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分类 | 网站帮助 | 栏目导航 | 留言 | 会员中心 | 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语教学

《幼学纪事》比较教学3

时间:2005-04-13  来源:中学语文资源网  作者:qzws731  访问:

比较,是改进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萧涤非先生曾说:“将不同作家的同一文学样式的作品加以比较,找出他们的特点,也是一个有效的作深入理解的方法。”(《怎样才能深入地理解杜诗》)可见,比较教学和教会学生比较的方法是必要的。

《幼学纪事》是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在这一点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与之相同的;另外,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文章的顺序等也是可堪比较的共同点,而两篇文章的不同点,更是值得研读和比较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教读课文,学生们应该有较深的印象;而《幼学纪事》作为一篇自读课能以学过的文章做为辅助性指导,是否能更好地体现自读的意义,且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呢?希望下面的比较能有所裨益。

一、知识要点

叙事散文往往选取看似平常、零散的材料,展示广阔的生活画面和其中蕴含丰富的思想内容。而文章的结构是作者对这些具体材料的安排,所以读者在阅读文章时,应注意文章的思路结构,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再根据中心思想深入理解文章的详略和语言的特点。

二、比较

篇 名 文章的主题 思路结构 组材顺序 语言特色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表现儿童热爱自然、追求新鲜知识、天真幼稚和欢乐的心理 先回忆描写百草园丰富而有趣味的生活,后回忆三味书屋 以时间先后为组材顺序 语言简洁、幽默、含蓄,时时穿插妙语警句
《幼学纪事》 表现了旧社会政治制度的不合理,表达了对曾帮助过自己、曾给自己有益教育的良师益友的深切怀念和感激。并启迪当代青年要珍惜良时好好学习 先写正规上学,得遇良师;后写业余求学,受助于益友 以时间先后为顺序组材 多用口语、俗语,语言含蓄、风趣、幽默、豁达,同时又流露出阵阵辛酸


  三、文章异同

  (一)相同点

     1.从文章的顺序说,都是以时间顺序组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细致而又生动地叙述作者童年的生活,描绘了他故居后面的园子和他被送入私塾以后的情况;《幼学纪事》通过家庭环境、求学、辍学及业余求学四个部分,回忆了自己早年艰苦的求学经历。

2.从文章的标题说,二者都体现了以时间为叙事顺序。
 


篇 名 文章的主题 思路结构 组材顺序 语言特色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表现儿童热爱自然、追求新鲜知识、天真幼稚和欢乐的心理 先回忆描写百草园丰富而有趣味的生活,后回忆三味书屋 以时间先后为组材顺序 语言简洁、幽默、含蓄,时时穿插妙语警句 《幼学纪事》 表现了旧社会政治制度的不合理,表达了对曾帮助过自己、曾给自己有益教育的良师益友的深切怀念和感激。并启迪当代青年要珍惜良时好好学习 先写正规上学,得遇良师;后写业余求学,受助于益友 以时间先后为顺序组材 多用口语、俗语,语言含蓄、风趣、幽默、豁达,同时又流露出阵阵辛酸

三、文章异同

(一)相同点

1.从文章的顺序说,都是以时间顺序组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细致而又生动地叙述作者童年的生活,描绘了他故居后面的园子和他被送入私塾以后的情况;《幼学纪事》通过家庭环境、求学、辍学及业余求学四个部分,回忆了自己早年艰苦的求学经历。

2.从文章的标题说,二者都体现了以时间为叙事顺序。

(二)不同点

1.从中心思想的角度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通过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刻画了热爱自然、追求新鲜知识、天真无邪而又快乐的儿童心理,是童真与童趣的体现。而《幼学纪事》通过记叙幼年时期艰苦求学的经历,表达了对曾经给予自己帮助和有益教育的良师益友的深切怀念与感激之情;其中体现的是人生的曲折与艰辛,给后人以启迪和教育。

2.从表达方式上说,两篇文章虽都是以记叙为主,兼用描写、议论与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百草园的描写是比较突出的,表现了鲁迅在少年时代对百草园的极大兴趣。

3.在语言方面,两篇文章都具有含蓄、幽默的语言风格,并使用了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幽默中带有讽刺的意味,而《幼学纪事》则风趣中饱含生活的辛酸;在修辞手段的运用上,两篇文章有相同亦有差异,除了前面提到的,前者还运用了拟人、排比等方法,后者更偏重于民间口语、俗语和古语的引用。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盘点回顾:十年教师节备受瞩目的“关键词”
盘点回顾:十年教师节
第16届全国推普宣传周:推广普通话 共筑中国梦
第16届全国推普宣传周
第29个教师节特刊:我是老师
第29个教师节特刊:我
一张民国毕业证引网友围观,被指最豪华导师阵容
一张民国毕业证引网友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本栏目上一篇文章
本栏目下一篇文章