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分类
|
网站帮助
|
栏目导航
|
留言
|
会员中心
|
投稿
|
RSS
首页
高中课件
高中试卷
高中教案
初中课件
初中试卷
初中教案
中职课件
中职试卷
中职教案
其它资源
站内搜索(多个关键字用"空格"格开):
下载
文章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语教学
教《记承天寺夜游》一得
时间:2005-03-07 来源:中学语文资源网 作者:lqss80 访问: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这是初三册语文第五单元的《记承天寺夜游》中的一段写景名句,作者用短短的18个字,为我们营造了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这一句是文章的一个美点,也是教学的一个关键点,对它品得越深,悟得越透,文中作者寄寓的思想感情就越好把握。
如何引导学生领悟景中之妙呢?我的教法是:抓住名句中的亮点,运用比较揣摩法,不断变换视角,分层次反复品读。
1、去一去,品修辞
连用两个比喻句,将月光的清澈透明,将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活灵活现地摆在了我们面前,是该句的第一个亮点。
如何让学生明白这一点呢?设计时,原想是简单地提问:“这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或“找出文中的比喻句”,但又觉不妥,似乎有一种“请君入瓮”的感觉,这不是在“引”导学生自悟,而是在“给”学生一个半成品的答案,让学生往“笼子”里面钻。
后来,我将该句中的“如”字及“盖竹柏影也”有意去掉,让学生与原句比一比,行不行?在反复诵读几遍之后,问题答案自然就明朗了:原句是比喻句,而改后不但没了比喻,而且改变了文意,自然就不行了。这样让学生对字句进行玩味,比较推敲,很好地锻炼了学生语言感受能力。
2、调一调,品虚实
将“竹柏影如水中藻、荇交横”有意倒装成“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产生一种虚实错位,亦真亦幻的意境是本句的又一个亮点。
教学这一亮点时,我先将句子调成正常语序,然后让学生读、品、评。在充分走进画面后,经两相比较,学生明鲜地感受到原文中作者那笔下景色的清淡、目光的转换、如梦初醒的情趣;若换成由实到虚的正常语序,这种感受便荡然无存了。
3、删一删,品情味
用“盖……也”,产生一种如梦初醒的情味感,是该句的第三个亮点。
我教学生领悟时,采用先“删除”后“品读”的办法,让学生来到景中,跟作者一同去醒悟!一同去感叹!充分领略句中的诗情画意。
4、添一添,品意境
以“如积水空明的月光”和“如藻荇交横的竹柏影”来点染一个明净幽闲,清丽淡雅的意境是该句的第四个亮点。
教学时,我采取“添一添”的办法,先在句子的末尾加上四个短句,“丛中蛙鸣不断,空中流莹飞舞,村中狗吠鸡鸣,几处纳凉人笑语阵阵。”然后让学生评说这样加句好不好?在“静”与“闹”的碰撞中,学生很快便能把握到原句的明净幽闲,清丽淡雅的特点。我紧抛一问,如何添一句合适的景?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调动了起来,各种奇妙的句子,纷纷走进课堂,学生的想像能力、表达能力、鉴赏能力等诸多能力都得以夯实。
以上品景的教学方法,姑且称之为“变角度品句法”。当我们在教学中遇到“亮点多”,“信息含量大”的句子时,不妨采用这种变换角度的方法,去分头品析。它有利于简化教学头绪,化解问题难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个击破。
这也应了一句哲言: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盘点回顾:十年教师节
第16届全国推普宣传周
第29个教师节特刊:我
一张民国毕业证引网友
相关文章
《诗两首:金色花·纸船》教案4
《短文两篇:记承天寺夜游·答谢中书书》教案
《记录》拓展6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4
《记承天寺夜游》备课笔记1
《记承天寺夜游》课堂实录10
《记承天寺夜游》课堂实录9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本栏目上一篇文章
《威尼斯商人》教案5
本栏目下一篇文章
孙子《谋攻》的主旨新探
站内搜索(多个关键字用"空格"格开):
下载
文章
高级搜索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
会员状态
|
重新登录
|
会员注册
|
在线充值
|
站长:范开玲 Email:
98yw@163.com
手机或微信:13527501799
联系QQ
:32115460
淘宝旺旺:
渝ICP备14003730号-1
渝公网安备 500118020101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