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分类 | 网站帮助 | 栏目导航 | 留言 | 会员中心 | 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语教学

“人学”小说——《阿Q正传》

时间:2004-12-21  来源:中学语文资源网  作者:anddgjc  访问:
李国文先生在一篇文章中谈道:鲁迅,《阿Q正传》和阿Q这个人物形象,是一百年来爱好文学者提及的出现频率密度最高的三个词语。真正回顾“五四”以来的作品,很少有超过“阿Q”这个形象更加栩栩如生,更加深入人心的,即使是外国朋友或现代中国人也疑心自己是否有点“阿Q”。

他真诚期盼二十一世纪,仍有《阿Q正传》这部小说,但不再有阿Q精神的中国人。这当然指的是阿Q那丑陋的国民性。

愿望当然是很好的,但阿Q形象已不再是中国的了,它已成为了世界文学画廊中的一颗明星了。只要有竞争的社会,有竞争的人群,便必然有“阿Q”,有阿Q精神,这便是鲁迅为我们创造的这个不朽的小说——《阿Q正传》和阿Q。

《阿Q正传》是鲁迅小说中最著名的一篇,是以   为背景,塑造了一个人见人“比”(比别人、比自己)的阿Q的农民形象。《阿Q正传》是一部“人学”小说,“阿Q精神”,实际上是人面临生存困境,生存压力,生存竞争而表现出来的自我释放,自我安慰,自寻“有趣”的一种精神,凭心而言,这种精神无可厚非,当然特定的时候有其特定的含义《阿Q正传》及阿Q至今读来仍然余味无穷,其意义也在于此。

张梦阳先生也说:“《阿Q正传》是“鲁迅人学”的艺术结晶,绝非阶级论的产物。”便充分证明了以上所述。

他说:“《阿Q正传》这样伟大的作品,之所以耐得住多少研究家的无穷解读,就在于这些作品绝非那种短视作家从无功利出发写出的只是短期的浅薄之作,一旦功效过去即‘味如嚼蜡’,无可品鉴。”这也说明了《阿Q正传》之所以在现今乃至将来也会有无穷读者追随的原因。《阿Q正传》虽然对阶级和阶级矛盾进行了真实的反映,但实质上也是反映了当时如阿Q、小D、瑚等人所生存的困境的(如实反映),阿Q等人同处于一个阶层,但也有生存困境,与阶级压迫显然是靠不上边的,而鲁迅实际上也对他们采用尖刻地批评;鲁迅的不少作品中也刻画了不少的“看客”,实质上也是上升到“人学”的观点上来批判的,批判这些人在面临困境是并没有真正去寻求出路,而是嘲笑甚至打击还不如自己的人。这便是作品所表现的深刻之处。

阿Q最突出的特点是精神上的胜利法,这一概括是鲁迅独创的,但已不属于他个人所有,他概括的是全民的“劣根性”,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作家有这样精警地概括,更没有塑造出一个个如阿Q般活生生的典型,即使是堂•吉诃德、哈姆雷特、奥勃洛摩夫等几个屈指可数的艺术形象可与之相提并论。这是鲁迅在“人类心灵方面的新发现”,大大推进了人类对自己普遍弱点的认识,也是对世界人学和文学宝库的独特贡献。小说现在已有四十多种译本,阿Q永远也是世界文学的不朽典型。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盘点回顾:十年教师节备受瞩目的“关键词”
盘点回顾:十年教师节
第16届全国推普宣传周:推广普通话 共筑中国梦
第16届全国推普宣传周
第29个教师节特刊:我是老师
第29个教师节特刊:我
一张民国毕业证引网友围观,被指最豪华导师阵容
一张民国毕业证引网友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本栏目上一篇文章
本栏目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