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分类 | 网站帮助 | 栏目导航 | 留言 | 会员中心 | 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语教学

平中见奇感人肺腑──《幼学纪事》评析

时间:2004-12-27  来源:中学语文资源网  作者:谢星村  访问:
幼学纪事》是一篇回忆性的叙事散文。作者于是之是我国著名的话剧和电影表演艺术家。他以高深的艺术修养和精湛的表演才能,在舞台和银幕上给观众留下了一个个令人难忘的动人形象。在这篇“纪事”中,作者回忆了自己早年艰苦的求学经历,他那曲折坎坷的人生和艺术道路,给人以启迪和教育,增进了我们对这位表演艺术家的了解,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叙事散文,侧重点是写人记事。而对自传性的“纪事”,更要求选材必须是真人真事。这篇散文围绕中心──表现作者艰苦求学生活的经历,选取的材料既典型,又有根据,真实可信。

全文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先交代作者幼年的生活环境──一个两代没有文化的家庭;一个住着像老郝叔一样贫穷人家的大杂院。祖母和母亲“一字不识”,“压根儿就没有名字”,连皇历也看不懂;邻居老郝叔是个拉洋车的,孩子多,拉了饥荒,家里穷得连张桌子也没有,炕上只有一张席。他们都是这样普普通通的穷苦老百姓,但具有淳朴、憨厚、善良的劳动人民的本色。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使“我”从小受到耳濡目染,在童年时期就接受了探索人生的启蒙教育。祖母、母亲和老郝叔,成了“我”最早的启蒙老师。

第二部分,写“我”在上小学时遇到的两位好老师。一个是“眼睛近视得很厉害而又不戴眼镜的老师”,他“或者是一位诗人,或者是一位革命者”;还有一位是美术老师卫天霖先生,他是一位大画家。“我”从他们那里开始学读诗,学画画,接触文学的熏陶感染,为日后走上艺术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我”也从老师身上发现了“平凡”的深刻蕴意,懂得了人的真正价值。尽管有的老师的名字竟记不起来了,但老师对“我”的影响是深远的,“我”对老师的敬佩与怀念之情也是长在的。

第三部分,着重写“我”辍学前的艰难生活。书读不下去了,亲戚的援助也解决不了根本的生计问题,家庭生活日趋贫困,“我”的求学道路遇到挫折。

第四部分,写“我”在边做事边求学的过程中,刻苦勤奋、自强不息的学习毅力,并对学识渊博的孙教授、顾教授等“良师”作了高度评价,对真诚帮助过“我”的“挚友”表示衷心的感激。

全文涉及的人是真人,有名姓可考;事,是真事,全是作者的亲身经历,有据可查;情,是真情,全是作者发自内心的由衷之情。这就是本文选材上的特点。从美学角度看,这篇散文的“美”,首先在于它选材的“真”。

散文的重要特点是形散神不散。《幼学纪事》的材料从表面来看也有些散,写了六七个人物,却没有集中刻画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写了不少事情,也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就以着墨较多的美术教师卫先生来说,作者只抓住他进行美术教学、在动乱的年代里挨批判以及为先生举办画展这几个侧面来写,写他如何教学生画铅笔画,画炭笔画,画水彩画;如何教学生进行静物描摹和户外写生,如何在首都剧场附近看到揭露先生“罪状”的印刷品,最后如何在美术馆举办的先生画展的自画像前,发现了老师是个艺术造诣极深的大画家等片断。再如,写我“辍学”后的生活经历,只着重写了“一押二当三卖”这件典型事情,并没有展开更多的具体的生活情节。但细细想来,这些人物和事件无一不是和表现中心紧密相连的,作品表现“我”虽环境艰苦,但求学心切,对老师和朋友充满崇敬、怀念之情,这个主题明确而集中,材料为中心服务,此所谓“形散而神不散”。

本文从作者的童年写到十五六岁,时间的跨度长,材料的容量大,但经过作者精心构思和布局,作到了剪裁得当,繁简适宜,使文章的重点突出。全文从纵的方面看,以时间的先后为顺序,按照上学──辍学──边做事边求学这几个阶段依次叙述回忆;从横的方面看,把我受艰苦生活环境的磨练,求学的曲折经历,对知识的渴求,对文学的酷爱,对良师益友的怀念等材料有机的联系在一起,纵横交错,脉络分明。

本文在表达方式上,以叙述为主,还综合运用了抒情、说明、描写、议论等多种方法。例如写老郝叔作古后,作者用饱蘸感情的笔墨写道,“他无碑、无墓,所有的辛劳都化为汗水,洒在马路和胡同的土地上,即刻也就化为乌有”,这段抒情文字既是对老郝叔平凡勤劳一生的崇高评价,也是对他表达怀念之情的最好祭悼。再如写“我”听大学教授讲古典诗词的感受时,是这样写的:“多么美呀,多么精巧啊,我们祖国的语言!每一个字,每一个音节,都是一个可爱的小精灵,只要你调度得当,它就能把你心里的最细微的情绪表达出来!”如果作者不是陶醉于对文学的酷爱之中,哪里能写出这样优美的抒情文字来!在叙述家庭的贫困境况时,作者详细地介绍了“一押二当三卖”的具体内容,其中说到一天的生活费用,“计:棒子面一斤,青菜若干,剩下的买些油盐。”这是再质朴不过的说明了。再如描写孔德小学的眼睛近视的那位老师时,作者用了白描手法:“他屋里哪儿都是书”,“需要把诗集贴近鼻尖才能读得出”,“他的声音不洪亮,也无手势,读得很慢,却很动人”。寥寥数句,就勾勒出一位知识渊博、才学出众的教师形象,使我们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叙述美术教师卫先生时,最后写道“我只觉得他曾是一位默默的播种者,他曾在孩子们的心里播下了美的种子。而美育,我以为,对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这里既有抒情成分,而更重要的是议论。作者对卫先生平凡无私的奉献发表看法,从理论高度上给予总结和肯定;同时,对先生的尊敬、仰慕之情也洋溢于字里行间。在叙述我辍学后想找点事做、等待回音时,写“母子两个茫茫然地等待,等着一个谁也不愿多想的茫茫然的未来。”烘托出作者对前途渺茫、未来茫然的失望惆怅之情。在写“我”学画画、问家里人要钱买铅笔以及在学校里让学友们帮忙找空座位的情节片段时,完全用的是儿童的口吻和语调,把小孩子的心理活动刻画得细腻入微、形象逼真。总之,这篇文章以叙为主,叙中有议,议中有情,情中有理。好似行云流水,放得开,收得拢,自由活泼,灵活多变,实为散文之中的佳作。

散文讲究语言美,或平定,或绮丽,都能给人美感。这篇文章的语言别具一格,具有平中见奇、幽默诙谐的特色。你看,把一个不到三年级程度的小学生写的“请会”通知,说成是“发表了的”“为人生的文学”,多么诙谐可笑。“我的画画满了绿树、绿蔓、绿叶、绿茎,简直是绿的不可开交,一塌糊涂”,这些语句又是何等的幽默风趣!“谁知这时候卫先生正站在我身后看,我扭头看见他,笑了;他看着我和我的那幅绿色作品,也笑了,而且还称赞了我。”语言明白如话,如叙家常,一个小孩子潜心学画的天真神态,师生之间关系的融洽和感情交流,都在这里一览无余。有些话还蕴含着哲理:“大家在那个动乱的年代里,都学会了一种本事,就是能够在通篇辱骂的文学里看出一个人的真正价值来。”这话值得咀嚼品味。更多的语言则是幽默与辛酸杂揉在一起,使你分不清是想笑还是该哭。例如十五岁以前,“我受到的就是这么一种‘集体培养’”,“子承母业,去当当”,“我和母亲的一间小屋里可就渐渐地显露出空旷来”,“把窝头带进法兰西文学的殿堂,已经很不协调,更何况……于是这厕所便成了我的餐厅”,读着这样的文字,你心中涌起的是什么感情,是揶揄调侃的笑声,还是苦涩辛酸的泪水,是幽默的诙谐,还是同情的愤激,一下子很难说得清,只觉得“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歌德说过:“没有情感,也就不存在真正的艺术”。文章的字里行间,都充溢着作者的爱与恨,欢乐与痛苦。例如:“我那时常生做贼之感,觉得自己是一个偷窃知识的人”,上夜校,对我“简直是个天赐的机缘”,这些语言饱含着作者的真情实感与独特感受。再如,“我”上大学时,带的是“窝头小菜”,下课后,步行回家,边走路边诵读,这一段平实的记叙语言,表现了作者如痴似迷、酷爱知识,苦中寻乐、以苦为乐的浓烈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读来感人肺腑。

此外,文章还运用了各种修辞手法。有比喻:把夜校比做“法兰西文学的殿堂”;有对比,上课时,我竟仿佛觉得自己已近“雅人”,但是,在课前和课后,我却不能不继续过我的“俗人”的生活;有引用:“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全文语言豁达,简洁明快,亲切自然,大有“清水出芙蓉,天然雕饰”之感。

读完这篇作品,我们觉得它宛如一个未着脂粉的少女,伫立在读者面前,显得格外清新灵秀,楚楚动人。使我们享受到一种淳朴的美,真挚的爱,于平实中见真情,发人深思,引人遐想。

作者的求学经历是痛苦去而曲折的,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是“恶劣的政治制度”。如今,这样的历史悲剧已经结束了。教学本文时,应引导学生加倍珍惜当今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让今日的青年人从作品回忆的往事中受到熏陶感染,受到启迪教育,思考该怎样生活,如何作人。不讲精神文明、文化愚昧落后的悲剧再也不能重演了,让我们懂得“书这种东西的宝贵”,不再“胡乱地生长”吧!

著名作家周立波说:“举凡国际、国内的大事,社会家庭的细故,掀天之浪,一物之微,自己的一段经历,一丝感触,一撮悲欢,一星冥想,往日的凄惶,今朝的欢乐,都可以移于纸上,贡献读者”。《幼学纪事》就是最好的体现。它以深刻的思想内涵与巨大的艺术魅力赢得了读者的喜爱,不愧是散文园地中的一株奇葩。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盘点回顾:十年教师节备受瞩目的“关键词”
盘点回顾:十年教师节
第16届全国推普宣传周:推广普通话 共筑中国梦
第16届全国推普宣传周
第29个教师节特刊:我是老师
第29个教师节特刊:我
一张民国毕业证引网友围观,被指最豪华导师阵容
一张民国毕业证引网友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本栏目上一篇文章
本栏目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