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第1段)写入梦的缘由。可分两层。 第一层是第一句(“海客……可睹”。)由写古代传说中的神山瀛洲。引出人间的真山天姥来。 问题:为什么诗人不直接写天姥,而要从瀛洲入笔呢? 解答:写瀛洲是陪衬,使诗一开头就带有神奇的色彩。而且神山难求,而真山可睹,自然地突出了将写的天姥山。 第二层是二、三句(“天姥连天……东南倾。)”写天姥山的高天。 问题:天姥山“势拔五岳”,显非事实,诗人为什么这么写? 解答:天姥不但不能“势拔五岳”,而且诗中提到的天台、赤城与之相邻,同属仙霞岭支脉,从高度看,当首推天台,从形貌看,当推赤城,天姥既无天台的高峻,亦无赤城的壮丽,诗人是以夸张手法对之进行描写的。《道藏经》把天姥列为第十六洞天福地,这种神话传说吸引和启发了李白,故李白以大胆改变了原型的想象对之进行描写。且以五岳等加以比较、衬托,渲染其高大。如此雄伟、高峻、气势非凡能与仙境瀛洲比美的大山怎不令人神往!为“梦游”作好铺垫。 第二部分(第2段)述梦游的过程,可分五层。 第一层是前三句(“我欲……清猿啼”。)写登山之前。在梦幻中一个月夜,诗人飞至剡溪谢公宿处。 问题:诗人当时在兖州,为什么写游程不从这个地方开始?为什么把时间安排在“月”“夜”?为什么要“飞渡”?为什么要以“谢公宿处”作为登山起点? 解答:为的是把梦游的感受写出来,时间短,行程快,心情切、意境美,给人以亦幻亦实、若梦若真、惝恍速离、心动神驰之感。诗人写游程既不从当时所在地兖州开始,又不立即从登山起点“谢公宿处”开始,而着力描写了“飞度镜湖月”的情形,真可谓神来之笔。一入梦,便有不食人间烟火味──诗人竟然在镜湖上空飞行,又值月夜,月光把他的身影投在清澈的湖水中;飞过镜湖,月儿依旧伴着他,直送他到登山的起点。接下去再写登山。这样写体现了“梦游”的特点,从中可了解作者构思的匠心。 第二层是接下去的三句(“脚著……忽正暝。”),写登临途中景象。 问题:这一层在写作上主要有什么特点? 解答:诗人发挥了丰富的想象,穿的是“谢公屐”登的是“青云梯”,见的是海上东升的旭日,听的是枫都山天鸡的报晓声。这几句还紧扣了天姥的高大:半山尚且如此,山巅更令人神往,最后一句则写出山径的逶迤,风光的绮丽,令人流连忘返,陶醉迷恋。到山脚时还月色皎洁,至山腰时已见日出,可还没到山顶竞“已暝”了,所写虽是梦境但时间、空间关系都交代得清清楚楚,从半山到山顶竟走了一天,天姥有多高啊,天姥的山景多么迷人啊! 问题:登上天姥,看到哪些离奇景象?写这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 解答:山路本是险峻的,但诗人却毫不费力,他“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如同飞升一样到了山巅。这时已是黎明,眼前出现了一幅雄奇的一画面:东方的海中涌出一轮红日,四周是莽巷的群山。他又听到了桃都山顶天鸡的啼叫。这当然还不能说是仙境,但已经接近仙境了,或者说它意味着仙境即将出现。果然,在诗人“迷花倚石”之际,暮色骤然降临,熊在咆哮,龙在吟啸,巨大的声音震得岩石、泉水、深林、峰峦拌动不已。至此,仙境已是呼之欲出了。诗人忽然将视线转向天上的云、山间的流水及水上的烟雾,这瞬间的宁静是为下文蓄势。接着便是雷电大作,地裂山崩,只听轰隆一声,神仙洞府的石门大开,青色的天空一望无际,日、月、金台、银台交相辉映,真正的仙境出现了,使人有恍若身入仙乡之感。梦境步步展开、时得时疾,波澜横生,令人目不暇接。这里的写景,既有照应上文“天姥连天向天横”的作用,又是为了烘托下文写“仙境的出现”,体现了诗作的脉络。 第三层是下两句(“熊咆……生烟”。)写山巅夜景。 问题,这一层所写有何作用? 解答:前面由飞渡镜湖到此登上天姥山顶,一路写来,梦境步步开展,景象步步变幻,想象的色彩也步步加浓,这一层的两句用楚辞的句法写山顶熊咆龙吟,惊心动魄转而浓云烟雾静中孕变,写得有声有色,增添浪漫主义色彩,为下文作铺垫,亦为下文畜势。 第四层是接下去的五句(“列缺……列如麻”。)写仙境奇景。这一层又可分为两小层,前三句为一层,后两句为一层。前一层写仙境突现,后一层写仙人聚会,梦境达到高潮。 问题:诗人为什么要把虎、鸾、霓衣、风马、云之君、金银台等事物写进诗里? 解答:从“霓”可见神仙服饰的瑰丽缤纷的色彩,从“风”看到神仙御风而行的迅速;“虎鼓瑟”是伴奏的音乐,“鸾回车”是伴行的仪仗;“云之君”是众多神仙中能辨识者,“金银台”是神仙洞府光明辉煌的雄伟建筑。诗人丰富的想象于此任意发挥。为人们展现了一幅瑰伟鲜明、声色并茂,炫人眼目,引人入胜的图画。此中作者暗用了许多典故,借以渲染神仙世界的美丽、光明,用以反衬现实世界的丑恶、黑暗。 问题:诗人梦游仙界,为什么只写了一次自己并不在其中的仙人盛会? 解答:仙人盛会是梦境的高潮。因为仙人们是从空而降的,所以先写他们的衣裳和坐骑。“云之君”是神仙的代表,“纷纷”写出来者之多。他们都聚集到那金银台上作什么呢?作者描述不详,只写了“虎鼓瑟”这么一个细节,其余靠读者自己去想象──纵然细节“上异”,但这是一次幸福、欢乐的盛会,所有的与会者都亲切地交谈,兴高采烈地举杯痛饮,这样的场面的想象一定是“大同”的。 李白的游仙诗大多只是记游,如果诗人也参与盛会,内容就非变得十分复杂不可,让游诗很可能成了叙事诗了。这是一首抒情诗,写仙人盛会,意在反衬现实的黑暗,表达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突出盛会的热烈、欢乐的气氛即可达此目的。 第五层是本段最后两句(“忽魂悸……烟霞”。)写因心惊而梦醒。 问题:梦醒时为什么要“长嗟”? 解答:梦中为之心驰神往的仙山奇境消失了,诗人很无奈地回到现实中来,神仙世界只是遐想,“信难求”。“长嗟”反映了诗人心情上的失落、政治上的失意,对现实的失望与不满。 第三部分(第3段)抒梦后的感慨。 问题:对这一部分所写应如何理解?与仙境连得起来吗? 解答:诗人于此直抒胸臆,抒情述志,用以表态。第一句是诗人梦醒后的感慨,它一方面表现了诗人抱负与处境互相抵捂,理想破灭的愤懑,一方面又反映了诗人在政治上遭挫折后的消极情绪。后一个设问句中问句既紧扣题目中的“留别”,又承上一句,既然世间一切都如梦幻,似流水,那么今后该怎么办呢。引出下文的答句:向往神山,寻访名山,远离浊世。这是对现实世界不满的反映,诗的结句,更是明示了本文的主旨,这种傲视权贵的思想感情,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憎恶,对理想世界的追求,与第二段所写仙境前后完全是一致的。 诗人本有“济苍生”“安黎元”的抱负,但皇帝昏聩,政治腐败,社会黑暗,环境恶劣,他实现不了宏图大志,还受尽排挤倾轧。他不满现实、憎恶权贵,傲岸不羁,不同流俗,是可贵的,他宁愿隐退,寻仙觅道,有消极一面,但也表现出他不肯妥协的精神。 问题:本诗题为“梦游”诗中有无点题之处?既然是写梦游,为何要写现实? 解答:“我欲因之梦吴越”中之“梦”既“梦游”之意,正是点题之处,其中的“之”正代表现实情况,越人谈论天姥,是诗人梦游的动因,这首诗借梦游展开想象,用以表现作者对祖国山川的向往,对自由光明的追求,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憎恶,诗人立足现实,从现实入梦而“梦游”,待梦醒又回到现实生活,“失向来之烟霞”,这样使梦境与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借以表情达意。所以在梦游前、后都要写现实。诗中写的,是梦游,不是真游,却又以现实为基础,这样使想象不离现实,更加强了表现力。 问题:李白诗的创作特色有哪些? 解答:李白的浪漫主义创作方法主要表现为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诗人的想象有源自古代典籍的,如《楚辞》中的云中君;有来自民间传说的,如“天鸡”;也有出于诗人个性和爱好的,如把“月”看作亲密的朋友。诗中的夸张不是简单地放大事物原貌,而是融合着诗人的美好感情,如诗的开头写天姥山“连天向横”的雄姿,其中就蕴含着诗人对天姥山的景仰和向往之情(对这个问题点到即可,不要讲得过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