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育点 1、 了解世界文学史上的短篇小说三巨匠。 2、 欣赏小说中的语言艺术。 (二)、能力训练点 1、训练学生分析小说形象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初步养成比较阅读的思维习惯。 (三)、德育渗透点 激发学生爱憎分明的阶级感情,深入体会小说的现实意义。 二、 重、难点 着重认识社会背景与别里科夫人物性格和思想的养成的必然联系。 三、 课时安排 2课时 四、 学生活动设计 1、 第一课时,让学生自读课文,理清小说结构,注意比较结构安排和《祝福》的不同之处。 2、 第二课时,师生共同研读小说的结尾部分,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这一形象的深刻含义。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过程 一、重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 导入新课 关于契诃夫。 2、 学生快速阅读,理解课文的内容,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分析结构特点 (1) 第一部分: 介绍别里科夫的特征 (2) 第二部分: 介绍别里科夫的婚事 (3) 第三部分: 介绍别里科夫的死 开端:准备结婚 发展:漫画事件、骑车事件 高潮:交锋 结局:婚事告吹 3、 作者为什么在具体叙写别里科夫婚事之前,要花很多笔墨去介绍别里科夫的特征? 4、 请学生反复朗读文章的第一部分,认真体会其讽刺意味,并思考作者从那几个方面去表现别里科夫的“套子”的特点? 二、总结与引申 别里科夫的“套子”到底是什么?有何象征意义? 三、作业布置 思考:课后阅读课文第二、三两个部分,分析别里科夫为什么会落得个如此下场,意义何在? 四、板书设计 套子 具体表现:衣、住、行 思想(语言) 象征意义:保守、腐朽—— 专制、禁锢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过程 一、重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 导入新课 别里科夫的爱情故事 2、 围绕别里科夫的婚事,讨论以下问题: (1)、从始至终,作者只讲别里科夫的“婚事”,而不提他有什么爱情。为什么? (2)、分小组比较华连卡和别里科夫的性格 (3)、分析故事的结局 3、 “埋葬别里科夫”本是“大快人心的事”,可是我们却为什么“露出忧郁和谦虚的脸相”,“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 分小组讨论,然后选择发言。 二、总结与引申 1、 简述契诃夫的伟大 2、 别里科夫这一形象对于我们有什么现实意义?他的那些套子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三、作业布置 阅读小说《小公务员之死》,注意比较其讽刺手法,看看有何深刻含义? 四、板书设计 别里科夫的婚姻 别里科夫的“套子”:现实意义 象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