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分类 | 网站帮助 | 栏目导航 | 留言 | 会员中心 | 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语教学

《黄鹂》教案2

时间:2004-12-18  来源:中学语文资源网  作者:anddgjc  访问:
[教学目的]
一、对课文的哲理作一点分析评价。
二、借鉴课文的写法,学习精彩的语言。
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对本文思想内涵和艺术表现的欣赏评价能力。
2、借鉴文章在写法及语言表达上的一些技巧。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简介赏析散文的方法:
①文艺性散文一般可分为叙事、写景、咏物等类。要鉴赏这一类散文,首先要弄清这一类散文的特点:叙事性散文所记之事一般较为平凡,讲究以小见大,形与神的关系尤其值得注意;写景散文注重情景交融,其中重要的是作者的思想感情融注于景中的居多;咏物散文最鲜明的特点是托物言志,所托之物大都被赋予了象征意义,因此,我们要赏析此类散文,必须尽可能地体味象征手法,理解其深层含义。
②阅读前先要了解背景。背景是一个大语境,是理解文章的重要依据。要了解背景,可以通过副题和注释,但有的散文没有明显的背景因素,这就得靠我们平时的知识积累去解决,有时还要做一些推想。
③要理解思路,把握宗旨。作者营构散文,总有其思路。我们赏析散文,只有把握了全文的脉络,才可能真正理解一段一层的含义,才可能把握文章的宗旨。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散文并没有显著的脉络,这时,情景基调的把握就显得尤为重要。整体的基调把握住了,对局部的感情或倾向才能做出正确的分析,对特定语境中的语句的深层含义才能做出深刻的品味
二、出示背景材料
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理解文章常用的方法——背景联系法。联系背景,就容易理解作者寄寓在黄鹂命运上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的理想。
作者介绍:
孙犁,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河北人,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主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冀中区从事革命文化工作,1944年去延安,发表《荷花淀》、《芦花荡》等作品。新中国成立后,写了中篇小说《铁木前传》、散文集《津门小集》、论文集《文学短论》等。孙犁解放前及解放初期的创作结集为《白洋淀纪事》,是作者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的创作风格的一部小说与散文合集,笔调明丽流畅、秀雅、隽永。其中《荷花淀》被视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
著名作家贾平凹这样评论孙犁先生:
孙犁一生有野心,不在官场,也不往热闹地去,却没有仙风道骨气,还是一个儒,一个大儒,这样的一个人物,出现在时下的中国,尤其是天津大码头上,真是不可思议。
数十年的文坛,题材决定着作品的高低,过去是,现在变个法儿仍是,以此走红过许多人。孙犁的文章从来是能发表了就好,不在乎什么报刊和报刊的什么位置,他是什么都能写得,写出来的又都是文学。一生中凡是白纸上写出的黑字都敢堂而皇之地收在文集里,既不损人亦不损其文,国中几个能如此?作品起码能活半个世纪的作家,才可以谈得上有创造,孙犁虽然未大红大紫过,作品却始终被人学习,且活到老,写到老,笔力未曾减弱,可见他创造的能量多大!
三、古人吟黄鹂:
绝句四首(其三)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从境界上来说,优美的特点是和谐而不是冲突。优美的对象,都处于一种和谐稳定的关系之中,形成整体和谐感。“人体要靠四肢五官的配合才能显得美,整体中任何一部分如果割裂开来孤立看待,是没有什么引人注意的;但是所有各部分综合在一起,就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所表现出来的远近、大小、整体、部分、动静形成的正是适性顺性的优美境界。优美的和谐,既是内在矛盾的消融化解,也是主体客体的协调一致。
唐人贯休:
何处经年绝好音,暖风吹出啭乔林。羽毛新刷陶潜菊,喉舌初调叔夜琴。
藏雨并栖红杏密,避人双入绿杨深。晓来枝上千般语,应共桃花说旧心。
四、精读全文,思考以下问题:
(一)本文几次写了“我”与黄鹂相遇的情景?
明确:共四次。
①抗日战争时期,见到色彩鲜丽、声音诱人、姿态矫健的黄鹂,但一闪而过。
(补充思考:写童年捉鸟、战争中的炮火连天的紧张气氛与写黄鹂有什么关系?
童年捉鸟是为了衬托黄鹂的神秘、不平凡;
写战争中的炮火连天的紧张气氛是为了衬托观赏黄鹂的闲情逸致;
二者都是为突出“我”对黄鹂的迷恋、赞美之情。)
②在“前几年”,在青岛海滨深密幽静的杨树林里,见到黄鹂大有在这安家落户的意思,可惜史同志想试试枪法,把黄鹂吓跑了,这样的环境又好又不好。
③写逛鸟市所见的黄鹂,被羁绊着,被玩弄着,那种病态令人不忍目睹。
④在江南、太湖边,看到了黄鹂的全部美丽。
(二)每次的情况有什么不同?“我”的心情又是怎样的?有怎样的变化?
第一次,作者感到黄鹂的啼叫是“富有召唤性和启发性的”,对于美的事物的追求,简直近于一种狂热。但“想多看一眼都很困难”,明显地又流露出遗憾之情。
第二次,本来心里很高兴,觉得黄鹂“好像喜爱这里的林木深密幽静,也好像是要在这里产卵孵雏”“安家落户了”。但是,老史兴致勃勃的端抢瞄准,惊飞了我喜欢的鸟儿,它们竟一去不返,作者的“惋惜”之情溢于言表。
第三次,作者望着黄鹂,“忽然觉得它的焦黄的羽毛,它的嘴眼和爪子,都带有一种凄惨的神气。”这里表露出的更多的是怜爱和同情。
第四次,主要表现出的是对黄鹂的极度喜爱,从而上升为一种理性的认识,认为这是一种极致。
作者的感情变化就是这样波澜起伏,抑扬顿挫,最后达到高峰。
(三)把作者对黄鹂的主观感情与对黄鹂的客观描述结合起来,把前后四次的描述和认识贯通起来,思考:为什么对黄鹂会有不同的感情和认识?
四次黄鹂出现的环境都不一样。
第一次,黄鹂出现在抗战时期,在空前伟大的斗争环境中,黄鹂的叫声也非平常所谓的莺声燕语,而是充满战斗的激情,展现出的是矫健迅急的形象。虽然也曾展示出它的美丽,但很不充分,转眼即过。
第二次“我”虽有充足的时间观赏黄鹂的美丽,但那潜在的危险还是破坏了令黄鹂尽展风采的环境。
第三次,黄鹂的生存环境更为恶劣,生存空间更为狭小。这样的环境不仅不利于黄鹂展现它的美丽,简直对它的生命都是一种摧残。
第四次,在江南特定的环境里,听“伴着春雨、宿露”的黄鹂的啼叫,看“伴着朝霞和彩虹”黄鹂的飞翔,才“看到了黄鹂的全部美丽”。
正是通过黄鹂在不同环境中不同的生命状态,证明了不同的环境对事物“极致”的发挥起着相当的限制作用,所以作者便从黄鹂认识联想到了虎、鱼、驼、雁,提炼出了这样的哲理:各种事都有它的极致,只有在一定的环境里,才能发挥这种极致。文艺乃至一切事业,一切人,要发挥极致,都需最佳环境。
(四)这四次寻找黄鹂的情景与中心有什么关系?
第一次,从正面为表现主题思想作了铺垫。
第二次,从正反两面为表现主题思想作了铺垫。
第三次,从反面为表现主题思想作了铺垫。
第四次,是表现主题思想的依托和根据。
正是因为有上面的层层铺垫,文章最后揭示出自己感悟到的一个哲理:各种事都有它的极致,只有在一定的环境里,才能发挥这种极致。文艺乃至一切事业,一切人,要发挥极致,都需最佳环境。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盘点回顾:十年教师节备受瞩目的“关键词”
盘点回顾:十年教师节
第16届全国推普宣传周:推广普通话 共筑中国梦
第16届全国推普宣传周
第29个教师节特刊:我是老师
第29个教师节特刊:我
一张民国毕业证引网友围观,被指最豪华导师阵容
一张民国毕业证引网友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本栏目上一篇文章
本栏目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