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积累和运用(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 ) A、畸(qí)形 喝(hè)彩 挑衅(xìn) B、感慨(gǎi) 愚昧(wèi) 模(mó)仿 C、供给(jǐ) 迸裂(bèng) 裨(bì)益 D、绚丽(xuàn) 热忱(chén) 喷泉(pè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 ( ) A、渲染 诡密 徇私枉法 B、隔膜 璀璨 招事搬非 C、端详 赃款 巧妙绝纶 D、葱茏 讹诈 相提并论 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2分) ( ) (1)这篇小说以 的立意、 的构思、明快的语言吸引了读者。 (2)这个简单的 主要是测试人的 速度。 A、新颖 特别 实验 反映 B、新颖 独特 实验 反应 C、新鲜 独特 试验 反应 D、新鲜 特别 试验 反映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 A、我们并不否认这部小说没有某些不尽如人意之处,但总体上是成功的。 B、学校实施愉快教育后,学生的学习热情有了明显的进步。 C、在会议上,校长虚心接受和听取了老师同学们的批评,并表示要及时整改。 D、学习语文,除了要扩大阅读量,课内外多练习写作外,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十分重要。 5.发挥想象,仿写句子(含修辞手法、句子特点等)(3分) 童年是一个谜,混沌初开,稚嫩好奇;少年是一幅画,色彩绚丽,浪漫天真;青年是 。 6.1992年6月,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倪萍与日本影视歌明星翁倩玉在北京同台主持“中日友好歌会”擂台赛,比赛将通过卫星向中日两国观众现场直播。将首先发言的倪萍坚持要修改导演写的第一句台词。台词原文是:亲爱的日本朋友,你们好,首先我代表中国人民在这里给你们鞠躬了。 请你从“得体”的角度考虑,为倪萍重写这一句台词,不超过40字。(3分) 7.默写或按要求填写诗文名句。(6分) (1)竹外桃花三两枝, , (2) ,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3)写出你所熟悉的能体现古代仁人志士以天下为己任胸怀的诗文名句两到三句: (4)同是写雪景,唐代岑参的“ , ”;以春花喻雪花;而毛 泽东的“ , ”则以巨兽喻高原雪景,突出动感和气势。 二、现代文阅读(42分) (一)读下面的文字,回答8—10题:(10分)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8.为什么听到钟声、号声,韩麦尔先生生“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一句表达了我什么样的感情?㈠分) 答: 9。“法兰西万岁”这个句子表达了人物什么样的感情?(4分) 答: 10,这段文字主要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刻画人物的?(2分)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1—14题;(14分) 峭壁上的树 是为了摆脱那饥寒交迫的日子,你才无可奈何地跳下悬崖?是为了免遭那被俘的耻辱,弹尽 粮绝之后你才义无反顾地投落这峭壁? 那一天你确实跳下来了,像俯冲蛇猎的雄鹰!像划破静夜的流星。然而,你并没有死,—道峭崖壁缝救助了你,一捧贫的泥土养育了你;生根、发芽、长叶……从此,你就在这里安家落户。日日夜夜,年年岁岁,终于顽强地活了下来,长成一簇令人刮目的风景。这便是故乡那座大山的悬崖峭壁上的一操摇曳在我记忆中三十年之久的酸枣树。 它高不足尺,叶疏花迟。云缠它,雾迷它,雨抽它,风摧它.霜欺雪压,雷电轰顶。然而,酸枣树并没有被征服,它不低头,不让步,于数不尽的反击和怒号中。炼就了一身铮铮铁骨,凝聚了一腔朗朗硬气。 一次次,它在风雨中抗争呐喊;—回回,它把云雾撕扯砹碎片;它以威严逼迫稻雪乖乖地逃遁;它以刚毅驱逐雷电远避他方…… 它明知道自己成不了栋梁高树,却还是努力地生长;它明知道自己不可能荫庇四邻,却还是努力地茂盛着,不像山前的桃树,山后的梨树,一个个娇生惯养让人伺候、抚慰,动辄就使性子给点颜色瞧瞧。也不像贪图热闹的杨树柳树们,一个个占据了水肥土美的好地方,便忘乎所以地摆着弄姿,轻飘飘只知炫耀自己:酸枣树默默地兀立着,不鄙位卑,不薄弱小,不惧孤独:与春天紧紧握手,与日月亲叨交谈,天光地色,尽纳尽吮。从不需要谁的特别关照与爱抚,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长成了那堵峭壁上的生命,让人领略那旗动人的风采。它真诚而没有嫉妒.它纯朴而从不贪婪;抬手向路人致意问候,俯着向胜利者恭贺祝福。 那一年秋天,于不知不觉中,它竟结出一粒小小的酸枣。只有一粒,而且几乎小得为人们所不见。 那酸枣是春光秋色日月星辰的馈赠.是—片浓缩的丹霞霓云。亮亮的,红红的,像玛瑙,像珍珠,像一团燃烧的火焰,像那万仞峭壁的灵魂:见到它果实的那一刻,我陡地生出一个奇怪的想法:小酸枣或许正是那颗酸枣树苦修苦熬数十年而得到的一颗心吧!有了它,它便会有梦,使会更加热烈地拥抱世界! 11.文章首段中的“你”指的是什么?文章从第二段起改用第三人称“它”来叙写,在表达上与“你” 有何变化?(4分) 答:(1) (2) 12.文章从哪些方面写酸枣树的生长环境?从中写出了酸枣树什么样的品格?(4分) 答:(1) (2) 13.从第五段中找出具体体现“不鄙位卑,不薄弱小”的语句。(2分) 答: 14.文章把酸枣树结出的一颗果实比喻为“万倾峭壁的灵魂”,这含义是什么?又把它比喻为“一颗心”,含义是什么?(4分) 答:(1) (2)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5—18题。(12分) 21世纪人类“种”出石油 ①据科学家粗略估算,全球绿色植物每年产生的碳氢化合物可达300亿吨以上,只要将这些植物进行高压、高温加工,就能够制造出和石油成分相近的产物。目前,全球绿色植物储存的能量,大约相当于8万亿吨煤或800亿吨石油。可以说,植物是一座巨大的储油库。 ②科学家研究发现,可用于制战石油的植物品种很多。不少乔木、灌木、海藻等都含有极为可观的天然炼油物质。美国科学家选用了千余种最富生产能力的水藻进行实验。从其体内提取类脂化合物以比学的方法进行处理.从而转换成汽油和柴油。前苏联的科学家经过引导性的实验进一步证实,从锯末中也可以提炼出人造石油,这种植物能源比传统的石油和燃煤具有更多的优越性。首先,它便于就地生产利用,省却了远距离输送,因而成本比较低廉;其次,植物能源在燃烧过程中,一般不会形成有害物质,它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也易于被植物吸收,对保护生态环境非常有利。 ③众所周知,石油是由多种碳氢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许多植物也可直接产生碳氢化合物。倘若能够以适当的方法把这些碳氢化合物提取出来,我们就可以得到所谓的“绿色石油”。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国的卡尔文教授,在一个人工石油植物种植园,种植了一种名为“尤加利”的树木。这种树木的茎和种子中均含有这种可燃物质。1000平方米土地每年产5桶“绿色石油”,每桶成本仅20美元,而当时每桶石油的价格是30美元:他的成功,推动了全球的石油植物研究。 ①此后,美国另一位科学家艾迪逊在研究橡胶树的同时,发现自然界中有许多能产生“石油”的树木,这无疑比专门研究培养能提取碳氢化合物的植物更为经济,科学家们的注意力于是转向了天然植物。据统汁,迄今为止已经发现几千种植物中都含有类似石油成分的物质。 ⑤巴西有一种豆科植物.名为“苦配巴香胶树”。此树高数10米,粗约1米,在其树干上钻一个小洞,过不了多久,就会有一种油状物源源不断地流淌出来。更神奇的是,这种油状物可以直接用于柴油机。据估算,1万平方米土地上的“苦配巴”每年可以生产50桶这种柴油。 ⑥此外,澳大利亚的高冠树,我国海南岛热带森林中的油楠树,西班牙的大戟科草本植物,东南亚一带的银合欢树和北美及墨西哥的银胶菊等,都是很有发展潜力的能源植物。 ⑦资料表明,美国现已拥有一个上百万平方米的能源植物速生林,英国也已批准兴建一个石油植物园,瑞士已经制订出一个利用植物石油取代全国半数石油消耗量的计划。可以说,用不了多久,人类将“种”出大量的石油。 15.说说你对文题中“种”一词的理解并举出一例来证明。(3分) 答: 16.结合全文理解,为何称种檀的“石油”为“绿色石油”?(3分) 答: 17.试分别概括文章④⑤⑥段的内容要点。(3分) (1)第④段; (2)第⑤段: (3)第⑥段: 18,试列出本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三种并举例说明。(3分) 答:(1) (2) (3) (四)阅读下文,回答19—20题。(6分) 人的本质在于创造,而创造要有基础,要有深厚的根底:“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在体育运动中,成套技术动作,由单个的基本技术动作组成。高难动作,往往是基本技术动作的综合和提高。战术,也是在基本技术的基础上形成的。如果体力不够,则什么技术也发挥不了。因此,运动员要攀高峰,凌绝顶,破前人纪录,夺世界冠军,必须首先掌握牢固扎实的基本功。同样,古今中外,大凡有突出成就的人,在其成长过程中都离不开基本功。优秀的售货员要熟悉商品知识,懂得顾客心理,学会礼貌营业。文学家要深入社会生活,锤炼文字技巧。表演家要天天吊嗓子,练身段。从基本功起步,在苦练基本功中成长,也就是在科学的基础上循序渐进,这就是培养造就各类人才的共同规律。 19.从文中举例说明“人的本质在于创造”中的“创造”指什么? 答: 20。试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答: 三、文盲文阅读(18分) (一)阅读《马说》,回答21—24题。(12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不以千里称也 称: (2)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是: (3)策之不以其道 策: (4)执策而临之 策: 22,下面各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2分) ( ) A、食之不能尽其材 谨食之,时而献焉 B、才美不外见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C、虽有千里之能 故虽有名马 D、其真无马邪 安求其能千里也 23.翻译“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句为现代汉语。(3分) 译文: 24.用文中句子问答,作者认为对千里马的摧残、埋没主要表现在哪三个方面?(3分) 答:㈠ (2) (3) (二)阅读下面的文盲文段,回答25—27题。(6分) 王冕,字元章,幼贫,父使牧牛;窃入学舍听诸生读书,暮乃反,亡其牛。父怒挞(鞭打)之,已而复然: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夜坐佛膝上,映长明灯渎书。会稽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遂称通儒。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 2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暮乃反 反: (2)亡其牛 亡: 26。对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已而复然——不久又是这样 B、曷不听其所为——为什么不随他由自己的意愿去做呢 C、冕因去依僧寺——王冕因此就去依靠寺庙 D、门人事冕如事性——门下的弟子对待王冕就像对韩性那样 27。这则短文记叙的王冕有什么特点?(2分) 答: 四,作文(70分) 28.古今中外,无论是在人类发展史上还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现都很重要,请你结合自己的经历,感受或认识,以“发现”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70分) 要求:①自拟题目 ②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