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分类 | 网站帮助 | 栏目导航 | 留言 | 会员中心 | 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语教学

《师说》教案7

时间:2004-12-23  来源:中学语文资源网  作者:祖强  访问:

教学目的
1.理解常用文言词语“之”“师”“道”“从”“身”等的含义和用法。
2.理解名词和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3.理解本文采用对比论证进行论述的写法。
4.体会作者观点,认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正确的途径。
教学重点:意动用法;对比论证
教学难点:从师的必要性。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方法:文言教学三读法
第一课时——读通课文
一.教学导入(略)
二.作者作品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常自谓“郡望昌黎”,故世称“韩昌黎”;因晚年曾为吏部侍郎,故也称韩吏部。韩愈倡导的顾问运动及其作品对我国古代散文的发展有深渊的影响。他主张文章要言之有物,反对六朝以来的单纯追求形式美的骈俪文章;语言要新颖流畅,“唯陈言之务去”,对古文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词”。其散文与柳宗元齐名,并称“韩柳”,他是“唐宋八大家”之首。代表做是《马说》《师说》等。
三.写作背景
本文是韩愈借给学生李蟠赠文的机会,抨击那些自恃门第高贵的士大夫们“耻学于师”的恶劣风气,结果文章使他困窘不堪,社会上的人对他指指点点,并且添油加醋地污蔑韩愈。韩愈也因此落得个疯子的名声。结果住在长安,常常连饭都没煮熟,就被赶走了。“说”是古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范畴。
四.生字识记
解惑( ) 其可怪也欤( ) 郯( )子 苌弘( ) 老聃( ) 李氏子蟠( ) 官盛则近谀( )句读( )
五.听朗读录音,然后断句。
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2.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3.圣人之所以为圣
4.吾未见其明也
5.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6.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六.结合课文注释,试译全文。
(不明确的词语,可以请教老师)
七.熟读课文,试背诵之。
第二课时:分析读透课文
一.分析阅读第一段
(一)指出下列词语在句中的用法
1.之
A 人非生而知之者
B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C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D 惟余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2.师
A 古之学者必有师
B 吾从而师之
C 吾师道也
D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E 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3.其
A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B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C 其孰能讥之乎
D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E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4.乎
A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B 生乎吾后
C 生固幸而遇余乎
D 若毒之乎
(二)简答:
1.本段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它是什么?
答:古之学者必有师。
2.韩愈认为从师的标准是什么?
答:“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3.本段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述了哪些内容?
答:道理论证;总论教师作用;从师的必要性和择师的标准。
二.分析理解第二段
(一)指出下列词语在句中的用法
1.道
A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C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D 从华容道步走
E 道芷阳间行
2.从
A 犹且从师而问焉
B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C 其印为余群从所得
D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E 于是从散约败
3.所以
A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C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D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也
4.身
A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C 将军身被坚执锐
D 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5.若
A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B 言之,貌若甚戚者
C 若毒之乎
D 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二)简答
1.本段论述的分论点是什么?
答: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2.本段论述针对的是什么现象?
答:主要批判当时“耻学于师”的社会陋习。
3.本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试具体说明。
答:对比、事例论证。圣人与众人;爱子择师与其身耻师;巫医乐师百工不耻相师与士大夫群聚而笑三组事例对比。
三.分析理解第三四段
(一)判断下列词语在句中的用法
1.徒
A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B 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C 乃号令徒属曰
D 徒见欺
2.于
A 师不必贤于弟子
B 不拘于时
C 学于余
D 其皆出于此也
E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3.传
A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C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 读孟尝君传
(二)简答:
1.本段提出的分论点是什么?
答:圣人无常师。
2.本段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述的内容是什么?
答:举例、引用论证。论述孔子的言行。
3.第四段的内容是什么?在文中有何作用?
答:说明写作缘由,强调了本文中心。
四.指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1.吾从而师之
2.吾师道也
3.其下圣人也揖远矣
4.而耻学于师
5.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6.小学而大遗
7.吾未见其明也
8.其贤不及孔子
五.作业:课后练习
六.教学后记: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盘点回顾:十年教师节备受瞩目的“关键词”
盘点回顾:十年教师节
第16届全国推普宣传周:推广普通话 共筑中国梦
第16届全国推普宣传周
第29个教师节特刊:我是老师
第29个教师节特刊:我
一张民国毕业证引网友围观,被指最豪华导师阵容
一张民国毕业证引网友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本栏目上一篇文章
本栏目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