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楚国杰出诗人屈原《九歌》中的一篇,取材凝重、庄严、极具思想性。屈原一生的作品颇多,大都充满浪漫主义色彩。《九歌》中的诗篇都是祭歌,大都用于祭山神、河神等自然神祇,唯独这篇作品是用来祭为国捐躯的将士们。诗中不仅仅是对死难将士的沉痛追悼,还表现了作者赤诚炽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国殇》全诗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前十句)为叙;第二部分(后八句)为赞。采用了赞叙结合的手法。 在诗的第一部分中,屈原形象地描述了激战的过程和将士们英勇战斗、血染沙场的情景。“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短短四句,楚军勇猛争先,奋力冲杀的场景写得如在眼前。然而在血雨腥风的战场上,由于寡不敌众,楚军阵地被冲破了,驾战车的骖马被打死打伤,战车的车轮陷入了泥潭中,战马也绊倒了,然而将士们仍手持鼓槌,鸣鼓前进,由此可见战斗的激烈和楚军将士的英勇。接着两句“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仅两句读者感受到了古战场上那惊天地、泣鬼神的悲壮气氛,同时作者点明了楚军伤亡的惨重,突出了战士们的牺牲精神。看到这里不难使我们想到甲午海战中的“致远号”官兵与日本战舰一起沉没的情景,也不难想起抗日战争中的狼牙山五壮士、想起朝鲜战场上与侵略者同归于尽的那些年青可爱的志愿军战士……你想过没有,中华民族这种不怕牺牲、英勇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真是源远流长,一脉相承啊! 在诗的第二部分,屈原对阵亡将士表示了深切的哀悼,同时赞颂了他们英勇刚强的爱国主义精神。“出不入兮往不反”,──战士们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怎能让人不动容、不歌颂?“平原忽兮路超远”──牺牲在遥远异乡的死难烈士怎会让人不钦佩、不悼念!以下四句作者细致地描述了楚军将士首身分离,剑弓依然在手的勇敢威武形象,进一步赞美了他们宁死不屈的战斗精神,最后两句表示对烈士们的无限景仰和热烈赞颂──他们虽死犹生,他们的精神永垂不朽。 全诗通过对激烈悲壮战斗场面的描述,歌颂了为国捐躯的将士们的英雄气概和英勇献身精神,表达了楚国人民对烈士的崇高敬意,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