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标点击 (一)知识目标 1.掌握本单元四篇课文的有关文学常识。 2.掌握本单元课文中出现的常见生字词。 (二)能力目标 1.学习鉴赏现代散文的一般方法。 2.学习本单元四篇课文的写作特色。 二.要点回放 1.文学常识 (1)《故都的秋》 ①作者郁达夫,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主要活动是参与发起创造社,参加“左联”;主要作品《沉沦》《薄奠》《茫茫夜》《春风沉醉的晚上》等。 ②白居易的诗句:更待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③欧阳修的作品《秋声赋》。 (2)《我的空中楼阁》①作者李乐薇,台湾作家。 ②秦观:字少游,号淮海居士,北宋婉约派代表词人之一,名作有《踏莎行》《鹊桥仙》等。 (3)《灯》作者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省新繁人,现代文学巨匠,主要作品“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寒夜》《憩园》等;散文作品较多,《随想录》成就极高。 (4)《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①作者海伦·凯勒,美国著名的女作家,是失明失聪的残疾人,主要作品《我生活的故事》等。 ②莎土比亚,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家,著名剧作有《哈姆雷特》《奥塞罗》《麦克白》《李尔王》《罗米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等。 2.常见生字词 生字:沌 柘 蕊 椽 仄 廿…… 黛 幢 翘 憩 骋 芍 谧 缥缈…… 噩 窒 泞 寐 溯 殉…… 虔 瞥 堤 翌…… 词语或成语 混混沌沌 落寞 颓废 不远千里…… 点缀 游目骋怀 翩然 宁谧 缥缈 绚烂 鸟语盈耳…… 窒闷 梦寐 殉情…… 沧桑 禁锢 赏心悦目…… 3.课文内容及情感 (1)《故郁的秋》 内容和情感:通过对故都秋季一些景物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故都的秋无比眷恋,寄托了深远忧思和孤独者的冷落之情。 (2)《我的空中楼阁》:通过描写作者心爱的小屋和小屋周围环境,表现了大自然的美好和小屋的可爱,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独立人格的追求。 (3)《灯》:通过眼前灯、回忆灯和联想灯交错的描绘,揭示了灯象征了光明和希望的深刻寓意,表现作者在危难和险恶的环境中对抗战胜利的坚定信念。 (4)《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用高度浓缩的笔墨描绘出一个她只能靠触觉来认识的大干世界,表达海伦·凯勒热爱生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也启示人们要热爱生活,珍惜生命。 4.写法鉴赏 本单元四篇散文都非常好,除了真挚情感的渗透外,与作者高明的写法分不开,鉴赏散文不能不涉及。 (1)《故都的秋》 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 所选景物皆是作者心里情感的显露,因而显得非常契合,达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②运用对比 用江南之秋与北国之秋之比,褒贬自分,扬抑显然。 ③语言隽永而优美,节奏张弛有度,实在值得反复诵读 (2)《我的空中楼阁》 ①托物言志手法十分高明 作者借描绘小屋与周围环境,巧妙将志融于其中而不露痕迹,真可谓不着一字而尽得风流。 ②写景角度变化多端 有远望,有近看,或仰视,或俯瞰,还移动视点,淋漓尽致地写出了小屋的超凡脱俗。 ③修辞生动而新颖 比喻形象新奇,排比拟人别出机杼,写别人未曾写,想别人想不出,达到神奇的地步。 ④句式对称,语言诗化 节奏感强,富有金玉碰撞的韵味,语言达到妙不可言的地步。 (3)《灯》 ①象征手法的运用 作者为了表达某种思想情感,巧妙选取能产生象征意义的事物,正是文章的过人之处。 ②语言含蓄深刻,耐人寻味 若很直露,便会一览无余,正如一池清水,于景则美,于文则拙。 (4)《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真情流露自然成文,不事雕饰而事写尽,情表出,文感人,可见情真乃散文之灵魂。 三.方法指津 鉴赏现代散文的一般方法: 鉴赏散文,尤其是现代散文,最基本的方法诵读法,多朗读,细品味,常言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不是没有道理的,但由于时间有限,文意和感情有时较为含蓄所以光谈是不够的,鉴赏散文,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朗读加默读,初通文意,扫清文字障碍,留下整体印象。 2.联系背景,便于挖掘此篇与他篇不同之处。 3.理清思路、结构,由分到总,深入理解内容主旨,领悟感情。 4.鉴赏文章的写法和语言方面的特点。 5.联想对比,拓展阅读,深入体会。 6.摹仿练笔,形成能力。 …… 四.考点例析 [考点]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关于现代阅读的要求 1.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2.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3.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例析]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话说知音 林 非 两千多年前的这个关于知音的传说,已经深深地珍藏在无数华夏子孙的心坎里,有时发出细微的声响,让人们欣慰地咀嚼和回味;有时却又像飓风似的咆哮,催促人们赶快付诸行动。神往和渴求充满了崇高友谊的知音,是一种多么纯洁而神圣的情操。 说的是春秋时期的俞伯牙,他在停泊的小舟中专心致志地鼓琴,樵夫钟子期竟会领会得出神入化。当他将仰慕着高山的情思注入音符时,钟子期立即慷慨激昂地吟咏着:“巍巍乎若泰山厂当他挥舞手指弹出浩荡奔涌的水声时,钟子期又像是站在滚滚的江河之滨,禁不住心旷神怡地叫喊起来:“汤汤乎若江河!”对这变幻无穷和神秘莫测的琴声,怎么能感应得如此的丝毫不差,竟犹如自己心弦上盘旋着飞翔出来的?如此神奇地领悟和熟稔伯牙弹奏出来的袅袅情思,真像是变成了他的化身一般。这怎么能不让伯牙万分地兴奋和感激?因此当钟子期死去之后,他就再也没心思触摸琴弦了。知音难觅,怪不得唐代的诗人孟浩然,要反复地感叹“恨无知音赏”和“知音世所稀”了。 我偶或在黝黑的深夜里浏览着《吕氏春秋·本味》和《列子·汤问》,思忖着知音这两个字的分量,想得心驰神往时,眼前似乎笼罩着一阵阵飘荡的云雾,在惝恍和朦胧中超越了时间的阻隔,觉得伯牙老人隐隐约约地从这两本典籍的字缝里走出来,矍铄地站在我身旁。当我向他衷心地致敬时,多么想唐突地劝慰他,依旧要不断地奏出震撼人们灵魂的声音,其中自然应该有悼念那位知音的悲歌,让人们更透彻地理解,智慧的灵魂和丰盈的情感是多么的值得怀念和尊重。像这样美丽动人的乐曲,难道就不会熏陶出第二个、第三个乃至更多的知音?而如果不再去弹奏这迷人的弦索,哪里还能引出心心相印的知音呢?知音总是越多越好啊! 更何况伯牙学习鼓琴的道路实在是太艰辛了,我曾在《乐府解题》里看到过这样的记载。据说他整整三年都困苦地弹奏着,琢磨着,冥想着,手指都开裂了,鲜血直往外冒,浑身消瘦,憔悴得像奄奄一息的病人。但是,琴弦上总是蹦出一丝丝浑浊和粗糙的声响。于是苦心孤诣的恩师带领他奔向波涛汹涌的东海,整日整夜在沙滩上踯躅。狂风吹肿了眼睛,暴雨淋湿了衣衫,烈日晒黑了皮肤,黯淡和凄凉的月光又使他迷失了道路,险些儿溺死在奔腾和呼啸的海浪中。那铺天盖地怒吼着的波涛,茫茫无际蔓延着的天涯,扶摇直上哀号和翱翔着的鸥乌,霍地使他开启了紧闭的心窍,琴声突然变得悠扬而又壮烈,我似乎瞧见他无法遏止自己的泪水顺着脸颊滚滚流淌。像这样花费千辛万苦学得的技艺,轻易放弃了是多么严重的损失,艺术的追求必须不懈地坚持下去,不能动摇和沉沦。 大凡能用声音、图画或文字去打动人们的艺术家,往往会历尽沧桑,甚至要闯过多少生死的关隘,还得在日后反复地揣摩,昼夜都不能停歇。既然已经耗尽了毕生的心血,投入了如此巨大的工夫,确实就应该永不停顿地奋斗下去,将自己美好和高尚的憧憬始终存留在人们心中,获得更多的知音。 (2002年全国题) 1.俞伯牙因失去知音而不再鼓琴的故事已成为千古佳话,但作者为什么还要“唐突地劝慰他”?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知音越多越好,俞伯牙不能因为失去钟子期而不去寻求更多的新知音。(2)千辛万苦学得的技艺不应轻易放弃,艺术的追求必须不懈地坚持下去。 [分析]本题重点考查作者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能力层级是C。 文中说“当我向他衷心地致敬时,多么想唐突地劝慰他”,以此转入这篇散文的主旨。 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地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它的独特的美质就在于能够让我们通过一个十分精粹、亲切的形式,读到作者对人生或自然的感悟。这篇散文就是以作者自己对“知音”的独特感悟为主旨的。作者崇敬伯牙子期的高尚友谊,但对伯牙因子期的不在而不再弹琴的做法不以为然。他认为,伯牙依旧应该继续演奏出那“震撼人们灵魂的”“美丽动人的乐曲”,在钟子期之后,可能会“熏陶”出更多的“知音”。再说,伯牙高超的演奏技艺实在是来之不易,怎么能因为钟子期的不在轻易放弃呢?至此我们可以看出来,所谓“话说知音”,并不是意在如以往其他文章那样去赞颂“高山流水”的情谊,而是借题发挥,表达自己感悟至深的生活经验。读懂这里才能算真正理解了本文的思想,因此,这道题的分量也就加重了。 回答本题要关注第3段、第4段,尤其对第4段内容的理解,关乎本题答案是否完整准确。第4段主要叙述描写伯牙学琴的艰辛经历,目的在于说明伯牙不应终止自己的演奏,本段的最后一句话点明了这层意思。这段内容与上一段是有密切联系的,单从语言标志上看,段首一句“更何况伯牙学习鼓琴的道路实在是太艰辛了”中的“更何况”三个字就表明了前后两段内容上的联系,是从另外一个方面来“劝慰”俞伯牙。 2.下列是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A.这篇散文选择一个全新的视角,对早已深入华夏子孙心坎里的知音的传说进行评说,表达了作者对获得知音的独特看法。 B.全文以“神往和渴求知音”为线索,以叙述和描写俞伯牙遇知音和艰辛学琴的经历为主要内容,揭示知音难觅但又可求的主题。 C.“我似乎瞧见他……滚滚流淌”一句,生动地描写出伯牙学琴成功后激动与喜悦的心情,也融入了作者学艺的切身体会。 D.最后一段以“获得更多更多的知音”收尾,既与第一段神往和渴求知音的间思相呼应,又进一步阐释了第一段的内容。 E.第一段中“有时发出细微的声响,……催促人们赶快付诸行动”,形象地表达了知音的传说带给人们的美感和鞭策作用。 [答案]A E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中心意思和主要内容的分析归纳能力和对文章的分析鉴赏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A是正确选项。B项的问题在于两点:第一,虽然全文有较大的篇幅叙述和描写俞伯牙遇知音和艰辛学琴的经过,但不能因为篇幅大就作出是“主要内容”的判断。就全文来看,“表达作者对获得知音的独特看法”才是主要内容,文中叙述和描写俞伯牙遇知音和艰辛学琴经历都是为这个“主要内容”服务的。第二, “知音难觅但又可求”并不能准确地表达本文的主题。根据文意,可以看出,作者“话说知音”是要表达这样的意思:俞伯牙不能因为失去了一个钟子期而终止演奏,应该继续用琴声培养更多的知音;再说,伯牙的演奏技艺是多么来之不易啊,不应该因为钟子期不再能欣赏面放弃。作者在文章中并没有涉及知音“可求”还是“不可求”的内容。C项的错误主要在于“也融入了作者学艺的切身体会”,这样的说法在文中找不到依据。D项的分析不符合原文的实际,从原文中看不出最后一段对第一段的内容做了“进一步阐释”,而它阐释的是作者的观点。最后说一说E项,这是一个正确选项。“让人们欣慰地咀嚼和回味”,这样的表达,带给读者的是一种美的感受,可以使读者从“欣慰地”“咀嚼和回味”这样的语言中体会获得知音所产生的愉悦;“有时却像飓风似的咆哮,催促人们赶快行动”,这样的表达,可以使读者从中感受到一种赶快寻觅知音的鞭策。这个选项的判断需要有语言的敏感,也需要有一定的鉴赏能力。之所以说“形象地表达了知音的传说带给人们的美感和鞭策作用”,是因为作者将非常抽象的“美感”通过“欣慰地咀嚼和回味”这样形象的描写传达出来,以此触发读者已有的生活体验和头脑中储存的生活表象,进而使之转变为读者的一种感受。第二句与此是一样的道理,所以说是“形象地……”。 五.迁移训练 汉语的无奈 李国文 我很钦佩前人想像力之丰富,把埃及法老的陵寝,译成“金字塔”,把天主教和基督教的标志,译成“十字架。”不仅符合严复“信、达、雅”的译文要求,而且充分体现出汉字的象形功能。我也很诧异时下翻译家应急能力之不足,对于纷至沓来的新事物,表现得束手无策。所以,报纸、刊物、书报,特别是电视,“VCD”“DCD”“SDVD”,除专业工作者,谁都搞不清楚是什么东西的译文,一个劲地袭击过来,更甭说什么“卡拉OK”,什么BP机,不伦不类的混进汉字之中。如果造字的老祖宗仓颉再世,看到这些洋字码登堂入室,夹在方块字中间,一定会发出九斤老太之感吧? 汉语拥有五千年的使用历史,拥有差不多占地球四分之一的人口的使用者,是世界上强有力的语种之一。在与外部世界交流的过程中,不应该也不可能存在对应上的困,难。其浩如烟海的字词语汇,其丰厚广博的文化积累,其涵盖世象万物的充分表现力,几乎没有它不可转译的东西。我不相信,汉语到了这等无奈的地步,成了拉丁字母和阿拉伯数字随意驰骋的天下,长此以往,汉字不将成为一种大杂烩文字了吗? 汉字除讲究自身架构的美外,还很在乎通篇谋划的美,弄两个不三不四的洋字,夹在其中,实在大煞风景。真像吃米饭时,嚼着一粒石子似的硌牙,是一件很不舒服的事情。汉字的方块字的特点,对于外来语,从来是不大亲和的,全世界都称“W”,汉语却说“电视”,曾经音译的“莱塞”或“镭射”,终于还是被“激光”压倒了。即使非用不可的外来语,国人也会努力使其本土化,成为汉字状态。例如“冰淇淋”,例如“咖啡”,采取音意并译,或直接音译,如古人译“葡萄”“菠萝”“胡同”“涅 ”一样。其实,中古时期,那些翻译佛教经籍的僧人,比起现在翻译电器名称的语言专家,要困难得多。但他们宁肯造字,也绝不在汉字中夹用梵文,破坏方块字完整之美。我敢冒昧地猜断,那些能够忍受汉字中杂洋字码者,十有八九,毛笔字肯字写得不怎么样。正是由于他们对书法的一窍不通,才出现不用“世贸组织”,而用“WTO”,用“DNA”,而不用“遗传基因”等别扭情况。 像“工夫”“豆腐”传到西方去成了他们的外来语,但人家采取直接音译的方法,而不是像汉字嵌在英文或法文当中,难道不能引发我们一些思考吗?因此,夹用外国字母,不仅仅是文字的规范化问题,书面的形象美观的问题,更大程度上,是关于一个国家的、一个民族自身的文化尊严,是绝不应该等闲视之的。 1.第1段中“……洋文,一个劲地袭击过来”中的“袭击”一词用得很好,好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1段结尾处“九斤老太之憾”出自鲁迅小说《风波》中九斤老太的口禅,原文是(限6个字): _________ 此处是指(2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2段中所说的“汉语的无奈”具体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4段说汉语中杂用外国字的危害,具体的危害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各举出两个直接音译、音意并译的外来词。 a.直接音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音意并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叙述不符合文章的一项是( ) A.文章认为现代汉语可转译世界上一切其他语种,不可能存在对应上的困难。 B.汉语是世界上最优秀的语种,方块字具有其他文字无可替代的优点。 C.作者认为一切外来语进入汉语系统,都应采用音译或音意并译使其成为汉字状态。 D.汉字的方块特点使汉语对外来语表现出“不大亲和”。 [解析] 1.“袭击”有防不胜防,突如其来的意思。 2.“一代不如一代”,翻译家能力低下,不会译新出现的外来词汇。 3.本来没有它不可转译的东西,却听任洋字母混杂其间。 4.a.破坏了汉语的规范化。b.破坏了汉字的形象美观。c.有损民族文化尊严。 5.a.摩托、古普、沙发……b.逻辑、舒肤佳…… 6.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