反而不如以前:以前虽然不怎么精彩,但好歹没有什么错,把老师讲的背下来,也不失为一种收获。而现在课堂上谁说的是对的呢?所以,最近教育部组织召开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会上强调,要正确处理好接受性学习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关系。可以说问题发现得及时,提得中肯,应引起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二、学生的语文基础受到削弱,语文整体水平有所下降 这几年,语文教学中强调整体把握,注重感悟、熏陶,注重语文学习向课外延伸,这很好,但不能以此来否定过去的“双基”训练。课程标准在这个问题上也并没有误导,少提或不提“训练”二字也并不意味着放弃基础积累,而是认为语文中那些条条框框纯知识性的内容(如语法知识),不必让学生死记硬背;语文学习的主要任务应该是接触大量语言材料,培养语感,增加积累。现在有不少老师认为,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是在削弱基础,淡化知识。有些教材对教师也进行了不恰当的导向:不好好引导研读文本,不注重引导品味语言,不认真指导学习文章技巧,练习设计多是大而无当的整体把握,动不动就把学生引向课外。现在的课堂,热闹的讨论场面多了,琅琅的读书声稀了,扎实的基础训练少了。经过两年多的课改,有些老师说,学生念错字用错字写错字以及写病句的现象比过去多了,语文基础不如以前的学生了。难怪有人问:如果是这样,课改还能叫成功吗? 三、学生语文能力好的更好,差的更差,走向两极分化 现在的课堂上,学生思维灵活了,发言踊跃了,学习气氛空前活跃。老师的少讲精讲,带来的是学生更多的表达机会。但总的来说,所谓面向全体仍然只是课程改革努力的方向。主要发言者仍然只是少数活跃分子,而一部分沉默内向者仍然少有表达自己的机会。细心的老师往往会发现,一节课发言的人次可能会有几十次,但发言的学生的面并不广。于是,那些主要发言者本来就很可能是老师眼中的“重点生”,同学眼中的语文学习“一等公民”,课改让他们更多的自我表现,这样他们自然也可能更努力地去学习语文,思考问题,以使自己表现更佳,赢得老师更多的青睐和同学更多的掌声;反之,那些寡言少语者,那些语文水平本来一般的同学,更觉得“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他们在课堂上大多数时间是在看别人的“表演”,自己也就不用准备,不想思考。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在课堂上的收获反不如以前,老师的灌输至少对大家都是平等的:都有一双耳朵,一支笔。现在老师讲得少了,别人说的对自己不一定有什么启发。这样下去就隐伏着一种危险:学生中语文能力好的更好,差的更差,走向两极分化,课程改革面向全体学生的目标可能就会落空。 两极分化的另外一种表现是城乡的两极分化。这次语文课程改革,虽说是面向全国,但客观上更适合于城市和中等以上发达地区,所以这些城市和地区课程改革成绩很大,效果明显。而对于许多农村地区来说,课程改革提出的理念、目标、建议和实现的条件,动听但不易做到,所以农村地区的不少课改者认为课程改革太理想主义。结果是他们以不变应万变,许多新的举措在他们那里都被简化并“消解”了。旧的被要求抛弃,新的又无法做到。这里就潜藏着另一种危险:城乡差别越拉越大,课程改革面向全国的目标就有可能落空。 四、延伸拓展与课堂教学结合得不自然,有人为做作之嫌 这次语文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是旗帜鲜明地提出加强语文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广大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大胆延伸,不断扩展,课堂教学不再囿于教科书所规定的内容,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调动学生生活体验和阅读经验,自觉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但我们也要看到,不少教师机械片面地理解语文学习的延伸拓展的思想,特别在一些公开课中,为了延伸而延伸,把课外延伸这一环节当成语文课堂改革中的一个招牌,担心如果哪一节课没有贴上这一标签,会被评课者判为不符合课改理念的陈旧课型。所以,一节课时间再紧,内容再多,必定安排哪怕三五分钟来一下“延伸拓展”,这导致许多延伸拓展都与本节课堂教学内容缺乏有机联系,缺少整合。这次课程改革所主张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延伸拓展,要求融合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和师生的每一个活动之中,而不是刻意地去做样子。而且,最主要的延伸拓展应该是学生的课外语文实践,即把课堂所学运用到生活中或在生活中印证课堂内容,而不是在时间非常有限的课堂上。拓展的本质是指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读写,而课堂主要精力仍然是深入理解和把握课文。课堂上老师总是带着学生尽情奔驰思想的野马,以吸引学生听课为惟一目的,甚至以为这才是学语文,这才是语文联系生活,这种理解是有偏颇的,不应该提倡。 五、课堂教学目标不明确,基础性的任务无法完成 过去的课堂教学,一般都预先设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案都围绕这一目标来展开,这当然有其合理性,学生至少可以一课有一得;但这也有不足的地方,如果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过于明确,过于单一,那么教师的作用就容易被强调得过分,学生的主动性将受到扼制,因为课堂教学的每一步都必须按照教师的预设来进行,不允许随机应变调整教学目标。所以人们批评过去的语文教学像表演,特别是一些公开课,老师简直是在背台词,学生也是根据课前排练按部就班举手发言,显得很“假”。这次课程改革要求语文课堂教学增加灵活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课堂教学,把主要的时间让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这就使课堂上不可预料的因素比以往大大增加,可能导致语文课堂的“失控”——即不能完全按预定计划进行教学而影响预设的教学目标,这就需要教师具备在课堂上进行“二度备课”的能力。这几年的公开课中,一节课听完了还弄不明白老师想在这节课上完成什么任务,达到什么目标。每节课应该有一定目标,但这个目标不能定得太高,学习任务不能太多。而所谓目标,根本上应立足于语文,即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背诵和积累名家名篇,接受一点真善美的教育。通过一节语文课的学习,如果能让学生实实在在认几个字,记几个词,学几个好句子,背诵一二优美段落,就可以说完成了语文课的“基础性任务”。 六、评价改革跟不上,成为制约语文课程改革的“瓶颈” 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评价建议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指导新一轮评价改革的纲领性内容。可惜一是不具体,没有语文的特点,语文评价改革的担子仍然落到各试验区头上。而各地情况千差万别,改革的积极性也有高有低。这就使得这次语文课程评价的改革收效甚微。评价中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非常普遍,即教师受训获得了一些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课堂教学也有一些新面貌,但临到评价时仍然是老办法,一张试卷定终身。评价改革跟不上的另一种情况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和升学的压力,考试选拔的功能并没有淡化,在新的社会压力面前,升学竞争甚至更加激烈,广大师生、家长不可能不重视考试分数。理论上可以说考试不等于评价,但学习在当前早已变成一种功利行为,学生考不好,成绩上不去,把课改说得再好也不会有吸引力。所以当语文课程改革开展得轰轰烈烈,而我们看到的却仍然是一张张试卷,一道道练习,感受到的仍然是那么沉重的升学竞争时,我们的笑容就会凝固。评价问题也确实不仅仅是语文课程能够解决的问题,甚至也不是仅仅是基础教育能够解决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