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分类 | 网站帮助 | 栏目导航 | 留言 | 会员中心 | 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语教学

《我国古代的几种建筑》写作特点19

时间:2005-03-16  来源:中学语文资源网  作者:letian  访问:
 

一、抓住事物各自特征逐一说明

文章共介绍了我国古代的七种建筑物,这些建筑彼此之间有许多相近之处,但由于各自在建筑群中的不同功用,又有各自的特征。又由于它们的功用有的相近、互通也很难严格划分,因而作者将相近的建筑放在了相近的位置上介绍说明,例如作者介绍“厅”与“堂”时,就抓住它们功用的不同,在一开始就写出:“厅在古典园林或宅第中,多具有小型公共建筑的性质,用来会客、宴请宾客、观赏花木,需要用较大的室内空间来满足接纳众多宾客的要求。”而“堂常常是对居住建筑群中正房的称呼。它是长者居住的地方,也常作为举行家庭重要庆典的场所。”作者又抓住“厅”的体量“最大”,门、窗装修“最考究”,“造型典雅端庄”和“前后多置花木、叠石”等“供人欣赏”,来突出“厅”的特点;对“堂”就从“多位于居住建筑群”的位置──中轴线上,又从“悬山”“硬山”“歇山”等顶、墙的建筑特征上讲明它的特点。这样鲜明的语言,使我们很清楚地掌握了“厅”与“堂”的不同特征,便于到实际观察中去辨别。该文的写法也为我们写作介绍事物的说明文做出了很好的范例。

二、从事物的内在联系上来说明事物的特征

各种建筑的形式大都是依它的功用来决定的,所以该文对每一种建筑物的介绍,均从功用上的特点入手,再推延出它的建筑特征,很自然地让读者从内在联系上抓住了它们的各自特征,这样顺理成章的内容安排,好像作者为我们导游,使我们既了解了每种建筑的功用,又能看出它们的各自特征。如对“亭”的介绍:“亭既是供游人在内停留小憩的得景建筑,又是供游人自外观赏的点景建筑。”而“榭也属于园林中的得景建筑。它的突出特点是建在水边,往往从岸上延伸到水上。”“轩是古典园林中观赏性的小建筑,也是起点景作用的……轩可以露在水边,也可以隐于半山,建筑布局较为自由,风格也多轻盈疏朗。”在此我们一眼就可看出“亭、榭、轩”三种建筑的功用均属“点景建筑”是观赏景物的建筑。之后,作者又用举例法写出它们的各自建筑特征,我们就很清楚地了解了“亭”多建筑在小山上或视野较开阔的地方,而且它还因“不同的形式”有“供人欣赏”的功用,而“榭”的特点是“临水的一面多不设门窗,而置带弓形靠背的坐凳栏杆,供人凭栏而坐”。并举例说明。对“轩”则讲明“在轩中往往陈放简单家具,供人们饮茶、下棋、鉴赏书画使用”,之后又写出“轩”也是厅、堂等建筑中天花板装修的名称,最后也是举例作结。

学习本文为我们讲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平时要认真观察,并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才能做到说得清楚具体,能写出准确、鲜明有特色的文章来。

三、语言准确简练

1.副词运用得当而有分寸。如:“厅的体量往往是最大的。门、窗等装修也是最考究的。”句中“往往”说明是时常存在,经常发生,增强了肯定效果,又留有余地。两个“最”是表明在整个建筑群中相对比较而言。“亭既是供游人在内停留小憩的得景建筑,又是供游人自外观赏的点景建筑。”句中的“既是”“又是”点明了多种作用。“这就是江南园林或住宅中所特有的花篮厅”,句中的“特有”一词就说明只在这里有,别处没有的特点。

2.动词运用得当。如“宴请宾客”“观赏花木”“以标榜其风雅和有德”“有的是夯土台”“收藏贵重文献”“在内停留”“自外观赏”“饱览两园春色”“登上这个亭子”“体型推敲得更为细致”“凭栏而坐”“延伸到水上”“鉴赏书画使用”“随意题名”选句中画线的动词运用均与其宾语搭配得当,不但写出了动作的行为,更准确写出了其内涵的神韵。

3.描写性词语的运用,生动形象,体现了不同建筑的不同特点。如“典雅端庄”“体型严整”“整修瑰丽”“体型繁简不一”“贵重文献”“挺拔庄重”“脍炙人口”“两园春色”“力求完美”“轻盈疏朗”。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盘点回顾:十年教师节备受瞩目的“关键词”
盘点回顾:十年教师节
第16届全国推普宣传周:推广普通话 共筑中国梦
第16届全国推普宣传周
第29个教师节特刊:我是老师
第29个教师节特刊:我
一张民国毕业证引网友围观,被指最豪华导师阵容
一张民国毕业证引网友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本栏目上一篇文章
本栏目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