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分类 | 网站帮助 | 栏目导航 | 留言 | 会员中心 | 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语教学

《七根火柴》教案2

时间:2005-03-10  来源:中学语文资源网  作者:dadou800613  访问:
教学目的
1.学习小说紧扣线索展开故事情节的写法。
2.了解自然环境描写的烘托作用。
3.学习红军战士的崇高品质。
重点、难点
重点:
(1)分析人物形象以及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
(2)学习紧扣线索展开故事情节的写法。
难点:了解自然环境描写的烘托作用。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亚.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腭下e)翕动(xi 偎依(wei)瘸(que )小心翼翼(yi)
遮没(mo)咒骂(zhou)撮cou )倚着(yi)惶惑(huo)
簇(cu)湿漉漉(lu 擎(qing)积攒(zan)
2.解释下列词语。
翕动:嘴唇一张一合地动。
一瘸一拐:行动不便,走路不稳的样子。
小心翼翼: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一点不敢疏忽。
浸沉:指沉浸在雨雾之中。浸,泡在水中。
迷蒙:迷糊不清。
咒骂:用恶毒的话骂。
吝惜:过分爱惜,舍不得拿出自己的东西或力量。
庆幸:为事情意外地得到好的结果而感到高兴。
惶惑:因不了解情况而表现出吃惊疑惑的样子。
偎依:亲密地靠着,紧挨着

擎:用手往上托。
积攒:一点一点聚集。攒:积聚。
呆滞;指神态迟钝,表情死板,眼睛发直。
3.认真阅读课文,思考自读提示及课后练习。
二、导人
1.作者简介
王愿竖(1929-1991),山东人,1944年7月到抗日根据地参加革
命工作。在部队当过宣传员、文工团员、报社编辑和记者。1952年任《解
放军文艺》编辑。1954年开始写短篇小说。1956年至1966年参加革命
回忆录选集《星火燎原响编辑工作,有机会系统学习了党和军队的历
史,接触更多老一辈革命者,使他的创作题材更丰富。此后先后写出了
《七根火柴》、《三人行》、《支队政委》等十多篇短篇小说。1974年与陆往
国合作改编《闪闪的红星》为电影剧本、已出版的小说集有《粮食的故
事》、《后代》、《普通劳动者》等。
2解题
本篇取材于红军长征时的生活。截取一个虽然微小却非常感人的
场面来表现红军战士的崇高品质。题目《七根火柴》,在“火柴’偷面加上
“七根”,精确计数,给读者非同寻常的感觉,制造了悬念。标题揭示了小
说的内容,提供了故事情节的线索。小说就围绕七根火柴展开放事,塑
造人物,留给读者不可磨灭的印象。
三、正课
1.请学生阅读课文,根据情节的发展,将课文划分成三部分。
讨论并归纳:
小说以“七根火柴”为线索展开情节,全文可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到“幸亏昨天早晨没有发现它”)写卢进勇在环境极
其恶劣的草地上忍饥受寒追赶部队。
第二部分(从“已经一昼夜没有吃东西了”到“笔直地指向长征部队
前进的方向……”)与无名战士把用自己的生命保存下来的七根火柴交
给卢进勇,委托他带给党和部队。
第三部分(从“这以后的路’驯完)故事结局,写户进勇赶卜部队,七
根火柴交给了部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提问:第一部分作者如何具体写卢进勇遇到困难?作者这样写
的用意如何?
讨论并归纳:这部分作者着重描写了故事发生的自然环境,写了暴
雨冰雹后的草地景象,写了茫茫草地怪异的天气。还写了卢进勇带着伤
病,忍受着阴冷的天气的折磨。忍受着饥饿的折磨追赶部队。综合起来
卢进勇碰到了草地环境和天气的恶劣、伤病、寒冷、饥饿等一系列的困
难。其中烘托着卢进勇内心对火的期盼,反映出红军长征路上火、火柴
的珍贵,为无名战士的出场作准备。
3.提问:无名战士怎么出场的?为什么这么写?
讨论并归纳:先写其声“微弱、低沉,就像从地底下发出来的”,突出
声音的低微,暗示无名战士身体的衰竭。不是卢进勇发现无名战士,而
是无名战士呼唤卢进勇。再写其人“倚着树权半躺在那里,身子底下一
汪浑浊的污水,看来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挪动了。”“脸色更是怕人,被
雨打湿了的头发粘贴在前额上,雨水,沿着头发、脸颊滴滴地流着。眼眶
深深地塌陷下去,眼睛努力地闭着”,再写他的动作“喉结在一上一下地
抖动,干裂的嘴唇一张一翁地发出”“吃力地张开眼睛,挣扎了一下”,
“抬起失神的眼睛,呆滞地望了卢进勇一眼,吃力地举起手推开他的胳
膊,嘴唇翕动了好几下,齿缝里挤出”然后写到语言“不,没……没用
了。”作者从无名战士的肖像、动作、语言等方面写他的垂危的状况,是
在为下面写无名战士托付火柴作了充分的铺垫。说明无名战士为了保
护七根火柴作出了怎样的牺牲,他又怎样的把生死置之度外,使下面的
故事显得格外悲壮。
4.提问:文章是怎样写无名战士把火柴托付给卢进勇让他把火柴
带给部队?
讨论并归纳:文中“托付”火柴这个情节包含几个部分。
(1)是“指火柴”“睁开了眼”指着“急急地说”指出存放部位,表达急
切心情。
(2)是“看火柴”:“打开”“揭开”“并排摆着”“干燥”“红红的”“压”
‘“像一簇火焰在跳”。与阴冷环境、湿透的衣服形成对照,把火柴同党联

系在一起,表现对党的一片赤诚。
(3)是“数火柴”:“抬手”“伸开”“小心翼翼地一根根拨弄”“数着”
“望”“好像说”清楚的交代,认真的态度,庄重的神情。
(4)“交火柴”:“舒展”“放射”“合拢”“捧起”“像擎着贮满水的碗”
“小心地放”“紧紧地把它连手握在一起”“两眼直直地盯”交代后的无比
欣慰,郑重的托付,殷切的期望。
5.提问:文中无名战士的话“记住,这,这是,大家的!”是他临终前
说的一句话,你怎样理解?
讨论并归纳:这句话是无名战士临终前的话,由于生命垂危,力气
将尽所以一词一顿,也表明话语意义的严肃和郑重。是无名战士临终前
对卢进勇的嘱托,从中表现无名战士高度的政治觉悟和不可动摇的革
命信念。
6提问:无名战士牺牲了,为什么卢进勇“眼眼模糊了”又“只有那
只手是清晰的”?“模糊”和“清晰”矛盾吗?
讨论并归纳:不矛盾。“模糊”写卢进勇对战友牺牲的悲痛心情;“清
晰”是点明卢进勇心里已经明确自己所肩负的重大责任。
7.提问:这一部分写了无名战士托付的火柴的巨大意义,作者如
何具体表现火柴的意义呢?
讨论并归纳:火柴交付给卢进勇后,卢进勇走得特别快,说明无名
战士的崇高精神给了他巨大鼓舞和力量。接着写青火,写费火旁的战
士,点明火柴给部队带来生机和活力。暗示了火柴的巨大意义,从侧面
赞颂无名战士的精神。最后写卢进勇郑重转交火柴,以异样声调数火柴
的细节,显示了火柴的不同寻常和重大价值,重现无名战士的崇高形象。
8提问:小说的主人公是卢进勇还是无名战士?
讨论并归纳:小说的主人公是无名战士。因为队无名战士身上体现
了文章的主题思想。卢进勇是主人公无名战士的观察者,同时又对他起
烘托作用;卢进勇又是自然环境的观察者和体验者;卢进勇在故事情节
中又起着穿针引线的联系作用。
四、小给
文章通过记叙无名战士不惜牺牲生命保存、转交七根火柴的感人
事迹,歌颂了红军战士忠于党、忠于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一、二、三。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根据拼音写汉字。
xi__动 wei__依 que__子 小心 yiyi___
zhou___骂 清xi__ ta__陷 冰bao__
shun__间 湿lu__寒 zhan__青ke__
pan_跚lin_啬gou_火呆zhi_
(二)填空。
《七根火柴》的作者是本文选自全文以___
为线索,描写的主要人物___,歌颂了___,文中人
物形象的塑造主要通过表达方式来完成。
(三)阅读并回答问题。
这以后的路,卢进勇走得特别快。天黑的时候,他追上了后卫部队。
在无边的暗夜里,一簇簇等火烧起来了。在风雨、在烂泥里跌滚了
几天的战士们,围着这熊熊的野火谈笑着,湿透的衣服冒起一层雾气,
洋瓷碗里的野菜“滋滋”地响着……
卢进勇悄悄地走到后卫连指导员的身边。映着那闪闪跳动的火光,
他用颤抖的手指打开了那个党证,把剩下的六根火柴一根根递到指导
员的手里,同时,以一种异样的声调在数着:
一二三四……”
1.文中“簇”字的读音是___
2文中第一段说“卢进勇走得特别快”是因为__
3.文中第二段描绘了___情景。作用是__
Z.文中一颤抖”一词删去好不好.为什么_

5.文中六根火柴如何只数了“一、二、三、四……”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盘点回顾:十年教师节备受瞩目的“关键词”
盘点回顾:十年教师节
第16届全国推普宣传周:推广普通话 共筑中国梦
第16届全国推普宣传周
第29个教师节特刊:我是老师
第29个教师节特刊:我
一张民国毕业证引网友围观,被指最豪华导师阵容
一张民国毕业证引网友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本栏目上一篇文章
本栏目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