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分类 | 网站帮助 | 栏目导航 | 留言 | 会员中心 | 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语教学

初中新教材第二册综合训练题(一)

时间:2004-07-26  来源:中学语文资源网  作者:tang236  访问:

一、汉语知识及运用
1.常识填空:
①汉字,是记录______________的文字。它是一种______________相结合的独特的文字体系。______________是学好汉语汉文的第 一关。
②汉字从形体上可分为______________和合体字两大类。合体字中百分之 九十以上的属______________字。
③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______________的结合体,是构成词的______________。
④除普通话原有的常用词外,现代汉语词的来源还有______________、方 言词、社区词和______________等。
2.指出加点的词的词性,并写在括号内。
①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    )
②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    )
③这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    )
④我们迈入了二十一世纪。(    )
⑤千万朵花儿笑在春风里。(    )
⑥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
⑦首先是纬度。越往北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    )
⑧依照他的样子做。(    )
⑨莺雀的羽毛暗淡而缺少光彩。(    )
⑩我们所看到的最亮的星星是织女星。(    )
○11哎呀,美极了!真是美极了!(    )
○12乌鸦也呱呱地叫着回巢去了。(    )
3.补上成语所缺的字。
①____离____别    ②____欢____合    ③____ 花____草
④深____浅____    ⑤厚____薄____    ⑥说____道____
⑦兴高________    ⑧欢天________    ⑨________绘色
⑩好高____远      ○11再接再____      ○12破____沉舟
○13破镜重____      ○14按____就班      ○15貌____神离
4.补足成语下半部分。
①吃一堑,___________    ②一人得道,___________
③四体不勤,___________  ④只可意会,___________
5.叠字填空:
①_____玉立    ②_____私语    ③_____了事
④朝朝_____    ⑤白发_____    ⑥目光_____
6.成语接龙:
水落石出 出生入死 死不瞑目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7.在别字下划横线,并在括号里改正过来。
A.拾金不昧      如火如茶      娇生惯养      一脉相承(     )
B.一触即发      一发千均      一笔勾销      一毛不拔(    )
C.不计其数      五体投地      畅所欲言      迫不急待(    )
D.神采奕奕      鞠躬尽瘁      以身殉职      脍炽人口(    )
8.用下列形近字组词:
     沧________                   茶________
①                            ②
     沦________                   荼________
     戎________                   缀________
③                            ④
     戍________                   辍________
     辣________                   未________
⑤                            ⑥
     棘________                   末________
9.判断下列形声字的类型,将序号写在横线上。
①破  ②宵  ③故  ④斧  ⑤骑  ⑥辜  ⑦庭
⑧杠  ⑨哉  ⑩衷  ○11闻  ○12躯  ○13辩  ○14削
A.上形下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下形上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左形右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右形左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内形外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外形内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G.其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挑出加点词在文中运用的是本来意义的选项:(    )
A.庄稼像绿海里卷来的一道道浪头。
B.花儿谢了,向大地收回了那红裙绿衫。
C.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
D.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E.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F.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一旦把它们消灭干净,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
二、阅读:
(一)
这一天我不钓虾,东西也少吃。母亲很为难,没有法子想。到晚饭时候,外祖母也 终于觉察了,并且说我应当不高兴,他们太怠慢,是 待客的礼数里从来所没有的。吃饭之后,看
                            △△
过戏的少年们也都聚拢来了,高高兴兴的来讲戏 。只有我不开口:他们都叹息而且表同情。
                                                           △△
忽然间, 一个最聪明的双喜大悟似的提议了,他说,"大船?八叔的航船不是回来了么?"十几个别的 少年也大悟,立刻撺掇起来,说可以坐了这航船和我一同去。我高兴了。然而外祖母又怕都 是孩子们,不可靠;母亲又说是若叫大人一同去,他们白天全有工作,要他熬夜,是不合情 理的。在这迟疑之中,双喜可又看出底细来了,便又大声的说道,"我写包票!船又
                 △
大;迅哥儿向来不乱跑;我们又都是识水性的!"
11.解释词语。
礼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撺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在这迟疑"中的"这"指代_______;"他们太怠慢"中的" 他们"指_______,"他们都叹息……"中的"他们"指_______。
13."我"去赵庄看戏,一开始就遇到周折,在_______的帮助下, 首先解决了_______的问题,接着他又指出了三条理由:A. _______;B. _______;C. _______。并用"_______"的话作了保证,才解除了外祖母的担 心,争取到看戏的机会。从小伙伴处理这件事的过程,表现了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根据上题的有关内容,简要概括本段文字所写的主要事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本段文字写到的人物较多,但作者写得很有分寸,个性鲜明,又表现了人物各自的身份 和性格。
A."我"因为______________,所以"不钓虾""东西也少吃",这实际 上是小孩"装模作样",把心中的______________表现出来给_____________________看。
B."母亲很为难",是因为母亲既不能______________, 又不能______________。"上""下"都要顾着。
16.从转述的外祖母的语言中可以看出,她的话很受尊重,这是因为她是一家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作者写一群孩子们,注意既写大伙儿,又重点突出个别人物__________,这是写群体常用的方法,即_______________法。
(二)
秋  叶
一场风雨后,街旁的树下就落了一层叶子。
这是故乡的初秋,叶子也该是些早熟的叶子,从湛蓝旷远的天空悠然飘落,百转千回之后遗落于地,并没有什么生命遗失的痉挛和苦痛的挣扎,一如它们生时的超脱、潇洒和平静。
这是秋叶生命的涅槃。
由生到死,由死回生,它们附着于树,是为了丰富母体,并不是做寄生虫,一味索取,不知 奉献。而它们成熟后离开母体也只是一种使命的完成。
用不着唱赞歌,只需那一场风一场雨,秋叶便可于风雨中飘飘落下。
这是自然之秋徐徐拉开的序幕,把广阔天地作背景,把生命飞旋成这大舞台上最真实的道具 。
树叶可为演员,而人却并非戏子,再好的戏剧于他们也只是戏剧。然而他们是被这壮观的落 叶场面吸引了,他们观摩着这大自然最好的舞剧,感到心神俱清俱纯。
一个远来的游子,被这舞剧所表演出的热爱生命的主题而深深感动。他拾起一片落叶久久看 着,看着,直到自己的身心也被那红得透明的秋叶点燃,发出劈劈啪啪的燃烧声。
游子于寂寞无声的街道上走了。那身影在白杨萧萧的原野上越来越小,最后,终于也走成一 枚秋叶,镶在了故乡初秋的风景里。
18.给加点的字注音。
涅槃________    萧萧________    镶________    痉挛________
19.第4段使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20.产生"生命遗失的痉挛和苦痛的挣扎"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叶的生生死死是怎样丰富母体的?
①生:装扮母体,并为母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死:a.飘落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
b.飘落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为什么人们看到"壮观的落叶场面"会"感到心神俱清俱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直到自己的身心也被那红得透明的秋叶点燃,发出劈劈啪啪的燃烧声"这句话的含义 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游子把自己"走成一枚秋叶"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天然气
现代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是一刻也离不开能源的。当今世界的能源供给,主要来源于煤、石油 、天然气等燃料的燃烧。(    ),煤、石油、天然气(    )是重要的燃料,(    )是宝贵的 化工原料,从中可以炼制出数量巨大、品种繁多的化工产品,例如化肥、塑料、橡胶、合成 纤维、染料、涂料、药品等。
天然气是蕴藏在地层内的可燃性气体。它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一般含甲烷的量可达80%~97 %(体积百分比)。甲烷都是植物残体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分解而成的。甲烷是没有颜色、没 有气味的气体。它极难溶解于水,所以可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在集气瓶里。纯净的甲烷在空气里能安静地燃烧,甲烷燃烧时火焰明亮呈浅蓝色,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
点燃甲烷和氧气(或空气)的混合物会发生爆炸。因此,在煤矿的矿井里必 须采取通风、严禁烟火等安全措施,以防发生爆炸事故。
天然气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气体矿物燃料。天然气作为燃料的优点是发热量高、无灰、少 污染。天然气不仅是优良的气体燃料,还可以用作制取炭墨和化肥的原料。
我国农村把秸杆、杂草、树叶等废弃物质放在密闭的沼气池中发酵,经过几天后,就有甲烷 生成。沼气生产不仅解决农村的燃料问题,改善农村的环境卫生,还能提高农家肥料的质量 。我国农村发展沼气生产受到国际上的关注和肯定。
25.给加点的字注音:
①发酵(        )    ②纤维(        )
26.文中三个括号里应依次填入的关联词语是(    )
A.但是  不仅  而且    B.因此  既    又
C.虽然  不只  但也    D.可是  不仅  而且
27.指出甲烷的几个特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天然气"是优良的气体燃料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用文中的话回答,为什么"把秸杆、杂草、树叶等废弃物质放在密闭的沼气池中发酵, 经过几天后,就有甲烷生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我国农村发展沼气生产受到国际上的关注和肯定"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文中两个画线处都是讲甲烷的燃烧,一处说"能安静地燃烧",另一处却说"会发生爆 炸",前后是否矛盾?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第二段说到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时用了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33.从生存和发展的角度,各举一例来说明"现代化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是一刻也离不开能源 的"。
①生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最后一课
我们依旧的摇铃上课。
我授课的地方,在楼下临街的一个课室,站在讲台上可以望得见街。
学生们不到的人很少。
"今天的事,"我说道,"你们都已经知道了罢,"学生们都点点头。"我们已经议决,一 看到一个日本兵或一面日本旗经过校门,立刻便停课,并且立即将学校关闭结束。"
学生们的脸上都显现着(    )的神色,坐得挺直的,但没有一句话。
"但是我这一门功课还要照常的讲下去,一分一秒钟也不停顿,直到看见了一个日本兵或一 面日本旗为止。"
我不荒废一秒钟的工夫,开始照常的讲下去。学生们照常的笔记着,默默无声的。
这一课似乎讲得格外的亲切,格外的清朗,语音里自己觉得有点异样;似带着坚毅的决心, 最后的沉着;像殉难者的最后的晚餐,像冲锋前的士兵们上了刺刀,"引满待发"。
然而(    )、安详、没有一丝的紧张的神色。该来的事变,一定会来的。一切都已准备好。 
谁都明白这"最后一课"的意义。我愿意讲得愈多愈好;学生们愿意笔记得愈多愈好。
讲下去,讲下去,讲下去。恨不得把所有的应该讲授的东西,统统在这一课里讲完了它;学 生们也沙沙的不停的在抄记着。心无旁用,笔不停挥。
别的十几个课室里也都是这样的情形。
对于要"辞别"的,要"离开"的东西,觉得格外的眷恋。黑板显得格外的光亮,粉笔是分 外的白而柔软适用,小小的课桌,觉得十分的可爱;学生们靠在课椅的扶手上,抚摩着,也 觉得十分的难分难舍。那晨夕与共的椅子,曾经在扶手上面用钢笔、铅笔或铅笔刀,有意识 或无意识的涂写着,刻画着许多字或句的,如何舍得一旦离别了呢!
街上依然的平滑光鲜,小贩们不时的走过,太阳光很有精神的晒着。
我的表在衣袋里嘀嘀的嗒嗒的走着,那声音仿佛听得见。
没有伤感,没有悲哀,只有坚定的决心,沉毅异常的在等待着,等待着最后一刻的到来。
远远的有沉重的车轮辗地的声音可听到。
几分钟后,有几辆满载着日本兵的军用车,经过校门口,由东向西,徐徐的走过,当头一面 旭日旗,血红的一个圆圈,在迎风飘荡着。
时间是上午十时三十分。
我一眼看见了这些车子走过去,立刻挺直了身体,作着立正的姿势,(    )的阖上了书本, 以(    )的口气宣布道:
"现在下课!"
学生们一致的立了起来,默默的不说一句话;有几个女生似在低低的啜泣着。
没有一个学生有什么要问的,没有迟疑、没有踌躇、没有彷徨、没有顾虑。个个人都已决定 了应该怎么办,应该向哪一个方面走去。
赤热的心,像钢铁铸成似的坚固,像走着鹅步的仪仗队似的一致。
从来没有那末无纷纭的一致的坚决过,从校长到工役。
这样的,光荣的国立暨南大学在上海暂时结束了她的生命,默默的在忙着迁校的工作。
那些喧哗的慷慨激昂的东西们,却在忙碌的打算着怎样维持他们的学校,借口于学生们的学 业、校产的保全与教职员们的生活问题。
34.下列给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殉难    啜泣    踌躇    彷徨
A.xùn chuò chóu chú páng 
B.xún chuò chóu chù páng
C.xùn zhuì chóu chú páng 
D.xùn chuò chóu chù páng 
35.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依次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
①像殉难者的最后的晚餐,像冲锋前的士兵们上了刺刀,"引满待发"。
②讲下去,讲下去,讲下去。
③没有一个学生有什么要问的,没有迟疑、没有踌躇、没有彷徨、没有顾虑。
A.比喻  排比  排比    B.排比  反复  对比
C.比喻  排比  反复    D.比喻  反复  排比
36.比较下列各组句子,说一说哪一句表达效果好?为什么?
     A.学生们照常的笔记着,默默无声的。

     B.学生们照常默默无声的笔记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黑板显得格外的光亮,粉笔是分外的白而柔软适用,小小的课桌,觉得
②     十分的可爱。
     B.黑板显得格外的光亮,粉笔是格外的白而柔软适用,小小的课桌,觉得
       格外的可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那晨夕与共的椅子,曾经在扶手上面用钢笔、铅笔或铅笔刀,有意识或
③     无意识的涂写着,刻画着许多字或句的,真舍不得一旦离别呀!
     B.那晨夕与共的椅子,曾经 在扶手上面用钢笔、铅笔或铅笔刀,有意识或
       无意识的涂写着,刻画着许多字或句的 ,如何舍得一旦离别了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谁都明白这'最后一课'的意义。我愿意讲得愈多愈好;学生们愿意笔记得愈多愈好 。"有关这句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每个学生都明白,上完这节课可能就要长久地离开校园、离开教室,甚至可能永远不回来 了。
B.每个学生都希望在这最后一课里多学一点知识,因为知识是最宝贵的财富。
C.每个学生都格外地珍惜这最后的校园求知的机会。
D.每个学生都明白,在这最后一课上,老师定会讲些很重要的知识,惟恐漏掉,所以他们愿 意笔记记得愈多愈好。
38.给文中"(    )"处依次选择词语,正确的是:(    )
A.坚毅  镇定  坚决  沉毅      B.坚毅  镇定  沉毅  坚决
C.坚毅  坚决  镇定  沉毅      D.沉毅  镇定  坚毅  坚决
39."我的表在衣袋里嘀嘀的嗒嗒的走着,那声音仿佛听得见。"如何理解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学生们一致的立了起来,默默的不说一句话;有几个女生似在低低的啜泣着",对这 句话理解正确的选项有:(    )
A."学生们默默的不说一句话"是因为他们内心深处非常悲痛。
B.有几个女生由于极度悲痛而小声地哭起来。
C.有几个学生像女生似的低声地哭起来。
D.有几个学生像女生一样,低下头大声痛哭起来。
三、写作:
写作Ⅰ
李小明在学校运动场上捡到一个黑色小包,里面有五把钥匙的绿色工艺串,12.8元的餐票, 23元现金,还有《繁星·春水》、《读写天地》等几本课外读物,请你代李小明写一份"招 领启事"。
写作Ⅱ
那段开心日子
生活中有快乐,只要你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只要你用心去感受、体验,你会发现快乐是永 不枯竭的源泉。写出你的快乐,让周围的人都来分享它。

 

 

 

 

 


参考答案
1.①汉民族语言  音形义  学好汉字  ②独体字  形声字  ③语音语义  主要单位  ④文言 词  外来词  2.①动词  ②名词  ③形容词  ④数词  ⑤量词  ⑥代词  ⑦副词  ⑧介词   ⑨连词  ⑩助词  ○11叹词  ○12拟声词  3.①生死  ②悲离  ③奇异  ④入出  ⑤ 此 彼  ⑥长短  ⑦采烈  ⑧喜地  ⑨绘声  ⑩务(骛)  ○11厉  ○12釜  ○13圆   ○14部  ○15合  4.①长一智  ②鸡犬升天  ③五谷不分  ④不可言传  5.①亭亭   ②窃窃  ③草草  ④暮暮  ⑤苍苍  ⑥炯炯  6.目瞪口呆  呆若木鸡  鸡毛蒜皮  7.A荼  B .钧  C及  D炙  8.①沧海  沦落  ②茶水  如火如荼  ③戎马生涯  戍守  ④后缀  辍学   ⑤辣椒  荆棘  ⑥未来  末尾  9.A②  B④  C①⑤⑧○12  D③⑥  E○11○13   F⑦⑩○14  G⑨  10.D  11.礼节  劝诱、怂恿  12.外祖母和母亲的担心、顾虑  外 祖母家里的其他人  双喜等孩子  13.双喜  船  A船大  B.迅哥儿向来不乱跑  C.我们都是 识水性的  写 包票  热情  聪明  能干  14.双喜帮"我"解决了看戏的问题  15.A没能去看戏  不快(或 不悦)  大人们  B.让孩子不高兴  惹外祖母生气  16.长者和权威  17.双喜  点面结合  1 8.niè  pán  xiāo  xiāng  jīng  luán  19.比喻、拟人  20.贪 图名利权位,畏惧死亡  21.①合成养料  ②a形成北美风景,辉煌了母体·b.变成养料, 滋养了母体  22.人们被落叶超脱潇洒的精神感动,心中产生了圣洁崇高的感情,荡涤了私 心杂念。  23.游子被秋叶超脱潇洒的奉献精神强烈震撼,并把秋叶精神融进了自己的情感 中。  24.已把秋叶的精神变成自己的行动  25.①jiào  ②xiān  26.A  27.①没 有颜色;②没有气味;③极难溶解于水。  28.发热量高、无灰、少污染  29.甲烷都是…… 而成的  30.沼气生产……肥料的质量  31.不矛盾,能安静燃烧的是纯净的甲烷,会发生爆 炸的是甲烷和氧气(或空气)的混合物。  32.列数字  33.①生活中做饭,需要柴草、煤、天 然气、电能……②工业生产,电能、核能等  34.A  35.D  36.①A效果好,它运用了倒装, 强调了学生们此刻严肃的心情和课堂安静的气氛。  ②A效果好,"格外""分外""十分 "避免了词语的重复。  ③B效果好。反问句语气更强烈。  37.D  38.B  39.作者的口袋里 怀表的声音来反衬当时的课堂的寂静无声与严肃悲壮的气氛。  40.AB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盘点回顾:十年教师节备受瞩目的“关键词”
盘点回顾:十年教师节
第16届全国推普宣传周:推广普通话 共筑中国梦
第16届全国推普宣传周
第29个教师节特刊:我是老师
第29个教师节特刊:我
一张民国毕业证引网友围观,被指最豪华导师阵容
一张民国毕业证引网友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本栏目上一篇文章
本栏目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