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分类 | 网站帮助 | 栏目导航 | 留言 | 会员中心 | 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语教学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实录13

时间:2004-12-18  来源:中学语文资源网  作者:hehe409  访问:

师:很高兴能有机会和大家在一起共同学习语文。今天我们学习课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请打开课本。先看“预习提示”,请一位同学朗读一下。其余同学注意听,画出重点词句,掌握各段提示要点。

生1:朗读“预习提示”。

师:读得不错,声音响亮,口齿清楚。有没有读错的字?

生2:“悼”应读作“dào”,不读“dǎo”。

师:很好。我们应注意克服方言的影响,把字音读准。“预习提示”看懂了吗?有没有问题?生3:为什么第1段说是“悼词”,第2段说是“演说词”,二者是什么关系?

师:这位同学看书很仔细,也善于发现问题,这种精神值得提倡。有谁能回答他的问题?

生4:“悼词”就是“演说词”,换一种说法是为了避免行文重复。

师:有什么不同意见,或有什么补充吗?

生5:悼词不完全等同演说词。

师:为什么?生5:我也说不上来,反正感觉不完全等同。[众笑]

师:哦,“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其他同学呢?[无人回答]

师:请大家看第1段和第2段提示的侧重点各是什么?生6:第1段提示内容,第2段提示表达方式。好像悼词应小于演说词。

师:对,“悼词”是“演说词”的一种,是用演说的形式说的对死者表示哀悼的话。作为“悼词”,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是什么?用课本中的词语回答。

生7:“爱戴”“崇敬”“赞颂”“敬仰”。

师:找得很准确。还可补充吗?生7:“悲痛”“惋惜”。

师:不错。为了很好领会和理解文章表达的这种情感,下面我们完整地听一下这篇文章的录音,整体感知,请大家注意体会上述各种感情;同时,找出这篇悼词的中心段。[放课文朗读录音。教师板书课题]

师:录音听完了。全文的中心段找到了吗?

生8:中心段是第2段,从“这个人的逝世”到“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师:其他同学的意见呢?赞同的请举手。[半数以上表示赞同。教师询问没举手的同学]师:你为什么不赞同?生9:还没找到。

师:听时应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力求高效。下面我们再看看这段话中的两句话,哪句是中心句,为什么?

生10:应该是前一句,因为后一句是对前一句的补充说明。

师:能再说得具体一点吗?

生10:前一句的主干是“逝世是损失”,后一句的主干是“空白会使人感觉到”,全段着重讲的是逝世带来的损失。

师:很好。从语法角度分析长句,很容易掌握要领;而“空白”和“不久”这两个词语,又从空间和时间两个方面强调了损失的“不可估量”。下面请大家用一分钟时间,将这个全文的中心句背下来。[学生背诵,教师板书要点]

师:时间到。大家齐背这句话。

生:集体背诵。

师:现在我们具体研究一下,全文是怎么表达这两个“对于”的呢?或者换一句话说,马克思的伟大贡献究竟是些什么?根据听读,大家按课文顺序迅速归纳一下各段要点。大家主动回答。

生12: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师:很好。[板书:发现1]

生12: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

师:这个特殊规律是什么?

生12:剩余价值。

师:不错,继续往下说。[板书:发现2]

生12: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

师:[板书:数学发现]好,请坐。大家看看有问题吗?

生13:这段归纳不准确。

师:为什么?

生13:因为课文说“·每·一·个领域,·甚·至数学领域”。

师:那么怎么归纳才好呢?

生13: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的发现。

师:能简洁一些吗?比如说,相对于“发现1”“发现2”来说。

生13:其他发现。

师:可以。[擦去“数学”改“其他”]再请一位同学继续往下归纳。

生14: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

师:那么,“主要的”是什么?

生14:理论科学使马克思感到喜悦,但有了能对历史发展产生革命影响的发现时,马克思更喜悦。

师:意思理解对了。[板书:科学、革命、喜悦]但这“主要的”究竟具体指什么?大家继续往下研究课文。

生:“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

师:[板书:首先是革命家]这一段说的是马克思的革命实践。文章的这个中心句就涵盖了下文马克思对革命的卓越贡献:创建理论,制造舆论,参加组织,创立协会。[板书:宣传;组织]马克思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

生15:遭到了各国政府的驱逐,资产阶级的诽谤、诅咒。

师:对,不同性质的政府、不同派别的资产阶级结成了反革命的神圣同盟来反对他。还有没有呢?

生15: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

师:这样就完整了。[板书:影响;敌人;战友]我们再看最后一段,一句话构成一段,这有什么作用?

生17:总结全文,照应开头。

师:很好,这是从内容、结构上考虑的。如从其他角度呢?

生18:对马克思的伟大事业进行评价。

生19:表示无比哀悼的心情。

师:加起来,思路开阔了,理解也全面了。[板书:永垂不朽]再看“这个人的逝世”,在第一段中是用哪些词语表述的?

生20:停止思想,安静地睡着了,但永远地睡着了。[板书要点]

师:为什么不直接说出?

生21:不愿意直接说出。

师:对,不愿意,也是不忍心直接说出。知道这叫什么修辞方法吗?

生21:讳饰。[“讳”错成“wěi”]

师:这位同学懂得挺多的。不过,“讳”应读成“huì”,“讳饰”。下面请大家根据刚才的归纳,借助板书,把全文结构小结一下。谁来说说看?

生22:从“逝世”说起,紧扣两个“对于”,论述马克思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伟大贡献,进而说明“损失”巨大。

师:注意到了③④⑤段和⑥⑦段是从哪两个方面展开论述的吗?

生22:③④⑤段从理论方面,⑥⑦段从实践方面。[板书:理论、实践]

师:两方面各突出了什么?

生22:理论上突出了“两个发现”,实践上突出了“宣传”和“组织”。

师:如果把这些内容补充进去,小结就更具体,重点更突出。下面,我们进一步思考一下:两个“对于”的先后顺序能否更动变换一下?“战斗着”三个字能否省去?为什么?

生23:我认为两个“对于”的先后顺序不能变动,因为马克思理论主要是为实践服务的,两个“对于”,有主次之分。

师:对,“实践第一”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观点之一;而马克思创建革命理论的最终目的也是为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斗争服务。

生23:“战斗着”三个字也不能省去,因为它体现了马克思对无产阶级正在进行的斗争的指导作用。

师:是的,体现了马克思对无产阶级现实斗争的指导作用·和·领·导·作·用。[补上并强调]那么,作者为什么不先写实践,后写理论,而采用现在的思路呢?

生24:是不是和演说词有关?

师:正是这样。为使上下文联系紧密,使听众容易把握作者的思路,又能重点突出,作者在总说时,采用了由主到次的方法[指板书],而在展开时,又注意到了内容的衔接并逐步推向高潮,直至顶峰。为了使上下文联系紧密,使听众容易把握作者的思路,作者还采用了什么方式呢?

生25:过渡句,过渡段。

师:请举例说明。

生25:过渡段如第2、第6自然段。

师:这已经比较明确了。过渡句呢?

生25:“这个人的逝世”“不仅如此”“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正因为这样”等等。

师:比较一下,这些过渡句又有什么共同点呢?

生26:句中有代词指代上文内容,从而引起下文。

师:上下文是什么关系呢?

生27:承接关系。生28:递进关系、转折关系。生29:还有因果关系。

师:这种语句一般称“承递性语句”。我想,上述两点对我们进行说话训练应该有很大的启发,当我们上台演讲时,当我们进行班长竞选时,当我们当选后发表就职演说时,都可借鉴这些方法,增强表达效果。今天这堂课,我们根据“预习要求”完成了课后“思考和练习”第一、第三两题的任务,基本了解了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以教材作为例子,同时涉及了“单元知识和训练”中的两篇知识短文,主要是“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其次是“理解文章的句子”。同学们可结合这篇课文的学习,再读一读两篇知识短文,想一想对自己阅读和写作有什么启迪,以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修养和语文能力。感谢同学们的支持和配合。下课。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盘点回顾:十年教师节备受瞩目的“关键词”
盘点回顾:十年教师节
第16届全国推普宣传周:推广普通话 共筑中国梦
第16届全国推普宣传周
第29个教师节特刊:我是老师
第29个教师节特刊:我
一张民国毕业证引网友围观,被指最豪华导师阵容
一张民国毕业证引网友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本栏目上一篇文章
本栏目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